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1980除夕
作品:《回到1978,我和兄弟当父子》 1980年二月十四,除夕前一天。
今年的春节,邓工在中山温泉宾馆首次提出‘改革开放要杀出一条血路’!
也在视察珠海的时候明确表示:‘特区可以引进外资’!
而在苏州相邻不远的上海,恢复首发了首期的国库卷。
今天全国仍使用59种商品票证,而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地区,已经开始试点取消部分副食票。
在这之前,宋良顺利上任生产科科长职位,上任第一天就找齐林桥到自己办公室询问情况。
毕竟在生产科,自己算是个新兵蛋子,很多事情都要仰仗对方。
齐林桥也没有藏着掖着,态度摆的很正,几乎有问必答,将几年来生产科的事情事无巨细都交代清楚。
他算是看出来了,在棉纺厂,宋良虽然来的年头不长,但担任的领导职位很多,人脉比自己广。
生产科、销售科、宣传科、工会都干过,而且在厂里的声望高,以后必定大有多为,这点齐林桥看得很透。
没有意外,宋良将生产科的繁琐事情都交给了齐林桥负责,有重要决策随时来找自己。
对于这种情况,齐林桥喜出望外,领导放权,这是下属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家中。
刘美君距离临盆还有两月,宋良这次态度特别强硬,过完年后就不要去厂里上班了,哪怕要去,也别沾手干活,让下面的人帮衬着点。
刘美君感受到自家男人的关心,心中也既欢喜又甜蜜,最终答应下来。
宋玉与章晓婷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都很优秀,前者雷打不动85-90分区间,后者都将近满分。
刘芳与张薇家中购置的物品也多了起来,杨佑在其中帮衬不少。
对于这位准女婿,刘芳是打心底喜欢,全家人都算认可了杨佑这小伙子,只有宋良每次看到对方都不顺眼。
奈何杨佑没有一点‘觉悟’,每次看到宋良之后都舔着脸上前凑,不断哥前哥后。
宋良现在都口头禅变成‘哥前哥后三分险’,并且‘教育’宋玉:
“但凡以后有人无缘无故叫你哥,你都要防着点!”
自行车行的生意越做越好,虽然每个月依然只有三十辆自行车的指标,但买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每次到了月中,自行车行都仅剩下几辆摆放着,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的经济越来越好。
宋良还是与上一年春节安排的一样,让张薇与陈大龙过了年初六再回来上班。
不仅发了当月的工资,还另外给陈大龙发了个红包。
对于这位一个话不多,又老实,平日有事还会主动帮忙,手臂与后背都是伤疤的员工,宋家都默认对方是自己人了。
而陈大龙也很感激宋良,平时看店的时候看到刘芳提着菜篮或是宋家其他人拎着东西,都会主动上前帮忙。
有两次店里来了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打秋风,陈大龙上去就是一脚。
直接把其中一人踹出店外,徐三二话不说抄起摊位上的家伙上去就要帮忙。
看到这场面,另外一名小混混连忙逃跑,连倒地险些起不来的同伴都顾不上搀扶。
至于江海与江福。
二人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春节前两次与二人见面,江海还好,江福身上裹上了貂皮大衣,脚上穿的都是皮鞋。
宋良隐晦让对方低调一点,江海听出来了,但江福还是飘飘然。
一月份的时候,二人在自行车店隔两个街道的区域,租了一家小院,江海把其中一把钥匙给了宋良。
后续的交易方式,都是宋良与宋玉晚上偷摸过去,将货物从储物空间放出来,然后深藏功与名。
宋玉统计了一下,自己空间内的钱多达十七万多,各类票据都有,但不多,宋玉有意让江海与江福把票据倒卖出去。
而家中明面上的钱,抛开宋玉‘母亲’的钱,宋家已经存了将近一万块。
除夕当天,宋家一家人在家忙前忙后。
宋良与宋玉继续负责折腾春联,刘美君因为不方便,所以家务活都没有上手,站在门口‘盯着’二人贴春联。
上一年彦祖贴得歪歪扭扭她可是历历在目,今年必须要好好盯着!
两家房子不再像往年一般贴两副春联,而是‘两家’共用一副。
上联:春风送暖意
下联:喜色满人间
横批:福寿安康
(祝各位读者大大们福寿安康咯~~~)
因为有‘监工’盯着,宋良与宋玉贴得格外认真。
章晓婷在院子与徐慧还有徐青玩闹,徐慧是来看着弟弟妹妹的,徐青则玩得很开心。
至于徐乔,他正在厨房眼巴巴看着刘芳。
锅中蒸着粉蒸肉,他闻到都要流口水了。
刘芳被这小家伙的表情逗笑了,笑骂道:“等下蒸好了给你吃两块,还没熟呢,现在吃会拉肚子的!”
徐乔顿时觉着刘芳婶婶无比‘伟岸’。
徐三今天被人请去帮着修自行车,价格开得不错,所以现在人不在家中。
而张巧为了帮补家计,从小作坊内接了些手工活回家做。
张薇此时正在客厅看电视,日子好了许多,她不需要像往年一般一大早起床去卖糕点。
就在宋家其乐融融之时,旁边巷子隔着大老远传来争吵动静。
“政府都允许知青办户口了!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上!?”
“我凭什么让你上!?这房子的户口多你一个,让你以后跟我抢房子是吧!?
而且你在下乡的时候都嫁人了,现在带着孩子回来上户口,安得什么心?”
“哥!这房子是厂里分的!”
“那也是分给我的!你一个返乡的让你住几天就不错了,还想着上户口?”
“可是没有户口,我没办法找工作啊!”
“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还有!别想着在这常住!过完年后就给我滚回去!”
。。。
宋家听到这些话,几个孩子不太理解这些,刘芳与张薇走出来安静听着,四个大人都默不作声。
宋玉脸色如常,心中却不是滋味。
自从知青返城后,户口问题一直是难题。
上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允许有条件的知青返城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城里有直系亲属,且需要有下乡证明和接收单位证明。
到了今年,全国开始全面解决知青户口问题。
然而想要解决何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