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转机这不就来了吗

作品:《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

    第31章转机这不就来了吗


    这个年代,大多数医院都还没有细分科室,自然也还没有急诊科的概念。


    西源县医院已经初步划分几个科室,这都属于运气好,摊上了刘琦这么一个有魄力也有能力的领导。


    张乡科是县医院能力靠前的医生,遇到急病或者疑难杂症,都是最先被使唤的那一拨。


    他被护士拉着出急诊去了,李易民没去凑热闹,溜达着上楼,本来准备去刘琦那里混混时间,结果大门紧闭,一问才得知,叫张乡科的就是刘琦。


    刘琦虽然只是县医院的副院长,但是医术在整个西源市都属于头把交椅,能让刘琦忍不住找帮手的病患,倒是勾起了李易民心头的一点儿好奇。


    “要不,看看去?”


    李易民一边下楼,一边自己跟自己玩角色扮演。


    “看啥看,老老实实当你的赤脚医生,露得越多,将来你的事也就越多。你不想当咸鱼了?”


    “当咸鱼也不妨碍去看一眼嘛,疑难杂症呢。”


    每个职业都有职业病,就跟赌客见了麻将就忍不住要摸个花色一样,医生当得久了,遇上疑难杂症就想上手断一断。


    “屁的疑难杂症,你也不看看这是啥年代,这个年代的疑难杂症,对你来说难吗?”


    李易民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不说他前一世亲手经历过的那些病例,就是他学习的时候分析过的那些病例,也是海量的。


    这个年代许多囿于医疗环境的限制,而被称为所谓的那些疑难杂症,在他看来还真都不稀奇。


    县医院的地板是光可鉴人的水泥地,墙上刷了白色涂料,走廊里弥漫着浓浓的消毒水味道,比起后世的环境确实是差远了。


    李易民的心里也莫名地有股烦躁,偏他自己鼓捣出来的两个小人儿还在脑海里激烈辩论,


    “就去看一眼,不插手,就当看个稀奇。”好奇的那个小人儿更像是个医生。


    另一个小人儿才是重生的那条咸鱼,“你自己信这话么?吴阿蒙、那些中毒的知青、朱菡萏,还有那么多的社员,哪次你也说就看看,然后让他们去卫生院或者县医院,可哪次你也没说到做到啊!


    听话,咱就安安心心当咱的咸鱼,好不?”


    李易民摸摸下巴,自说自话地道:“真最后一次,一定只看看,绝对不插手。”


    李易民转身朝楼下走去,脚步不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职业病这东西,比烟瘾还难戒。


    大门诊里围着,有医护人员,也有病患家属。


    透过木门上门的半透明玻璃,李易民能看到刘琦和张乡科正围在病床前,还有另外两个白大褂,几人情都十分凝重。


    “什么情况?”


    恰有个护士路过,李易民随口问道。


    “习惯性高烧,四十度,降下来又上去,断断续续半年了。今天特别严重,烧昏厥了都。”


    护士言简意赅地解释完,就好奇地在李易民脸上打量,“易民大夫吧,你怎么不进去看?”


    说着,也不等李易民拒绝,护士已经推开木门喊道:“院长,易民大夫来了。”


    李易民神情僵了一下,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进了大门诊房。


    病床上躺着一位四十岁上下的汉子,面色潮红,汗珠不断从额头渗出,护士正在一旁不停地为他擦汗。


    刘琦和张乡科只是简单地和李易民打了个招呼,就继续讨论。


    张乡科说道:“肝区有明显的叩击痛感,应该是肝脏问题。”


    刘琦皱眉:“但黄疸不明显,肝功能检查也只是轻度异常,不像肝炎。”


    “做个穿刺吧。”张乡科提议。


    刘琦摇头:“风险太大,万一有感染,穿刺可能导致扩散。”


    这年头医生给患者开检查项目都很谨慎,一是因为条件有限,二是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医疗资源。


    在刘琦张乡科以及其他医生讨论的时候,李易民随手翻了翻旁边病人的病例,长达半年反复性的高烧,一直是当做肺部炎症在进行处理。


    起初的时候也能见到效果,但是两个月以后,患者自己都不上心了,反正硬扛也能扛过去。


    一直到昨天晚上又开始发烧,这才又送到医院里来的。


    还是张乡科查体的时候注意到了反复按压患者肝脏部位,会引起疼痛反应。


    但是肝脏区的病变,会引起发烧吗?


    这是县医院的医生讨论的主要问题,除了张乡科以外,其他医生都还是在肺部寻找病因。


    “病人是做什么的?”


