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你有证据吗

作品:《回到70年代:从宠妻开始!

    与赵书记相反,坐在专家席首位的陈景明教授,脸色则彻底阴沉了下来。


    他缓缓摘下眼镜,用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镜片,但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冰冷和审视的光芒。


    一个月让盐碱地结出高品质的果子?


    在他这个搞了一辈子土壤研究的权威专家听来,这根本就不符合科学规律,更像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骗局。


    他倒要看看,这个被王厅长捧上天的年轻人,到底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


    会议上半场的发言,沉闷得让人昏昏欲睡。


    几位被请上台的专家学者,引经据典,之乎者也,嘴里蹦出的全是复杂的化学名词和土壤分子结构。他们大谈苏联的集体农庄经验,分析北美的大平原耕作模式,理论一套接一套,听得台下许多基层干部云里雾里,直犯迷糊。


    这些理论,高深是高深,却像是飘在天上的云,离地三尺,根本落不到各村那贫瘠的土地上。


    赵书记听得直皱眉,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林峰,发现他听得异常平静,甚至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终于,轮到了专家席的压轴人物——省农科院的陈景明教授。


    陈教授清了清嗓子,扶了扶厚厚的眼镜,慢条斯理地走上台。他一开口,就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关于盐碱地的改良问题,我们院里已经做了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陈教授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涉及到土壤的离子交换、水盐运移、微量元素平衡等一系列复杂的科学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靠着热情和蛮干就能解决的。”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王厅长的方向。


    “我听说,现在有些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搞一些急功近利的东西,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客观规律。一个月就想让盐碱地变成果园?这是什么?这是浮夸风!这种风气,是要不得的,是需要被坚决制止的!”


    话音一落,会场里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听出了陈教授话里的刺,这几乎是点着名在批评了。


    赵书记的脸色瞬间就有些难看了。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这老学究,分明是仗着自己的资历,在给王厅长和林家村的试点上眼药!


    主席台上的王厅长面色不变,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在这样一种微妙而压抑的气氛中,主持人宣布:“下面,有请清河县林家村合作社代表,林峰同志,上台发言!”


    唰!


    所有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林峰身上。


    林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半旧的土布衣裳,平静地向主席台走去。


    他步伐稳健,脊背挺直,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怯场,那沉稳的气场,与他年轻的脸庞和朴素的穿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台下的专家们,大多露出了看笑话的表情。几个年轻的学者甚至交头接耳,嘴角带着轻蔑的笑意。他们倒要看看,这个被陈教授暗讽为“浮夸风”的农村小子,能说出个什么名堂来。


    林峰站定在讲台后,没有看稿子,只是用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平静地环视全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有力。


    “我没读过多少书,讲不出那些高深的理论。今天我只想结合我们林家村的实践,谈谈我个人对农业发展的一点看法。”


    他没有反驳陈教授,也没有急于为自己辩解,一开口,就将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勾了起来。


    “在我看来,我们脚下的土地,不应该只是一个平面。”


    一个新颖的词,从他嘴里蹦了出来。


    “我把它叫做,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台下一片窃窃私语,所有人都被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搞蒙了。


    林峰不急不缓地解释:“山坡上,我们可以种菌菇,菌菇的废料,可以成为果树的肥料。果树下,我们可以养鸡鸭,鸡鸭的粪便,可以肥地。土地里,我们种主粮。这就是一个循环,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都不会被浪费。”


    紧接着,他又抛出了第二个概念。


    “有了产品,我们还要考虑产业链。”


    “产业链?”这个词,比“立体农业”更加超前,台下大部分人听得更是一头雾水。


    “我们种出的蘑菇,品质最好的,烘干后直接卖给省城友谊商店,走高端路线。品质次一点的,卖给县里的饭店。卖不掉的,可以做成蘑菇酱,延长保质期,增加附加值。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形成一个闭环。这就是产业链。”


    林峰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朴实、最直白的语言,描述着一幅前所未闻的农业蓝图。


    他的理论,新颖、超前,却又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充满了实践的可行性。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干部还是专家,全都听得目瞪口呆,耳目一新!


    主席台上的王厅长,眼睛越来越亮,他身体微微前倾,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频频点头,脸上的欣赏之色毫不掩饰。


    赵书记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杆挺得笔直,与有荣焉!


    然而,专家席上的陈景明教授,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他坐不住了。


    林峰的这套理论,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听起来天花乱坠,在他看来,根本就是纸上谈兵,吹牛!


    尤其是当林峰开始讲解如何在盐碱地实现快速改良时,陈教授终于按捺不住了。


    “简直是胡言乱语!”


    一声厉喝,突然打断了林峰的发言。


    陈景明教授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他那张老脸涨得通红,他用手指着台上的林峰,语气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傲慢和愤怒。


    “年轻人!我问你,你说你一个月就让盐碱地结出了果子,你的数据在哪里?土壤的PH值变化数据有吗?有机质含量提升数据有吗?水盐运移的监测记录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