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养蟹先养水

作品:《回到70年代:从宠妻开始!

    成千上万的社员,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从李家沟、王家屯、张家村……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他们不再是过去那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此刻,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林家村合作联社社员。


    扬面蔚为壮观。


    在张家村那片新得了水源的盐碱荒地上,数百人排开阵势,号子声此起彼伏。按照林峰画出的图纸,他们要将这里挖成一片片首尾相连的标准化养殖池塘。


    刘翠翠叉着腰,站在一个高高的土坡上,俨然一副总指挥的架势。她嗓门洪亮,手里挥舞着一根柳条,哪里有人偷懒,哪里有人动作慢了,她的声音立刻就传了过去。


    “那边那个,黑石沟来的吧?锄头是没吃饭还是你没吃饭?给我使点劲儿!想不想年底分红了?”


    “王家屯的几个,别交头接耳的,那土方量都记着呢,干多干少,年底分红可不一样!我二弟说了,多劳多得,想偷懒的,一分钱都别想拿到!”


    被她点到名的汉子们,非但不恼,反而嘿嘿一笑,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如今的刘翠翠,在这些外村人眼里,那就是林峰跟前的红人,是“皇亲国戚”,谁敢得罪?


    更何况,林峰给出的条件实在太诱人了。除了合作社的分红,所有参与开荒建塘的社员,按土方量计算,林峰个人还额外发放一笔奖金。真金白银的刺激下,所有人的热情都被点燃了。


    黑石沟的黑老大,此刻也光着膀子,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卖力地挥舞着铁锹。他手腕上的伤还没好利索,缠着布条,但干活却一点不含糊。


    他现在想明白了,跟林峰对着干是死路一条,老老实实跟着他干活,哪怕只分一成,也比守着那穷山沟饿死强。他现在巴不得多干点,好在林峰面前挣个表现分,争取能把村里的分成也提到两成。


    林峰背着手,在工地上巡视。他没有多言,但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他走到池塘边,叫住了正在指挥挖沟的林东方和村长林海。


    “大哥,村长,这塘不能这么挖。”


    林东方一愣,“二弟,这不都是按你图纸上画的尺寸来的吗?”


    “尺寸没错,但细节不对。”林峰指着正在成型的池塘,“池塘的坡度要再缓一些,做成阶梯状,这样深水区和浅水区能形成一个自然的过渡。塘底也不能太平,要挖几条十字形的深沟,那是给螃蟹冬天过冬和蜕壳用的藏身之所。”


    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还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要设计成对角,形成微循环,保证水体是活水。另外,每个池塘边上,都要预留出一块地方,用来种植水花生和伊乐藻。这些水草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给蟹苗提供天然的饵料和庇护。”


    这一番话,听得林东方和林海目瞪口呆。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挖个坑蓄上水就能养鱼,哪里听过这么多门道?什么阶梯坡度、十字深沟、水体微循环……这些词,他们连听都没听过。


    这哪里是挖塘,这分明是在水底下建一座精巧的城池!


    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偷听的别村村长,更是惊得合不拢嘴。他们看着林峰的眼神,已经彻底从敬畏变成了近乎于仰望。这年轻人,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简直深不可测!


    林峰交代完细节,又补充道:“这些只是基础。等池塘建好,我会教大家如何进行‘肥水’,培养水里的有益菌和浮游生物。记住,我们养的不是螃蟹,而是一塘好水。水好了,螃蟹自然就长得好。”


    “养蟹先养水……”林海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只觉得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道理,他重重地点头,“明白了,二弟,我们马上改!”


    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林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神级水产养殖技术,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将科学和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他的立体农业帝国,正在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很快摆在了面前。


    傍晚收工,林峰、林东方、林海以及几个核心村的村长聚在林家院子里开会,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二弟,按照这个进度,最多半个月,第一批五十亩的池塘就能完工了。”林东方兴奋地汇报。


    王家屯的王老六搓着手,一脸期待:“林峰兄弟,塘挖好了,那蟹苗……”


    一句话,问到了点子上。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林峰。


    是啊,池塘好建,可蟹苗从哪儿来?这么大规模的养殖,需要的蟹苗是个天文数字。


    林东方掰着手指头,眉头紧锁:“二弟,咱们第一批规划的池塘,加起来足足有五十亩。按照你说的那个密度,一亩地少说也得放个几千上万的蟹苗吧?这五十亩……天哪,那得多少?”


    他自己算了一下,被那个数字吓了一跳,倒吸一口凉气。


    “少说也得几十万只!”李家沟的村长是个精瘦的汉子,他接过话头,声音里满是忧虑,“这么多的蟹苗,别说咱们县,就是跑到省里的水产站,人家也拿不出来啊!那玩意儿金贵,都是按只卖的,咱们上哪儿弄去?”


    这话一出,院子里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刚刚被螃蟹的美味和宏伟蓝图点燃的雄心壮志,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


    几个村长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都露出了愁容。他们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最懂一个道理:没有种子,再肥的田也是白搭。


    刘翠翠站在林东方身后,心里也开始打鼓。她刚刚还在享受着“皇亲国戚”带来的优越感,指挥着各村的汉子们,威风八面。可眼下这个难题,她也抓瞎了。


    她看着自家二弟那张平静的脸,心里七上八下的,忍不住用胳膊肘捅了捅林东方,压低声音问:“哎,你弟他……他不会是吹牛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全联社几千口子人都看着呢!”


    林东方瞪了她一眼,低声呵斥:“瞎说啥!二弟啥时候没谱过?”


    话是这么说,可他心里也没底,手心里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