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接连失利
作品:《历史:从盘点华夏十大帝王开始》 【孙可望这个人后勤能力很强,政治能力也不弱,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沉不住气。
他太想称帝了!
明明可以打着永乐的旗号去干曹操的事,非得去当曹丕,和主张联明抗清的李定国两人产生内讧。
让清廷抓住机会,在两人内讧时派遣贝勒爱新觉罗·屯齐率兵进入湖南,与追击李定国军的孙可望在宝庆遭遇。
而孙可望的军事能力比较差,又是遭遇战,被清军杀的大败逃向峒江,后衡州、武岗、靖州等郡州沦陷清军之手。
同时,清平南王尚可喜率领舟山水师攻取梧州和桂林,先前取得的局势被破坏殆尽。】
西汉,武帝时期。
“呵呵!”刘彻不屑一笑。
敢带兵去攻打李定国的军队,还以为有多厉害,结果一遇到异族的军队就虚了,也就这点本事。
除了能窝里斗之外啥也不是!
三国时期,曹魏。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啊!”司马懿佝偻着腰,暮年的他已经站不直身体,但目光中锋芒依旧存在。
他隐忍几十年,战战兢兢一辈子,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试探他十几次,他都一一忍下才等来了一次夺权的机会。
而你孙可望大权在手,完全可以效仿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义士。
再团结好两位掌握兵权的兄弟,永历能逃过你的手掌心?
待时机成熟,你把永历的脑袋砍下来当球踢都行!
现在兄弟内讧,得益者的能有谁?
三国时期。
“曹丞相,您的儿子是叫曹丕是吗?”周瑜一句话,引得场中目光聚集在曹操身上。
“不!我的儿子叫曹不!”曹操脸不红心不跳。
即使之前叫曹丕,现在也得改名叫曹不!
“看来是我记错了!”周瑜不明不白说了一句。
众人的目光却依旧在曹操身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算了,要是篡汉自立他们就有机会向曹操发难。
唐朝,贞观时期。
“后生,不是谁都有我家二郎的本事!”李渊说道。
当年他逼迫杨侑禅位后,不也是遭到各方诸侯围攻,最后全被他儿子李世民一一清理。
所以说,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实力不足的时候苟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明朝,永乐时期。
朱棣:“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么着急称帝干嘛?那么喜欢权力当曹操不会当啊?抄作业你都抄不明白!
一封书信就能让你破防到恼羞成怒,心胸狭隘到这种地步,难怪成不了大事!
【得胜的清军对李定国紧追不舍,不久永州沦陷,他只好退守龙虎关。
与此同时,广东反清起义军罗锦鼐迎接大西军入粤,再次掀起反清浪潮。
李定国率军连克开建(广东封开)、德庆,直抵肇庆城下,又分兵攻克四会、广宁、三水,完成对肇庆城的包围。
在守城清军全力防御下,李定国久攻不克,只好暂退柳州。
清楚只凭借自己一人能力无法平定广东,李定国主动致书郑成功,邀请他一同攻打广州,却因联络不便,郑成功未能如期到达,第一次联合行动失败。
在广东失利后,李定国转战广西,围攻桂林七天七夜都未能攻取。
而一心想置李定国于死地的孙可望派冯双礼偷袭柳州,被李定国提前防备未能成功。】
明朝,洪武时期。
刚清醒一会的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又昏了回去。
咱真的求你了!
先把女真人打出去你和李定国在内斗行吗?
“父皇!父皇咱不看了!你要撑住啊!”
看到又昏过去的朱元璋,朱标急忙让太监把他搬进屋里休息。
这样不能怪朱元璋,就南明这情况,谁看谁不脑溢血?
清朝,乾隆时期。
“内斗这一块!”乾隆乐呵呵道。
别人不知道,他还是门清的。
明末要不是汉人政权一直在内斗,怎么也轮不到坐满人做天下。
最勇猛的那一批八旗子弟被明边军消耗了不少,外加上汉人数量摆着那,而当时的满人只有十多万多人。
要不是有投降的汉人当先锋,累死他们也无法稳定统治那么多城池。
【永历八年,南明鲁王政权定西侯张名振率领海军攻入长江,直抵镇江,郑成功进攻崇明。
李定国趁机率军再度东征,连克数个州郡,各地百姓纷纷响应,抗清形势再度高潮。
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联络郑成功围攻广州门户新会,告诉他务必在十月之前抵达。
又联合粤东水陆义师王兴、陈奇策等部,号称二十万大军,将新会包围得水泄不通。
攻城之初,大西军采用炮击,掘地道、伐木填壕等战术,但被守军击退。
李定国又被间谍欺骗,误以为新会城中粮草不多,准备深沟高垒,围死城中守军,这一决定让清军得到喘息之机。
不久之后,尚可喜、耿继茂率领十万满汉联军赶来,打了李定国一个猝不及防,他倚仗的战象在清军铁骑的冲锋下受到惊吓逃离。
大西军全线崩溃,清军沿途追杀二十里,尸横遍野。
这次的惨败和李定国本人脱不了干系,先前的一路连胜让他生起骄傲情绪。
同时,郑成功当时正在与清廷议和,错过援粤时机,等到议和失败时,新会之战已经失败。
孙可望也切断了滇黔的物资援助,一系列战略失策导致新会惨败,李定国收复两广的愿望化作泡影。】
秦朝。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即使是连续失利都消磨不了李定国抗清的决心!”嬴政感叹道。
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他们不怕失败,抓住机会就会扑到你身上,打不死也要咬下来一口肉。
同时也是令人敬佩的,万般困难难改心中之志!
西汉,武帝时期。
“议和?议什么和?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还议和?!”刘彻说道。
想要投降一开始怎么不降?现在投降能有好下场?
在刘彻眼中,投降和议和差距不大,只是一个比较好听,一个难听罢了。
唐朝,贞观时期。
“郑成功,王兴、陈奇...这么多的有志之士却没人能将他们联合在一起,朱由检真的坑啊!”李世民摇头惋惜。
一个正统之名拖累了那么多人,他要是早点把皇太子送出京城,哪来的这么多破事!
孙可望也是,想要攘外必先安内,你就拿出来本事啊!
不说和朕一样七年平定天下,拿个半壁江山不也行?
又菜又爱玩,啥也不是!
大灰狼书源温馨提示:特殊原因,群被强制解散!新群重建,1群号(298732622)2群(1062268835)防失联,tg: /dahuilang888 ,这条消息会显示到明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