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要人,要粮
作品:《求我回去登基?朕的新帝国比你大》 第八十章 要人,要粮
数日后。
辽东,宁古城。
晴空万里。
在白天大太阳的情况下,总算有些暖和劲儿了。
萧辰这几天都在完善灶连炕,外加多烟道回环的图纸。
同时他还搞出了砖瓦窑。
没错。
萧辰想了想,还是打算直接搞出水泥和青砖、红砖,然后进行城池的全面修缮改造。
这就需要先行设计窑洞。
比如柴烧式龙窑……
用柴火就能烧制砖瓦、瓷器。
窑室温度大概可以达到八百到一千一百度。
但如果想要烧制石灰,铁器,那肯定还是需要高炉才能实现。
“定安。”
南宫怀瑜缓声道:“你的柴烧龙窑,灶连炕,外加多烟道回环的图纸,我都看了,神乎其技。可我们现在人手严重不足。”
“三百号人,城内要清理,包括窑洞建造所需的耐火黏土,也需要想办法去采购。”
“还有城池建筑改造,过往的土墙就都得推倒……”
“以及要筹备过冬所需的柴火,还得分出人手去砍。”
“我现在真是太希望石公赶紧回来啊!”
……
南宫怀瑜做为后勤大管家,他现在颇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他再怎么擅长后勤筹备调拨诸事。
没有人。
他真是毫无办法。
“石公这两天应该就会回来,不用太着急。”
萧辰笑笑道:“袁部堂那边我让阿影去跑一趟了,我向他要了两万石粮食,还有五千名靖难遗孤奴隶的调拨批文。”
河北巡抚出缺,在新任巡抚到位之前,他要赶紧把粮食搞到手,以免出现变故。
两万石粟米,正好可以用宝船去拉,可供六七千人吃一年。
不过。
袁武大概率会让他出点钱。
萧辰肯定是愿意的,毕竟要过冬的情况下,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还有来年播种、丰收,从四月到十月,也得半年光景……
即:萧辰必须准备好一年的粮食储备。
“调拨之事,我派人打听了。”
南宫怀瑜有些惆怅的道:“靖难罪徒劳力所在的东阳城,驻扎了一个游击将军,下辖千余披甲精锐,其人名叫周狩……是个死扣死扣的守财奴。同样也是出身靖难将官派系,就因为碎嘴子加抠门,这才被派到了关外长期巡营。”
游击将军上面就是参将,其实已经是军队里的中流砥柱了。
但靖难功臣派系毕竟是乾帝的核心班底。
一般情况下。
只要资历熬到位了,再想办法疏通疏通,就都能往上再挪动挪动。
周狩尴尬的地方在于得罪人了,遭到了排挤,其还能保住游击将军的职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你的意思是,咱们拿着蓟辽总督袁武的批文手书,还能调不动几千靖难遗孤劳力?”
萧辰表示……
人!
他是一定要抢过来的。
甭管使用何种办法。
他都要把这座已经废弃的宁古城,重新支撑起来。
很快。
南宫影骑着快马,手持袁武的批文手书安全返回。
“主人。”
南宫影离着老远便连连挥手道:“批文我拿到了,两万石粮食袁武也答应了,只不过他有个要求。”
萧辰笑着道:“什么要求?按照市价购买嘛?”
“他并没有要钱,只是说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运输。”
南宫影说完还有点小傲娇,她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的很好。
萧辰也顺势夸奖了南宫影几句。
可把小姑娘给高兴坏了。
另外。
两万石粮食,等于二百四十万斤。
如果用大型粮车去拉。
大概需要五千车,然后还得搭配两千人护送,外加牲畜起步六千头……
一路上人吃马嚼。
从关内把两万石粮食拉过来,消耗是非常大的。
可如果走水路那就不一样了。
萧辰的宝船乃是两千料的,也就是可容纳两千吨,而两万石粮食则大概是一千两百吨。
宝船装个半满,一趟就能拉过来。
“我们有宝船,运输粮食没有问题。”
萧辰笑笑道:“另外袁武虽说没提钱,但咱们也不能差事儿,该给的打点都要给到位。”
既然袁武没有对他人走茶凉。
他自然也得有来有往。
单纯占便宜的关系,是长远不了的。
“我去安排,弄点珍宝加百年人参,银两给个一万差不多。”
南宫怀瑜行动力拉满。
萧辰点头应允。
他现在手底下,主要靠大表兄主持内务。
二表兄南宫云夏则是更加擅长外交接待诸事。
姜尚宫与其族人,负责萧辰的府邸起居,打扫膳食。
南宫影负责传呈萧辰的各项命令……
石公做为资历更高的大管家,当萧辰不在的时候,很多事情就由他和南宫怀瑜敲定。
回到此刻。
在南宫怀瑜准备好打点的珍宝银两以后,南宫影再度动身乘船前往总督衙门,找到袁武进行粮食交割对接。
至于手持总督批文,从东阳城调拨五千靖难遗孤劳力……
萧辰派出了南宫云夏。
他的这位二表兄,其实很适合搞外交接待,千杯不醉,还很有眼力见,情商很高。
唯一的缺点。
太过于小白脸了。
很容易镇不住场子。
但气场这种东西,都是慢慢磨练出来的。
于是。
萧辰打算让南宫云夏手持批文,去找东阳城的游击将军周狩……要人!
而当萧辰跟南宫云夏说出此事的时候。
南宫云夏有些不自信的道:“定安,从东阳城调来五千劳力,可是关乎到我们明年的开荒播种,还有城池翻修建造……”
“这万一周狩跟我耍滑头,给我们老弱病残,亦或者推迟延期,打算分批给我们调人。”
“这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