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拿下外贸单
作品:《回到70年代:从宠妻开始!》 “为什么?是我开出的条件不够优厚吗?”
“林先生,价钱方面,我们真的可以……”
“与价钱无关。”林峰打断了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杜邦先生,我的合作社,生产的不仅仅是农产品,更是一个品牌,一个代表着顶级品质和东方风味的品牌。它的名字,叫‘林氏臻选’。”
杜邦先生细细听着林峰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林氏臻选?”
“是的,这是我们的品牌。”林峰继续用他那流利而富有磁性的法语,阐述着来自后世的商业理念,“品牌意味着价值,意味着标准。”
“‘林氏臻选’的产品,产量有限,我们追求的是极致的品质,而不是庞大的数量。如果我将独家代理权交给您,那么‘林氏臻选’就成了您公司旗下的一个供货商,它的价值会被稀释。”
“而我的目标,是让‘林氏臻选’这个品牌,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美食家都知道,想要品尝最顶级的东方美味,就要认准这个牌子。”
这番话,让在扬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把种地和“品牌”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但不知为何,他们觉得林峰说得非常有道理,格局大得吓人。
杜邦先生更是被林峰的商业眼光给震撼了。
他收起了商人的急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那么,林先生,您的意思是?”杜邦先生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合作,但不是代理,而是合作经销。”
林峰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林氏臻选’的所有产品,都会有统一的品牌包装和标识。”
“第二,贵公司可以成为我们在法国乃至欧洲的‘首席合作伙伴’,享受优先供货权和一定的价格优惠,但我们保留在其他地区寻找合作伙伴的权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所有产品的最终零售价,我们合作社拥有指导权,以维持品牌的高端定位。”
林峰提出的这三条,条条都堪称“霸道”。
这哪里是乡下合作社跟外商谈生意,这分明是后世的奢侈品大牌在挑选自己的经销商!
钱振国听着孙淼那已经带上几分敬畏的翻译,额头上都冒出了冷汗。
他生怕林峰这番苛刻的条件,会把财神爷给吓跑了。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杜邦先生在短暂的沉默和思索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林先生!您……您真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合作伙伴!”他伸出大手,用力地握住林峰的手,“您说得对!一个伟大的品牌,确实需要一个伟大的开端!我同意!您的所有条件,我原则上全部同意!具体的合同细节,我们可以让团队马上对接!”
成了!
赵书记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来。他看着林峰,眼神里已经不是欣赏了,而是近乎崇拜。
这个年轻人,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一手看似普通的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躲在人群里的刘翠翠,虽然听不懂林峰和那洋鬼子在说什么,但她看得懂杜邦那激动兴奋的表情,也看得懂赵书记他们那快要咧到耳根的笑脸。她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家二弟这又是谈成了一笔天大的买卖!
她凑到柳如烟身边,压低了声音,兴奋地问:“如烟,那黑乎乎的玩意儿,真那么值钱?比蜜桃还值钱?”
柳如烟看着丈夫在人群中自信从容的样子,眼中波光流转,她轻轻点头,柔声说:“嗯,嫂子,那叫鱼子酱,听他们说,和黄金一个价。”
“啥?黄……黄金?!”
刘翠翠的眼珠子瞬间瞪得溜圆,她猛地回头,死死盯住石桌上剩下的那半盆“黑色黄金”,喉咙里发出一声“咕咚”的吞咽声。、
她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想立刻扑上去把那盆金子抱回家的冲动。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
考察团一行人被请进了刚刚落成的加工厂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不大,但窗明几净,墙上挂着林峰亲手绘制的合作社规划图,桌椅都是用山上最好的木料打的,散发着淡淡的木香,简约而大气。
杜邦的随行团队里,有专业的律师和商务代表。他们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合同范本。
而林峰这边,赵书记和钱振国自告奋勇,充当起了临时的法律和政策顾问。
谈判的气氛,出乎意料的和谐。
杜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对林峰提出的三点“霸王条款”——统一品牌、合作经销、价格指导——全部予以接受,并写入了合同正文。他们唯一争取的,就是在“首席合作伙伴”的条款下,尽可能多地争取欧洲其他国家的优先供货权。
林峰对此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灵活。他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吃,市扬要一步一步走。在保证“林氏臻选”品牌独立性和主导权的前提下,他同意在未来三年内,将杜邦的公司作为欧洲市扬的唯一合作伙伴。
双方你来我往,一个个细节被敲定。
合同的金额,也逐渐清晰起来。
蜜桃,按个计算,每个20美元。
羊肚菌,按公斤计算,每公斤200美元。
大闸蟹,按只计算,四两以上的母蟹,每只30美元。
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那盆“黑色黄金”——鱼子酱。当杜邦的商务代表报出以克为单位的收购价,每克高达50美元时,整个办公室里,除了林峰和杜邦,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孙淼拿着笔的手都在抖。
赵书记和王厅长更是面面相觑,他们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反复重塑。
最终,双方敲定了第一笔订单的总额。
当杜邦先生郑重地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宣布第一笔订单的总价值高达三百万美元时,时间仿佛静止了。
三百万……美元!
当这个数字出来时,整个林家村加工厂的办公室,陷入了一种梦幻般的死寂。
赵书记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了,连呼吸都忘了。他活了半辈子,在县里、市里辗转多年,经手过的项目资金不少,但从未有一笔,能和眼前这个数字相提并论。而且,这单位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