    眼见一群医生讨论无果,李易民小声问旁边的护士。


    一个年轻女娃子恰好听到,抹着眼泪说道:“我爹是护林员,我们是西山保护区的。”


    李易民不知道西山保护区在哪里,护士解释了一句,“我们市一共两个保护区,红原最大,西山略小一些,有三分之一坐落在西源县。”


    李易民点点头,问道:“你父亲出现发烧的情况之前,有没有受过伤,或者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女子想了想,说道:“没听他有说受过什么大伤,吃东西也都是家常便饭。”


    李易民注意到病人的手指有些肿胀,常年在山里劳作,指甲缝里有厚厚的黑垢,他下意识地上前,想要看清楚些。


    病人却在这时候突然剧烈抽搐起来,监测仪上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血压下降!”


    “病人心律出现剧烈波动!”


    “快,肾上腺素半个单位,静推!”


    刘琦果断下令,所有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


    几分钟后,病人的情况才逐渐稳定下来,可高烧依旧没有褪去的迹象。


    一个医生建议道:“送市医院吧。”


    “刘院长都束手无策,就是送到市医院又怎样?”另一个医生不屑地说道。


    市医院的级别比县医院高,但是刘琦的医术比市医院所有医生都高,所以在西源,县医院从来都是反向鄙视市医院的。


    “胡闹!”


    刘琦忍不住训斥了一声,偶尔关上门自己说几句也就算了,怎么能当着患者和外人的面自吹自擂?


    刘琦对李易民说道:“易民大夫,让你看笑话了,这帮家伙本事不大,吹牛却是一个比一个强。”


    “很正常,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


    李易民随口应付一声,他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患者身上,这么奇怪的病例,他以前也没有遇到过。


    “姑娘,你真的确定,你父亲确实没吃过什么奇怪的东西?”


    李易民又忍不住回头问了患者女儿一声。


    那女子依旧摇头,说道:“反正在家吃的跟我们都一样,在山里的时候带的也都是家里准备的干粮。偶尔他也会在山里开个火,但是也不算吃过什么奇怪东西吧?”


    “也不算”……李易民立刻捕捉到女子的犹疑,于是追问道:“你再仔细想想,千万别漏了细节,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真的没有什么,就是普通饭菜。”女子眼神闪烁,语气却斩钉截铁。


    李易民和其他人都听出来了,这就是有隐瞒,可人家不愿意说你又能怎么办,难不成给人上老虎凳辣椒水?


    李易民看向刘琦,“刘院,血检报告有吗?”


    刘琦给张乡科使个眼色,很快血检报告就递到了李易民手上。


    李易民拿到之后,直接去找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奇怪的是,虽然这项指标略微有些高,但是高的并不明显,没有达到寄生虫感染的标准。


    奇怪,难道猜错了?


    刘琦和张乡科把李易民的动作看在眼里,刘琦说道:“我们也怀疑过寄生虫感染,所以特意让他做了血检。”


    张乡科又递过来超声检测报告,说道:“还专门做了超声检测,肝脏有少量低回声区,但同样不典型。”


    拿着两份报告,李易民的眉头也不由皱了起来。


    患者的症状很像感染引起的不间断高烧,这是身体自身免疫功能在不断发出提示,但是感染指标却不明显。


    寄生虫感染吧,嗜酸细胞指数没有明显升高。肝脏区有叩击痛感,还有低回声,也不是典型肝炎的表现。


    那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呢?


    李易民看了看患者,又把目光落到患者女儿身上,说道:“姑娘,还得麻烦你仔细想想,这关系到你父亲能不能治好,真的很严重。他到底有没有吃过什么奇怪的东西,不常见的野味儿也算,比如说蛇之类的。”


    女子明显地愣了一下,嗫嚅着说道:“你……你怎么知道我爸吃过蛇?”


    李易民呼出一口气,问道:“他吃过蛇,而且经常吃,对不对?”


    女子将头低下去,半天才小声说道:“我爹确实喜欢吃蛇,时不时就会逮几条炖汤。我们也老劝他,说吃蛇不好,可是他不听……”


    说着,女子有些惊惧地说道:“大夫,我爸这病就是因为吃蛇引起的吗?那我是不是得赶紧回村给他请个神婆,帮忙把缠着他的蛇神送走?”


    西南一样有蛇灵的说法,本身戾气不重的人,都不敢轻易对蛇下手。


    “你父亲得的是病,找神婆有什么用?”


    李易民摇了摇头,转身对刘琦说道:“刘院,患者有长期吃蛇的行为,我怀疑是蛇源性寄生虫感染。冷血动物本身就是寄生虫高居载体,有些寄生虫甚至通过寻常高温都消杀不干净。一些幼虫会随着蛇肉进入人体,最终在肝脏区定居发育。”


    张乡科提出疑问,“可是我们查过嗜酸性粒细胞,指数不高啊。”


    李易民说道:“嗜酸性粒细胞,是查证寄生虫感染的主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如果寄生虫直接寄生在内脏组织,没有向血液蔓延,嗜酸性粒细胞指数就不会有显著升高。”


    一群医生若有所思,刘琦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该怎么确认呢?我们医院可没有这样的检查设备。”


    李易民说道:“直接做诊断性驱虫治疗吧,如果高热状况在用药后有快速缓解,那就能反推出是寄生虫感染。然后再按照寄生虫感染的治疗流程进行治疗就行了。”


    在场的医生都没有听过这种诊疗方法,刘琦问道:“该用什么药?”


