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狂犬病
作品:《饥荒乱世:从娇养美妻开始逐鹿称帝》 在丫鬟的眼里。
夫人是个好人,他不能让别人说夫人。
夫人本来就身体不好,你还敢诅咒夫人。
等会儿有你好看,不打死你才怪。
夫人示意衙役们不要动手之后,眼神不怒,反倒是带着几分笑意,慢悠悠地问道。
“为什么说我这病活不过一手之数呢?”
“我见你说话如此沉稳,刚开始就给我的印象不错,不应该是如此信口雌黄之人。”
“这样吧,你今天要是对我的病症能够说出来一个所以然,我不但不罚你,还会给你重赏。”
“但是若你只是信口雌黄,乱说一通,那么今天你可走不出县衙。”
林夫人本来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女子,不然当地的百姓和县太爷不会对林夫人这般的敬重和宠爱。
所以即便是刘烨说她活不过一手之数,林夫人也没有生气。
还是选择给刘烨最后一次机会,他也想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真的有本事,还是信口雌黄。
“夫人,说起来很简单,因为您压根儿就没有得风寒之症。”
“夫人,您害怕风,害怕听见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您得的病是狂犬病,也只有这种病才会有这样的症状。”
刘峰此言一出,再次震惊四座,狂犬病,这是什么病,他们怎么从来没听过。
“狂犬病,刘烨,你是不是傻,天底下有这种病吗?”
丫鬟第一个站出来指责,就连林夫人都是眉头紧皱。
“其实吧,所谓的狂犬病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疯狗病。”
这下众人恍然大悟,何况这种病不稀奇,在民间,被疯狗咬伤之后就会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害怕各种声音,甚至是不能见到强烈的光,整体上有风寒的迹象。
还有一点,就是害怕水,出门更成为奢望。
一旦得了这种病,只有两种方式,要么等死,要么遇上那些剑走偏锋的大夫被治好。
但是众人更加疑惑了,夫人这个病已经很久了,时好时坏,夫人是县太爷的夫人,锦衣玉食,出门身边都是丫鬟跟着好几个,怎么会得这种离奇的病症呢?
“黄口小儿,简直是胡说八道,夫人岂是你这么好骗的。”
“夫人出门都是丫鬟跟着,府内更是衙役小厮无数,夫人被疯狗所咬,难道就没人知道吗?”
“何况夫人这病症已有好几年,每次发病都是老夫及时医治。”
神医金郎中一听刘烨说的是疯狗病,瞬间就来了脾气。
他也是郎中,更是治好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病症,作为一个郎中,他太知道疯狗病的症状了。
第一次为夫人诊治的时候就发现了夫人有这个气息紊乱的迹象。
但是后来脉象平稳,怎么可能是疯狗病。
再结合夫人的身份地位,被疯狗咬伤根本不可能没有察觉。
所以,这一切都表明了一点,夫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疯狗病。
带着刘峰来的护卫这时候死的心都有了,刘烨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还能编出来狂犬病这种东西,自己真的是流年不利啊,怎么就信了他的话,带到内宅来了。
这不是随便编一个病症就能逃脱的啊,夫人都给你机会了,你小子顺着神医的话说不就完事了嘛。
可是与所有人的表现不同,唯有夫人听到疯狗病的时候,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
看着夫人的表现,作为贴身丫鬟,立刻想到了什么。
“你?你凭什么这么说……没有诊脉,怎么……怎么可以这么武断地下定论。”
丫鬟的语气明显变了,变得慌慌张张的,一开始她还没想到,但是刚刚夫人的表现,她立刻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
可是都过去了这么久了,难道是因为几年前的事情嘛?
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夫人在玩耍的时候被小白狗无意间咬伤了。
这时候的林夫人眉头紧皱,难道刘烨看出来什么了?
“你们都下去吧,刘烨留下。”
“是,夫人。”
衙役们听了之后一个个地赶紧退下,并且将房门关得严严实实。
“你接着说,咬伤疯狗病又当如何。”
刘烨心中冷笑,这个林夫人还不傻,要知道,狂犬病的潜伏时间可长得很。
他已经在林夫人的表现和刚刚丫鬟的语气中得到了证实,夫人确实被狗咬过。
这种紧闭门窗,身体虚弱,不是狂犬病发作了是什么。
“夫人,小人虽然学艺不精,但是斗胆为夫人诊脉。”
把脉这点事儿可难不住刘烨,在新时代的时候,看脉决是他爱好,诊脉的各种方式他都记在心里,虽然实践得少,但是他会。
“好……。”
夫人伸出自己雪白的手臂放在了桌子上,脸上依旧是波澜不惊的表情,单从脸上去看,谁也猜不透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刘烨上前一步,中医讲的是望闻问切,她先是仔细地看了看林夫人的脸色,随后不慌不忙的开始为林夫人把脉。
哼,装神弄鬼,看你等会儿怎么装下去。
金神医的脸上带着轻蔑的神色,敢说老夫的医术不算什么,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把脉把出来一个什么结果。
老夫到是要看看,你一个黄口小儿有多少的能耐。
一个乡野村夫,师傅都没有,只配丢人现眼。
不过金神医也不傻,所以从刘烨开始把脉的时候,他的眼神就全神贯注地盯着。
果然,从最开始的轻蔑到了震惊,还有疑惑,更有惊讶,最为,直接长大了嘴巴。
这……怎么会有如此娴熟的把脉手法。
难不成他是真的深藏不露。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我看见过师傅使用这种手法。
这怎么可能啊,这种手法他都没有学会。
金神医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游方的小郎中,没什么实质性的医术,在后来的某一天,他遇见了一个隐士高人。
这个隐世高人看他可怜,所以传授给他一些能够登堂入室,治病救人的医术。
当年他拜入隐士高人的门下之后,跟着师傅学习了三年的医术,这三年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后来他们在游历的路上到了溧水县,当时师傅病重,他们便在溧水县安顿下来,而他靠着师傅传授的手艺,在整个溧水县打出了名声。
师傅死后,他便一直留在溧水县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