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如愿

作品:《疯批暴君强制爱,娘娘受不住了

    小太监说皇帝和大臣在议事厅,要晚些时候过来。


    无忧默默坐在自己的小桌前,开始抄写周太傅今天布置的功课。


    直到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天际,宫灯逐一点亮,宛如点点星辰落人间,皇帝仍然没有出现。


    夜风自窗而入,桌案上的烛火煌煌摇曳。


    小太监躬身上前,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嗫嚅道:“启禀瑜妃娘娘,陛下和大臣议完事直接去了荣熙宫,应该不会过来了……”


    听罢,无忧心头涌起一阵失落。


    她还未理清自己为何会出现这种情绪,便看见十一娘双手叉腰,不满的直嚷嚷:


    “真是的,不来也不早点说,害我们圣女苦等半天。”


    唬得小太监一迭声告罪,“都是奴才的不是,请娘娘恕罪。”


    皇帝要去哪都是他的自由,旁人无权置喙,小太监不过是个传话的,何必为难人家。


    无忧声音柔和带着安抚的意味,似潺潺清泉流淌进心间:


    “这件事不怪你,十一娘心直口快,公公不要放在心上。”


    她目光缓缓扫过长乐和十一娘,平静道:“我们回宫吧。”


    小太监望着主仆三人离开的背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皇帝前些日子还对这位天仙似的娘娘千般宠万种怜,怎的突然就冷落了。


    帝王心,海底针,让人捉摸不透!


    他摇了摇头。


    月上中天,屋子里一片静寂,唯有灯花发出“噼啪”轻响。


    “大功告成。”


    崔燕儿放下手中笔,望着面前的画启唇一笑,舒展身体,伸了个懒腰。


    吉祥拿来早就备好的红色折枝牡丹薄纱寝衣,伺候崔燕儿穿上。


    又擦了点水粉胭脂,贴了花钿,梳了个时新的发式,精心装扮一番。


    只见她冰肌雪肤,眉如新月,眼似秋波,樱唇娇艳欲滴,曼妙的身材在薄纱下若隐若现,像一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艳丽娇媚,令人心醉。


    “怎么样,本宫美吗?”


    崔燕儿朝着眼睛都看直了的吉祥如意,摆了一个魅惑的姿势,娇滴滴的声音酥得人骨头都软了。


    容貌,身材堪称完美,任何一个男人见了都会把持不住。


    如意恭维道:“娘娘天姿国色,只要是个男人都会拜倒在您的石榴裙下。”


    “太美了。”吉祥也竖起了大拇指,由衷道。


    崔燕儿想到很快就能占有皇帝美好的身体,就兴奋地直搓手。


    吉祥如意提前把值守在偏殿的内侍支开。


    崔燕儿身披一件黑色斗篷如鬼魅般在夜色中穿行,踏着激动又欢快的步伐,进入卧房。


    床榻上的男人眉如刀削,鼻挺如峰,浓密纤长的眼睫一簇簇垂下来,在脸上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


    睡着的皇帝看起来人畜无害,崔燕儿大着胆子靠近他。


    在暖情香的作用下,他额头上沁出点点细密的汗珠,性感的喉结轻轻滚动着,不可抑制的热意蒸腾炙烤,带着压抑的渴求,浮现在俊美的脸庞。


    十年过去,他依然令她着迷。


    正如她十岁时,第一次在皇宫里见到他一般。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她跟着母亲进宫探望舅妈。


    皇宫里的一切都令她感到新奇。


    高耸的城墙,宏伟的宫殿,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像一个巨大而华丽的牢笼。


    她暗忖,住在这里的人该多无趣啊!


    大人们在一起闲聊家常,她一个人坐着无聊透顶,舅妈见状便让婢女带她去院子里放风筝。


    外面日光晴好,庭中春华纷纷飘落。


    一只做工精美的蓝凤凰风筝,乘着风,颤颤悠悠,摇头摆尾地飞上高空。


    突然一阵强风袭来,蓝凤凰宛如喝醉了酒一般,一头栽了下来,挂在杏花树上。


    崔燕儿飞奔过去,在树下站定。


    繁花怒放的枝头,一位身着青绿色锦衣的少年,手中捧着书卷,背靠树干,慵懒地闲坐在枝桠上。微风翻起他的衣角,银线云纹图案如流水一般闪动,洁白的花瓣在他周身蹁跹飞舞,怎一个美字了得。


    崔燕儿一时看呆了。


    “喂,把我的风筝扔下来。”她朝少年大声喊道。


    少年恍若未闻,只专注地看书。


    崔燕儿以为他没听见,继续喊道:“你能听见我说话吗?”


    少年依旧埋头看书。


    长得挺好看的,可惜是个聋子,崔燕儿暗自嘀咕。


    婢女来到她身旁,小声说:“表小姐,这位是四皇子殿下。”


    崔燕儿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生母惨死在冷宫,由舅妈抚养的那位皇子。


    “四皇子。”


    少年这次总算分给了她一个眼神,一双凤眸似载满了万千星辰,熠熠生辉,长在那张略带阴郁的俊脸上,让他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崔燕儿恍了恍神,竟有几分被惊艳的无措,过了好一会儿,才道:“麻烦你帮我把风筝扔下来。”


    少年手臂一抬,扯下风筝,面无表情地扔给她。


    她欢欢喜喜地拾起风筝,接着和他搭讪:


    “我平时在家也很喜欢看书,父亲说常读书可以使人明理,增长知识和见闻。你看的是什么书,能借我看一下吗?”


    少年簇起眉心,嫌她聒噪,一个潇洒的姿势从枝头跃下,袍角飞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留下崔燕儿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后来,为了接近他,崔燕儿央求舅妈让她去国子监读书,直到南宫瑾去了南疆,从此两个人相隔千里。


    一年后,崔燕儿瞒着父母,不顾路途艰辛,千里奔赴赶去见他。


    她以为他会感动,自此接受她的爱。


    谁知,一个叫戚绾的女子走进了南宫瑾的生活。


    崔燕儿灰溜溜地回到京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月不曾出门。


    中秋夜宴上,老皇帝突然单独召见了她和她的双亲。


    说要为她和南宫瑾指婚。


    崔燕儿便将南宫瑾爱上南疆女子的事情告诉了老皇帝。


    老皇帝沉思了一会儿,让她放心,皇家是不可能让一个蛮荒女子做王妃,他们只认她做儿媳。


    最后,她如愿嫁给了南宫瑾,戚绾也另嫁他人。


    原以为从此他们可以平静地生活在一起。


    真是天算不如人算,走了一个戚绾,又来一个瑜妃。


    崔燕儿唇角缓缓勾起,目光灼灼地看着床榻上的皇帝,就像看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般,目光透着一股势在必得的决心。


    葱白般的玉手缓缓解开斗篷上的系带,衣裳轻轻滑落堆叠在脚边。


    她款移莲步,鲜红的绣花衣裙像一朵开到极致的彼岸花,妖艳而魅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