    李易民说道:“吡喹酮就行,县医院有吗?”


    刘琦眼神怪异地看了李易民一眼,说道:“我知道这种药,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才获准全球推广。县医院没有,市医院应该有。老张,马上联系市医院。”


    “好嘞!”


    有了方向,大门诊室里的气氛都轻松了不少,张乡科出门联系市医院去了。


    李易民见患者的女儿一直盯着他,有点又敬又怕的感觉,他不由觉得有些好笑,于是说道:“你父亲得的这是病,跟蛇灵半毛钱关系没有,别去找神婆,那是迷信。”


    “好好。”


    女子忙不迭乖巧地点头,下一句话却差点让李易民一头栽下去。


    “我肯定不去找神婆了,神婆可没有大夫你的本事,能算出我爹是因为吃蛇得的病。”


    李易民说道:“别瞎说,我这可不是算的,这是通过观察,利用科学推导出来的。”


    女子从善如流,“是是,大夫你放心,我保准不泄露你的本事。”


    得,这是非得把我划到神棍那一类了。


    一屋子医护人员都被女子的憨实逗笑了。


    刘琦却忍不住感慨说道:“易民大夫你这是各方面都强啊,你让我们这些正规医生情何以堪?”


    李易民心说。你要有我前世那么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卷的精神,你也不会比我差。


    “刘院可别给我戴高帽子拉仇恨了,你把我捧这么高,以后要是病了痛了再来县医院,这些大夫不给我治怎么办?”


    “不会不会,易民大夫你才是说笑了。”


    一群医生连忙摆手,这年头的职业人大多佩服强者。


    李易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比后世纯粹多了,所以他也多说了两句。


    “其实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最后要大成,都得归到经验类科学当中。当病例见得多了,疑难杂症自然也就能一眼看穿,触类旁通。老祖宗就归纳得特别好,病从口入。所以从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细节入手,要查证病因病源,其实就没那么难……”


    望闻问切,中医最核心的问诊手段,几千年的总结,不是没有道理的。


    眼下的医生都还纯粹,哪怕是纯西医出身,也会保持听脉的习惯,不像后世的医生,离开仪器就不会看病。


    任何病都要通过检查报告上那冰冷的数字来判断病因,可不就是容易让人诟病么?


    两个多小时后,市医院的药送到了。


    患者服用之后,不到一个小时,体温果然明显下降。


    这一夜都没有再复发。


    第二天再见到刘琦的时候,刘琦感慨的不行,一个劲地说,要不是有李易民在,他这个脸就丢大了。


    李易民这才知道,这个病人竟然就是从市医院转过来的。


    刘琦说道:“我回西源的时候,本来是分配去市医院做主任的,结果人家不要。所以我才来的县医院。”


    李易民说道:“那还不好?在市医院只是个主任,在县医院来了就是副院长,还是常务。”


    刘琦说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人谁不是这么想的哦?所以那时候我就憋了劲要让县医院超过市医院。只不过这条路不好走啊,这都快七年了,才勉强见到点成效。”


    李易民心说,你这一脸的得意劲,可不像是见到一点成效的嚣张啊?


    刘琦趁机给李易民抛出橄榄枝,“易民大夫,真不考虑来我们县医院?别拿执业资格忽悠我。只要你愿意来,执业资格证和编制,都由我来给你解决。”


    李易民摆摆手,说道:“革命事业无大小,我留在村里给人看病,那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嘛。”


    刘琦说道:“你呀,也不知道你怎么会有这么惫懒的想法。说你不上进吧,偏偏你能把一身医术修炼得出神入化,让我都佩服。可是你明明有一身本事,却又不愿意往出来使。”


    李易民笑道:“我怎么就没使了,你看这该帮忙还不是都帮了嘛。”


    刘琦说道:“算了,个人有个人的活法,我就不再劝你了。但是不轮到什么时候,只要你想通了,西源县医院的大门都朝你敞开。”


    李易民点点头,认真地道了一声谢。


    虽说有本事的人从来不担心没饭吃,但是有一身本事,却遇不上明主的人,历史上也不要太多。


    当然,这辈子李易民只想做自己的主人,他自然不担心被谁埋没。


    不过来西源下乡这段日子,他确实遇上了许多真心帮他的人,这让他在前世被伤得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愈合得速度非常快。


    约莫中午的时候,唐彬林的电话打到了刘琦办公室,让刘琦安排车送李易民去市里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