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全线崩溃

作品:《历史:从盘点华夏十大帝王开始

    明末。


    “孙可望!你还真剃发易服,投降清军了?”张献忠阴沉着一张脸,眼中的怒火好似要喷出来。


    你争权夺势也好,想当曹操也罢,这些事都有回旋的余地。


    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去投降清军!


    在场的其他人无不愤怒的看着孙可望。


    汉奸!


    “义父!我......”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孙可望还想为自己说些什么,他抬头看向张献忠,刚好对上他那充满怒火又带着失落的眼神。


    不错!


    在张献忠的四个义子里面,最看好的就是孙可望,但他做的事却一次又一次辜负张献忠的期望。


    “拉下去,斩首!”张献忠下完命令,背过身去。


    孙可望被人拉了出去,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谁都不愿意留一个隐患在身边。


    清朝,康熙时期。


    “当年要不是义王孙可望献上西南地区的地图,还真不容易啃下这块硬骨头。”玄烨说道。


    云贵地区山林纵横,不熟悉地形的很容易摸不清方向。


    不然以南明两省之地怎么可能和大清纠缠十几年。


    南明。


    场中气氛再次陷入诡谲。


    李定国愤怒的看向孙可望,质问道:“大哥!你真打算投降清军?!”


    “那是我想投降清军的吗?不是你们信了永历君臣的挑拨逼得我走投无路!”孙可望大声说道。


    “......”两人哑言。


    好像...还真是他们的锅...


    “之后后方事务由我全权把持,你们俩负责打仗就行了!”孙可望再次开口。


    玛德!


    自己投降清军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抗争到底,还能搏个好听点的名声!


    “之前的事情是我们偏执,往后就劳烦大哥了!”李定国率先开口。


    他知道自己斤两,要论行兵打仗他在行,让他搞内政后勤就麻爪了。


    “联不联明不重要!但一定要抗清!”刘文秀强调一句,怎么说孙可望都有‘降清’的黑历史。


    “还用你说?本王都被那群清狗给杀了!”孙可望没好气道。


    这次就算搞不死你们,老子也得让你们出出血!


    “抗清!”


    三人齐声说道。


    【孙可望降清后,献上西南地图的地图,并告知大西军的具体情况。


    清廷摸清大西军底细后,于永历十三年二月兵分三路进攻西南地区。


    此时的大西军陷入分裂的僵局,孙可望投降清军后,他的旧部被李定国收编。


    而李定国因为战略短视,仍称孙可望旧部为‘秦军’,自己麾下兵马为‘晋军’,此等行为引来孙可望旧部不满。


    同时对刘文秀收拢秦军残部三万人练兵戍边之事不满,将其召回,使得刘文秀郁郁而终。】


    唐朝,贞观时期。


    “嘶~这李定国怎么回事,”李世民疑惑。


    前面的决策有多英明,后面就有多抽象!


    孙可望都跑了,他麾下的兵马不就是你的兵马了吗?不赶紧笼络人心,还明说什么秦军晋军?


    这不是摆明了制造分裂吗?


    南明。


    李定国:“......”


    我淦!我当时在想什么啊?


    什么秦军晋军不都是大西军吗?


    自己为什么要分的这么清楚?


    “坏了!我被洗脑了!”


    【清廷发兵的消息传到南明时,恰巧遇上孙可望旧部王自奇、关有才叛乱,李定国无暇反击,导致清军占领遵义、贵阳、独山,直接威胁到云南。


    同年七月,李定国受封招讨大元帅,负责抵御清军。


    而后,李定国做出一系列防御措施,并未做出进攻手段,延误了战机。】


    明朝,洪武时期。


    “该死的孙可望!你投降就投降,为什么要把西南地区的地图送给女真人!”朱元璋面色涨红。


    正面硬拼南明铁定打不过占据大半个华夏的女真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只能以此做为屏障。


    一旦被女真人摸清了后,最后一点本钱都没了。


    怪不得人人都说朋友变成敌人,会比别的敌人更加可怕!


    永乐时期。


    “李将军不应该这么打的!”朱棣紧皱眉头。


    清军刚刚进入贵州山区地方,兵力分散,短时间稳不住跟脚。


    而李定国的大西军常年在此活动,应该趁着这个时机全力攻打一路,打开一个缺口,而不是被动防守。


    等到清军三路大军拿下战略要地,完成三面合围后,再想主动进攻就难了。


    【直到八月,李定国才率兵东进,又遇上天降暴雨,大西军士气低下。


    九月,清廷派遣信郡王多尼为三军统帅,清军发起总攻,李定国布置的防线接连崩溃。


    南路清军逼近还没被攻破的凉水井,李定国亲率三万主力军抵达炎遮河双河口摆开战场,盘江大战爆发。


    大西军初战告捷!


    次日,清军倾巢出动,又恰巧刮起北风,火器擦枪走火下点燃茅草,清军趁着火势发起猛攻,大西军全线崩溃。


    罗炎、凉水井相继被攻破,大西军精锐尽失。】


    西汉,武帝初期。


    “怎么突然就刮风了呢?”刘彻不甘道。


    回想起刘秀、卫青等人曾经也被狂风协助过,难不成这次真的天命在清不在汉?


    唐朝,贞观时期。


    “这下只能南逃了!”


    看着天幕给出的地形图,李世民说道。


    云南地区东面被清军合围,西面、北面又是高原地区,跑过去只能等死,唯一去路就是南方。


    【盘江惨败后,李定国退回昆明,永历帝召开御前会议,商量退路。


    讲官刘范主张进入巴蜀地区,联合抗清的夔东十三家,经营陕洛地区。


    李定国认为可以南下交趾,召集东南亚抗清义士,乘船到厦门地区联合郑成功一同抗清。


    然后永历帝的臣子多为云南本地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主张死守滇西,守不住也可以进入缅甸。


    永历帝同意,李定国以诏敕从事,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


    唐朝,贞观时期。


    “糊涂!”李世民说道。


    那片地区最好的地方就是交趾,一来有平原可以种植粮食打持久战,二来也可以借助沿海训练水师。


    就算是清军再度南下,也可以乘船逃向南洋继续发展。


    缅甸有啥?


    平原平原没有,除了山就是山!


    守是很好守,但长期看来,就是三无之地。


    没粮食,没人口,没前途!


    明朝,永乐时期。


    “你听那群傻逼的干嘛?他们真要有本事能变成这个局面?”


    朱棣闭上眼睛,觉得心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