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太子废立
作品:《历史:从盘点华夏十大帝王开始》 【景泰元年,在草原望了一年多北京的朱祁镇被杨善等人接回。
回到北京后,朱祁钰和朱祁镇两人相见,自知没法拿回皇位的朱祁镇很识时务的以太上皇自居,后被朱祁钰安置在南宫,并没有过多为难他。】
秦朝。
“还真让他安全回去了?”嬴政有些不可置信。
朱祁镇没有死在半路上?怎么会安安稳稳的回到京城?朱祁钰真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这太不现实了!
都到这份上,朱祁镇就该不出意外的死在回京城的路上,而不是安全回到京城。
这才是正常的剧本!
西汉,武帝时期
“朱祁钰的皇帝当不了太久。”刘彻摇了摇头,他已经看到未来的结果。
朱祁镇没有死在路上,不可能是朱祁钰什么都没做,而是朝中的人不愿意让他这么做。
可见朝中没人站在朱祁钰这一方,即便是他大力提拔的于谦。
命不久矣!
明朝,洪武时期。
“真让这个祸害回去了!怎么不死在草原!”朱元璋咬牙切齿。
要是他在朱祁钰的位置上,就算朱祁镇出门被骡子给踩死,都不可能让他回来!
【之后,朱祁镇安安稳稳的待在南宫,没有做什么出格之事,朱祁钰只能好生待着他。
随后,朱祁钰开始着手处理连年战乱以及各地水灾带来的影响。
对山东、河南、山西等受灾严重的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赋,开仓接济灾民,安抚流民。
下诏天下巡抚理各省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清理朝廷上的蛀虫,例如阉党、贪官等,重用贤臣,使得朝中政治清明。
经过数年的治理,基本稳固天下局势,但新得问题来了,那就是
太子之位!】
太子?
各朝人疑惑。
都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太子之位还没立下吗?
还是说他自己没有儿子?
这不太可能吧!
【在朱祁钰临危受命时,孙若薇以及各朝臣的第一选择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但考虑到朱见深年岁太小,没法担得起现在的危机局面,这才推举朱祁钰做皇帝。
但是!
朱祁钰做皇帝后,朱见深依旧为太子。
孙若薇的意思十分明了,就是在告诉朱祁钰:你只是代理皇帝,皇位始终是朱祁镇这一脉。
而后在朱祁钰的皇位逐渐稳固后,他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太子。
但每当他提出这件事的时候,就会遭到朝臣的反对。
因为明朝信奉正统,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绝对拥护者,甚至将其加进皇明祖训中。
因此,各朝臣不仅反对,还拿皇明祖训来压制朱祁钰。
这个操作在整个大明朝屡见不鲜。】
“......”
朱元璋的脸已经彻底黑成一颗煤球。
咱真的是服了!
皇明祖训的本意不是这样的!这些文臣他们篡改咱的意思!拿着咱留下的东西压制咱的后世子孙!
废了!
必须把皇明祖训废了!
皇你妈的头!
唐朝,贞观时期。
李世民:“朱元璋把明朝后面的皇帝坑的不轻!”
祖训这种东西说说就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像朱元璋这种不仅立祖训,还给写出来,这不上杆子让一些居心不良的臣子利用来钳制皇帝。
真是挖了个大坑!
朱大坑!
【多次尝试无果的朱祁钰心急之下竟然开始贿赂臣子,让他们同意自己立朱见济为太子。
换来只是朝臣的沉默,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就连朱祁钰的原配妻子汪皇后因为朱见济不是她的儿子而不同意。】
秦朝,
“朱祁钰这个皇帝当的可真憋屈!”
看着有心无力的朱祁钰,嬴政不禁回想起自己。
当年刚当上秦王的自己不也是被吕不韦和赵姬钳制着,做什么事都得经过他们二人的同意。
好在自己潜伏隐忍多年成功收回权力,君领天下。
希望这朱祁钰也能如此。
西汉初期。
“倒反天罡。”刘邦笑道。
自古以来都是臣子讨好君王,到明朝这里却是皇帝贿赂臣子,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景泰三年,朱祁钰力排众议废除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但好景不长,次年,年仅十岁朱见济就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状态一天比一天差。】
“有问题!”朱棣神色严肃。
朱见济十年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偏偏在立为皇太子的第二年就夭折了?这未免太过于巧合!
太子乃国本,衣食住行会有人严加管制,除非有先天疾病,不然不会突然夭折。
不仅仅是朱棣想到,但凡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有猫腻。
立太子之后的第二年就夭折?这说出来狗都不信!
【朱见济的突然夭折,其中猫腻不得而知。
但此时的后宫仍然是朱祁镇的母亲孙若薇掌管,她一直想让皇位回到朱祁镇一脉。
而朱见济被立为太子,朝廷安定,等到朱祁钰百年之后,他继承大统必是板上钉钉的事。
朱祁镇一脉将再无机会!
所以,有些事情隐瞒的再好,下手太早也会引起他人察觉。】
正统时期。
“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本事!暗害一个十岁的孩童?”张研看向孙若薇,目光中尽是愤怒。
“这也只是天幕的推测,并无实证,太皇太后这般下决定,未免太过霸道了。”孙若薇辩解道。
但当时的情况,想让皇位重新回到朱祁镇一脉,只有那个法子。
“哼!事实如何,你心知肚明!”张研冷哼一声,没有过多理会她。
至于朱祁镇......
皇帝的废立,还是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决定。
宣德时期。
“没想到她这么恶毒。”
天幕没有明说,但朱瞻基心里已经知道答案。
自己当初为什么留下她,就是为了能够辅助年幼的朱祁镇。
现在看来,真是错误的选择。
朱瞻基的眼神从犹豫逐渐变得坚定。
【太子夭折,身为壮年皇帝的朱祁钰来说,可以再生一个。
偏偏在景泰八年时,朱祁钰突发重病,卧床不起。
这样以来,搁置数年的太子位置又被拿到桌面来说。
而这数年来,朱祁钰并没有增添儿子,按照礼法,朱瞻基的儿子在世,总不能选宗室之人。
朱祁镇这个太上皇也不是自己想当的,倘若让他复辟,朝堂上又不免腥风血雨。
最后的最后,太子之位重新落到朱见深的头上。
然而在这个时候,南宫发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