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明代宗,景泰帝
作品:《历史:从盘点华夏十大帝王开始》 【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一战送葬了二十万人的性命,几十名文臣武将身死,他自己也被异族俘虏。】
秦朝。
“自己被异族俘虏?难道是御驾亲征?”嬴政说道。
皇帝哪有这么容易被俘虏?除去京城被攻破之外,就只有御驾亲征。
那这位皇帝的下场就惨了,没几个君王被俘虏能有好下场的。
与其受尽屈辱,还不如自我了结!
西汉,武帝时期。
“堂堂皇帝被异族俘虏?真是没出息!”刘彻不屑道。
连朱由检都不如,人家宁愿自缢都不愿陷入异族之手。
唐朝,贞观时期。
“几十名文臣武将身死?!”李世民瞪大眼睛。
朝堂上不得直接断代了?
这种损伤,没有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很难恢复过来。
明朝,洪武时期。
“皇帝被俘虏?难不成是徽钦二帝?他们有啥意难平的?”朱元璋疑惑。
那俩破玩意不如早点死,谁会纪念他们啊?
清朝,乾隆时期。
皇帝被俘虏?送葬二十万大军,几十位文武大臣身死?
这剧本他好像看过!
乾隆陷入沉思。
哎?!
这不是朱明王朝的土木堡之变吗?
又有得看了!
【皇帝被俘虏的消息传回京城,举国震动!
与之同来的是异族大军兵临京城的消息。
在这种危难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
他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弟弟,是他们父皇最不看好的儿子,觉得他懦弱无刚,难当大用。
而他用事实狠狠打了他父皇的脸!
他就是本期意难平主人公,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那位被俘虏的皇帝则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洪武时期。
朱元璋:“......”
朱老四,咱入你*****
你特么的****,你看看你这些**后代,咱就该把你射在墙上!
......
永乐时期。
“高瞻祁见佑。”朱棣数了一下辈分,发现正是他那好圣孙的儿子。
“来人,把瞻基给朕叫过来!”
好一个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一个个就知道吹牛逼。
大明的皇帝都被俘虏,是给异族旺的吗?
......
宣德时期。
“祁镇登基后竟然如此不堪?!”朱瞻基不敢相信。
他只有这两个儿子。
朱祁镇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然而朱祁钰的性格比较弱懦,见到他也只敢躲在母亲身后,因此他对这个儿子不怎么喜欢。
现在你告诉我,我最看不上的儿子临危受命,我最看好的儿子被异族俘虏?
我...我...
身体江河日下的朱瞻基上气不接下气。
......
正统年间。
孙若薇和还是孩童的朱祁镇在太皇太后张研的注视下,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这里用一下电视剧的名字,不然这氏那氏的不好写,但剧情不会像电视剧。)
“皇帝!沦为俘虏!”张研一字一句道。
以现在大明的国力,异族攻破京城俘虏皇帝,这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
除非后面奸臣当道,祸乱朝政。
她看自己这个儿媳妇倒是有贾南风的本事,还有那个太监王振。
自己得好好查一查清楚,不能任由这些祸乱大明!
目光从孙若薇身上移下来,重新看向天幕。
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注视消失,孙若薇这才敢松下一口气。
“祁镇啊祁镇,你可做过火的事,不然娘可保不住你的皇位!”
她在心中祈祷着。
眼前的老太太可不是软柿子,说难听点,她的位置比太宗皇帝的位置都正!
那可是太祖皇帝钦点的世子妃!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和一名宫女所生的孩子,因为性格懦弱,自小不受朱瞻基的喜爱。
宣德十年,三十八岁的朱瞻基英年早逝,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承大统,朱祁钰受封郕王,奉藩京师。
好在有太皇太后张研和三杨、于谦等托孤重臣的辅佐,没有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平稳将权力交接到朱祁镇手中。】
明朝,永乐时期。
“啥!我三十八岁就死了?!”朱瞻基震惊道。
大约算了算了年岁,自己好像没多少年好活了!
“什么!朕的好圣孙三十八岁就死了?!”朱棣不敢相信。
他对朱瞻基寄予厚望,曾多次出现换太子的念头,最后也是因为这位好圣孙才打消。
现在你告诉我,大明的好圣孙只能活到三十八岁?
不对!
现在朱瞻基年岁也不小了,自己则是在永乐二十二年死的,他死了之后只有朱高炽当了皇帝,朱瞻基才能当上皇帝。
这么一算,这爷俩加起来才当了十年左右的皇帝?
减去宣德的十年,他儿子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另一边的朱高炽先是被儿子的英年早逝打击了一下,稍微算了算之后,又被自己的死期打击了一下。
他现在连面前的甜点都没心情吃了。
......
洪武时期。
“高瞻祁见佑...老四的后代什么情况?怎么一个比一个短命?”朱元璋疑惑道。
“高炽那个大胖小子当皇帝的时间连一年都没有?难道是妙云的问题?”
“这也不对啊!徐达那家伙也不是短命相,怎么会如此......”
听着朱元璋的喃喃自语,朱标会心一笑。
看似父皇对老四拳打脚踢,实则还是很关心他的,连他的死期都记得清清楚楚。
【随着年龄成长,朱祁镇逐渐开始接手朝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一位名叫王振的太监经常活跃在他身边。
朱祁镇深受其影响,在接触朝政后,王振地位快速升高,仅仅八个月便被提拔至司礼监掌印太监。
张研在世时,她时不时就要敲打王振一番,压制他的地位,甚至打算赐死他,但因为朱祁镇求情保住一命。
但在张研去世后,三杨也年事已高,朝中之事借由朱祁镇独断朝纲,作为朱祁镇的玩伴,王振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
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曾不止一次弹劾王振,或被朱祁镇无视,或者被王振记恨,迫害致死。
甚至连朱元璋亲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匾额也被他砸了个稀巴烂。】
朱元璋:???
朱棣:???
朱瞻基:???
张研:???
王振:不好!我的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