第175章 真实的一线矿工

作品:《文娱:从卖房子还违约金开始逆袭

    山艺的录音棚里,音符正被编织成战甲。


    而在几百里之外的矿区,杨铭和石青青的征途,才刚刚踏入一片陌生的土地。


    上午九点,他们从济南出发。


    一路颠簸,直到正午,才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兖矿集团济三煤矿。


    得益于山艺通过上级部门的提前协调,矿上给予了高度重视。


    矿工会的薛干部亲自接待,热情得有些过头,二话不说便领着他们去了职工食堂。


    饭桌上,薛干部擦着嘴说:“许安邦师傅上的是早班,正常的话,下午四点就能上井。”


    吃完饭,两人不敢耽搁,立刻赶往主井口。


    专业的摄像机架好,收音杆伸出,像一门等待目标出现的火炮。


    矿上还特地派了个综采一队叫小李的年轻技术员,全程陪同。


    下午三点,井口的提升机发出沉闷的轰鸣,开始运转,陆陆续续有工人从幽深的井下升上来。


    杨铭和石青青只在电视上见过矿工,印象里都是一张张被煤染黑的脸。


    可眼前这几批工人,虽也灰头土脸,但远没到“黢黑”的地步。


    杨铭忍不住好奇,问旁边的小李:“我看电视上,矿工不都是黑得只剩眼白吗?这……看着也还行啊。”


    小李笑了:“那是辅助工种,机电、运输、通风,不直接进采煤面。一线的还没上来呢。等着吧,采煤队的上来了,你就知道什么叫‘黢黑’了。”


    两人只好耐着性子继续等。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等到五点,井口出来的人越来越少,许安邦却迟迟没有出现。


    石青青有些沉不住气了:“不是说早上六点就下井了吗?怎么还没上来?咱们不是八小时工作制吗?”


    工会的老薛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他似乎不想让外人知道太多矿工的“规矩”,只是含糊地应付:“快了快了!井下情况复杂,难免耽搁。”


    技术员小李却是个直肠子,脱口而出:“八小时那是辅助工和地面坐办公室的待遇。我们采煤和掘进一线的,哪个不是延点?”


    杨铭用手指算了算,脸色都变了:“早上六点下井,就算下午五点上来……天!这在井下待了整整十一个小时!你们这可是正规国企啊!”


    老薛急忙给小李使眼色,让他闭嘴。


    小李却不以为意:“哎薛干部,你怕啥!人家又不是来暗访的记者,这都是常事!”


    他又对杨铭两人说:“一线工人,九个小时能上来,都得烧高香,十一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话音刚落,井口的警铃大作。


    一直等到五点半,天色都开始发暗了,综采一队的工人们,才终于从地心深处,回到了地面。


    那一瞬间的画面,让杨铭和石青青毕生难忘。


    随着罐笼的铁门“咣当”一声打开,一群“黑影”从井口喷涌而出。


    你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他们身上是破烂不堪的棉袄,头上歪戴着安全帽。


    那是一种纯粹的、被煤尘浸透的黑,以至于每个人的脸上,只有牙齿和眼白是醒目的。


    一股煤尘、汗水和机油混合的刺鼻气味,粗暴地撞进鼻腔。


    石青青和杨铭被这个场面彻底钉在了原地。


    她无法想象,井下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才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涂抹成这副模样。


    小李指着人群中一个微微佝偻的身影,他身上的破棉袄烂得更厉害些:“那个就是许师傅。”


    因为所有人都一样黑,根本看不出年纪。


    小李快步上前拦住他:“许师傅,这边找你,有个拍摄任务。”


    那工人一抬头,露出一口白牙,嗓音粗嘎,带着浓重的鲁西南口音,极其不客气地吼道:“拍恁奶奶个X!找别人!老子要抽烟!”


    “许师傅,这是工会交代的任务,点名找你。”


    “老子没空!”许安邦烦躁地摆手。


    石青青记着许念的叮嘱不许暴露,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过去,声音尽量放柔:“许师傅您好,山东艺术学院要去参加个大学艺术节,需要拍摄一些素材,想请您做个短采访顺便唱一句歌。”


    许安邦看见一个文静漂亮的小姑娘,态度立刻软了下来。


    他听着她标准的普通话,也立刻切换成一种口音浓重的“普通话”,显得有些滑稽:“这个……小闺女,俺、俺不会唱歌啊,你让俺唱啥歌!”


    小李见状,知道好说歹说没用,直接板起脸:“许师傅,我给你说明白了,书记下的命令,必须配合!不配合,扣你这个月奖金!”


    “扣奖金”三个字像一道紧箍咒。


    许安邦立刻瞪了小李一眼,那张黢黑的脸上挤出一丝无奈,龇着白牙问:“……唱啥?”


    石青青连忙招呼杨铭开机,并先对许安邦进行采访。


    “许伯伯,先问您个问题……您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许安邦愣住了,他想了好一会儿,才瓮声瓮气地说:“最大的梦想……呃……想抱孙子,让我家念子……生个二胎。”


    “可惜啊,房子没了,生不起了!”


    “啊?”


    石青青和杨铭当场石化。


    旁边的老薛脸都白了,一步冲上前低声提醒:“许安邦,这要上电视的!说点能播的!”


    “能播的?你不早说!”许安邦嘟囔一句,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用一种极其别扭的语调说:“希望我们矿……越来越好,大家都能安全生产……”


    他吭哧瘪肚地背了一大段官话套话。


    石青青满心失望,连忙打断他:“许伯伯,我们不想听这些……想听点您的真心话,比如对家人的希望……”


    许安邦又沉默了。


    这次他想了很久,眼神变得柔软下来。


    “俺就希望……俺儿和他媳妇,顺顺利利的。俺孙女,好好长大。”


    “挫折嘛……总会过去的。俺……俺又攒了些钱,还能帮他们……再建个小家。”


    听到最后一句,石青青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她强忍着情绪,拿出歌词:“许伯伯,我教您一句歌,您对着镜头唱出来就行。”


    “啊?小闺女,俺真不会啊!”


    “没事,不需要好听,大声就行。”


    石青青一句一句地教,许安邦反反复复地学。


    教了五遍,他才磕磕巴巴地,用尽全力吼了出来: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那歌声,没有任何技巧,甚至跑调,但却像一块从地底深处挖出的原石,充满了最原始的力量。


    石青青忍着眼泪,回头问杨铭:“拍下来了吗?”


    杨铭稳稳地举着摄像机,另一只手对许安邦竖起一个大拇指:“许伯伯,特别好!可以了!”


    石青青再也忍不住,不嫌他满身煤灰,伸出白净的手想跟他握手:“许伯伯,谢谢您!您放心,您的儿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许安邦看到她伸来的手,像触电一样,猛地把自己的手藏到身后,憨厚地笑道:


    “小闺女,别握了,脏。谢谢你的吉言啊!没事了吧?俺……俺要去洗澡了!”


    “嗯!您快去吧!”


    两人站在原地,看着那个佝偻的、沾满煤尘的身影,一步步走远。


    内心五味杂陈,久久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