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小小年写论文

作品:《全民摸金,校花长官偷吃我牛角

    作为禁区周刊最忠实的读者。


    张校长几乎是一期不落的全部订阅。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十分清楚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电脑的开启方式一直是困扰不少玩家难题,如今被这个作者破解。


    那就说明从今往后,大家可获取物资的方式又多了一种,这是一件大好事啊。


    而且文中也说了,光靠声音就可以听出密码。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着没有成本啊。


    大保险箱同样是加密容器,想破解它需要特殊的工具。


    这工具研究出来再到生产,本身就价格不菲,而且加上获取物资的不确定性,你也没办法确定已经花了钱开的保险,里面是什么东西。


    所以很少有平民会在行动中带一个。


    但是同样是加密容器,而且还是会在地图上重点标出来的高爆容器。


    这就相当于直接多给平民干员一条吃饭的路啊。


    还有就是能获取什么东西。


    张校长在看到前面的时候,就在想这么难搞的电脑,出的东西怎么说也不会太差吧。


    然后就在文章的后面,看到了关于物资的介绍。


    前面的中规中矩,在别的地方也可以摸到,但是量子存储和实验数据,这两个东西就不得不让人心动。


    这东西一直是军科院的稀缺物资,永久保持着高价收购。


    而且不止是军科院,全世界对待这类红色物资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都是有价无市,供不应求。


    所以如果电脑可以固定产出,那将会引起一场电脑热潮。


    最最重要的是,也是让张校长这样的的人都怦然心动的,无异于文章最后提到的,九格超级大红收藏品,曼德尔超算单元。


    目前为止全世界的特效干员加起来,出九格大红的都屈指可数。


    尤其是近几年,只有国外的一个家伙走了狗屎运,出了个九格主战坦克模型。


    几千字的文章,张校长是反复观看,生怕错过什么细节。


    直到看的都差不多能倒背如流了,这才恋恋不舍的划到底部,打算在看其他文章的同时,瞄一眼作者的名字。


    可以关注一手,这文章的质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今年最佳,作者绝对也是研究领域的一颗新星。


    “等等,这是?”


    只见张校长的目光落在论文署名这一块的时候,瞳孔猛的一缩,整个人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他的情况吓了身边同学一跳,也让身后的一些观众产生了不满。


    “不是老头,这里就你一个人看比赛啊?”


    张校长连忙双手合十表达歉意,呆呆的坐了下来。


    人虽然安静下来了,但他的心里仿佛掀起了滔天巨浪,半天不得平息。


    “小小年?”他嘴唇上下开合,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身边的张鹏发现了校长的不对劲,疑惑问道:“校长你怎么了,没事叫苏哥代号干嘛?”


    张校长木木的回头,声音沙哑道:“新一期的禁区周刊你们看了吗?”


    “啊,更新了吗,我去,这就去了看。”


    “我靠,真的诶,这期订阅人数怎么这么高,有货啊。”


    “校长这样是不是看到什么好东西了啊。”


    同学们兴奋的掏出手机小声讨论着。


    由此可见禁区周刊的权威性,只要是对禁区感兴趣的,几乎都有关注它。


    当看到电脑破解方式的时候,他们和张校长的反应一致,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没办法,这东西你只要知道禁区,就能明白它的重要性。


    只见他们一个个呼吸急促,小脸都因为太过激动而变的通红。


    “这这这,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吗,量子存储,实验数据,我靠,还要超算单元。”


    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论文,大脑一片浆糊。


    没办法,这就是九格超级大红的魅力。


    你可以没出过,但不能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校长,他,他说的是真的吗?”


    张鹏激动的问道。


    “嗯,”校长呆呆的点头,随后说道:“你们看看作者是谁?”


    “作者?”


    他们有些疑惑,问这个干嘛。


    带着好奇的心,他们都划到最底部看了一眼作者名字。


    我靠!


    腾腾腾!


    八个学生一同站了起来,表情惊魂未定。


    “不是,你们干嘛呢,就掏个鸟蛋整这么激动干嘛,又不是掏你们的?”


    后面的观众有些不满。


    电子屏幕里,苏年刚好掏上了游客中心断桥下面的鸟蛋。


    以为这些人是因为这个才激动成这样。


    张鹏僵硬的回头,道了歉,说道:“不好意思啊,我们是因为最新一期的禁区周刊。”


    “更新了,我也去看看。”


    就这样。


    或是关注了周刊,或是被朋友推荐。


    全国范围内,有无数的人点开了禁区周刊,也看到了最新一期的内容。


    订阅人数依旧在上升,从未停止过。


    主编李鹏举有些发愣。


    看着蹭蹭上涨的人数,他也有些懵。


    虽然知道这篇论文很优秀,可以说得上是最近难得的精品了。


    但他没想到居然火到这种程度。


    有点超出预料啊。


    其实之所以这么火,并不是这篇论文有多好。


    虽然确实写得好。


    也得到了很多研究领域专家的认可和推崇。


    但归根结底,除了量子存储和实验数据让人心动,他里面说的曼德尔超算单元谁也没出过。


    九格超级大红也不是那么好出的。


    保险里还出坦克呢,这么多年了才出过几个。


    所以大家哪怕觉得优秀,但也不至于如此疯狂。


    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的作者。


    小小年。


    一般来说,关注禁区周刊,就肯定是特战干员吧。


    只要是特战干员,就都会关注最近的主播巅峰赛。


    你看了主播巅峰赛,怎么能不认识小小年。


    而当在禁区混的风生水起的小小年,突然变成了一个写的一手好论文的研究人员,那这反差会不会有点太大了。


    不怪他们不相信,主要是小小年的名气太大了,他们不敢轻易相信,只能在心里猜测是不是同名。


    毕竟一个人的竞技是有限的,你说你一边锻炼身体,在禁区里猛攻跑刀,一边还搞研究,写了一篇轰动全国的论文?


    这很难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