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枣糕

作品:《七零接好孕,绝嗣大佬被钓成翘嘴

    原本李母还想着,大不了出点血,给姜之杳赔几块钱,这事也就算解决了。


    只要等她带着儿子回了村子,想怎么编排还不是凭她一张嘴吗?


    反正李母是打定了主意不会放过姜之杳。


    可巧了不是?姜之杳也没打算放过她儿子啊。


    “我不要任何物质上的赔偿,我就要咱们派出所秉公处理,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姜之杳说这话时那是掷地有声。


    李母一开始还不太懂,刚想着不要赔偿好啊,她还省钱了。


    可下一秒就看到两个公安走过来,要把她儿子给带走。


    李母这才慌了,死死抱着儿子的胳膊不撒手,不让公安把人带走。


    “你们要把我儿子带去哪儿啊?不行!不能把我儿子带走!我儿子没有犯罪!他才是被打的那个,你们凭什么不抓那个女人,肯定是她把我儿子害成这样的!”


    李母一边抱着李二柱子的胳膊,一边敞开了嗓门又哭又嚎,甚至还有心思想着把姜之杳也扯下水。


    两个公安看她岁数不小了,怕磕着碰着,也不敢太使劲。


    好在李母也不是铁打的,很快她就嚎不动了,俩公安趁机就把人给提溜走了。


    等李母想追上去,另外两个女公安则是及时将人拦住。


    李母眼见着儿子不知被人带去了哪儿,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撒泼。


    像这种有人坐在派出所撒泼的事,其实以前也发生了不少,大家伙儿都司空见惯了。


    公安们只要稍微吓唬一下,那些人就虚了。


    可李母不一样,她是真的只有儿子了,她巴不得这些公安把她和儿子关在一起呢。


    女公安没了法子,索性也就站在一旁看着。


    反正没吃没喝的,再嚷嚷一会儿,渴了饿了,自己就爬起来走了。


    赵建业拧眉看着李母,只觉得这人真是恬不知耻,儿子不做人事,母亲竟也纵容着,还一点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思文啊,今晚上去舅舅那儿吧,你舅妈特意买了只老母鸡,说要炖了给你补身体呢。”赵建业觉得李母聒噪,特意带着陶思文去了办公室。


    陶思文还想着跟姜之杳说会儿,连拉着她一起跟上去。


    听到舅舅这么说,陶思文甜甜一笑,“好呀,我一会儿跟杳杳再说会儿话,就去找舅妈。”


    赵建业闻言,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轻飘飘瞥了姜之杳一眼。


    见姜之杳眼观鼻鼻观心,不乱说也不乱看,赵建业颇为满意。


    他沉默了几秒,还是忍不住道:“你爸妈那边,还回去看看吗?”


    陶思文笑容一僵,随即摇摇头:“不了吧,他们应该忙着照顾妹妹,我回去了妹妹又要闹了。”


    姜之杳虽然垂着眼,耳朵却是一直高高竖起的。


    听到陶思文提起自己父母时低落的语气,以及这引人深思的话,当即猜到陶家大概有点儿猫腻。


    赵建业轻叹,拍了拍陶思文的肩膀,“唉不想回就不回吧,就在舅舅那儿住。”


    陶思文再次扬起笑脸:“嗯呐!对了舅舅,那个工作我考下来了,听说还有员工宿舍,等入职了我就可以住进宿舍啦。”


    “我就说你肯定行吧,我赵建业的外甥女就没有做不到的事!”赵建业听到这个好消息,心情也由阴转晴,哈哈笑着夸赞道。


    陶思文也跟着笑。


    又说了两句话,陶思文才跟赵建业告别,拉着姜之杳出了派出所。


    俩人出去时,李母还在大厅闹,只不过声音小了些。


    看到姜之杳,李母那双眼睛就跟淬了毒似的,张牙舞爪就要扑上来抓她。


    “你不能走!你去跟公安说,我儿子没有犯罪!你让他们把我儿子放了!”李母歇斯底里。


    姜之杳敏捷躲开对方,一手拉着陶思文一手拽着顾晚月,一溜烟儿跑出了派出所。


    李母想追上去,可她还心系着自己的宝贝儿子,一时左右为难。


    犹豫的功夫,姜之杳几人早就跑没影儿了。


    “哎呦,我真是服了,咋会有这种人啊?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吗?有这样的妈,儿子能是个好东西才怪了!”陶思文着实被李母那模样给吓到了,跑得气喘吁吁,还不忘吐槽。


    姜之杳笑笑,问她:“我要去买点东西,你要跟我们一起吗?”


    “好啊,正好我去给我舅妈买点枣糕,她最爱吃供销社的枣糕了。”陶思文立马点头。


    于是几人直奔供销社,出了供销社又去农贸市场。


    姜之杳晚上还要做大锅饭,得多买点肉和菜。


    毕竟她收冷云那么多钱,总不能糊弄了事。


    不过就算是再敞开了买,需要的肉菜也就那么多,拢共才花了不到十块钱,姜之杳可是赚了大头的。


    买完东西,姜之杳跟陶思文告别,才跟着大队长和刘二回村。


    一路上,大队长都在安慰姜之杳,让她不用担心,他会警告李母,让对方不许在村里找姜之杳麻烦。


    姜之杳虽然不怕李母找麻烦,却也是真心感谢了大队长。


    她还把买的枣糕分给大队长和刘二。


    俩人都不收,姜之杳却执意要给。


    用小袋子每人给装了几块,硬是塞到了他们手里。


    人家一大早就跟着东跑西颠的,还帮着她作证,姜之杳都看在眼里,咋能没点表示呢。


    更何况几块枣糕多说也就几毛钱,对姜之杳来说压根不算什么。


    大队长握着手里的枣糕,心里是无限感慨。


    以往他也为村里不少人家解决过各种麻烦事,但大多数人都是口头谢过就完事了。


    就说那个李二柱子家,以前大队长体恤李母没了男人,不管是分配农活还是分粮食,都尽量照顾一二。


    可这么多年了,别说是什么报答,大队长甚至都没听李母说过几句好话。


    甚至刚才在派出所,李母还因为大队长给姜之杳作证,就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还说他是“走资派”的狗腿子。


    大队长是真心凉了。


    他向来公正,要不是李二柱子真做了那畜生行径,他也绝不会帮着姜之杳。


    可在李母眼里,根本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之前大队长对她们娘俩那么多年的照顾救济都是白搭,只要他有一次没有站在她那边帮她,那他就是罪不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