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立体农业的构想

作品:《回到70年代:从宠妻开始!

    陈经理激动得满脸通红,正准备和林峰敲定后续供货的所有细节,恨不得当场就立下军令状,把这神仙果子死死地绑在友谊商店的战车上。


    恰在此时,商店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辆气派非凡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大门口。


    这车一出现,无论是商店员工还是进出的干部,全都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眼神里带着敬畏和好奇,纷纷投去注目礼。


    车门打开,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身形稳健,气度威严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正是省农业厅的王厅长。


    他今天是来友谊商店,视察农副产品的出口创汇情况。


    王厅长刚一脚踏进商店大门,脚步便猛地一顿。


    一股芬芳到极致的蜜桃香气,如同拥有生命一般,不由分说地钻进了他的鼻腔,瞬间占领了他所有的感官。


    好香!


    这是什么东西的香味?


    他一生与农作物打交道,自问见多识广,却从未闻到过如此沁人心脾的果香。


    王厅长循着香气的源头寻去,最终停在了采购部的门口。


    随即,他的眼睛猛地一亮。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在县城招待所里,沉稳地拿出五十年份极品野山参,救了他父亲一命的年轻人!


    林峰!


    他怎么会在这里?


    王厅长心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喜悦,不再理会跟上来准备汇报工作的商店领导,迈开大步,径直朝着林峰走了过去。


    这一幕,让周围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陈经理正拉着林峰的手说得唾沫横飞,一抬头看见王厅长竟然直奔他们而来,吓得心脏都漏跳了一拍,连忙松开手,恭恭敬敬地站好。


    “王厅长!”


    王厅长冲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却始终落在林峰身上,主动伸出手,带着一股子亲切。


    “小林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林峰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王厅长,连忙伸手握住:“王厅长好。”


    一旁的陈经理和柳雪梅,已经彻底呆住了。


    陈经理是震惊,他知道林峰有县里赵书记的关系,却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连省里农业厅的一把手都认识!而且看王厅长的态度,这绝不是一般的认识,分明是带着欣赏和看重!


    而柳雪梅,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瞪得溜圆,小嘴微张,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天啊!姐夫他……他连省里的大官都认识!


    “刚才在门口就闻到一股奇香,原来是小林同志你在这里。”王厅长松开手,目光落在了那箱粉雕玉琢的蜜桃上,眼神里的好奇更浓了。


    “王厅长,您来得正好!”陈经理总算反应过来,献宝似的介绍起来,“这是林峰同志刚送来的新品种,我正想向您汇报呢!这桃子,我敢打包票,是我这辈子见过、吃过的,最顶级的果子!”


    “哦?”王厅长闻言,兴趣更大了,“有这么厉害?”


    林峰笑了笑,重新拿起一个桃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双手递了过去:“王厅长,您尝尝。”


    王厅长接过桃子,那沉甸甸的手感和完美的品相,让他暗暗点头。


    他没有犹豫,当着众人的面,咬了一大口。


    咔嚓!


    清脆的响声过后,王厅长那双阅历丰富的眼睛,瞬间睁大,瞳孔里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一股神仙般的甘冽汁水,在他口腔中轰然引爆!


    那味道,纯净、甘甜,蛮横地冲刷着他的味蕾。作为农业领域的最高领导,他瞬间就判断出,这种味道,已经完全超出了已知的所有水果品类!


    “好!好!好!”


    半晌,王厅长才从那极致的美味中回过神来,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他看向林峰的眼神,彻底变了。


    如果说上次的人参,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福气、有门路。那么此刻,这亲手培育出的神仙果子,则让他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蕴藏的、无法估量的价值!


    这已经不是运气了,这是真正的本事!


    王厅长三两口吃完桃子,连桃核都恨不得多看两眼,他放下果核,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郑重地问道:“小林同志,你跟我说实话,这种桃子,你是怎么种出来的?种在哪里的?”


    这个问题,正是林峰等待已久的。


    他知道,想要真正获得这位大佬的重视,光靠一两样“贡品”是不够的,必须展现出与之匹配的思想和能力。


    林峰不卑不亢,平静地开口:“王厅长,这桃子,就种在我们林家村的后山。”


    “后山?”王厅长眉头一皱,“我记得林家村的资料,你们村后山不是一片盐碱荒地吗?那种地方,连杂草都长不好,怎么可能种出这种品质的果树?”


    “没错。”林峰点头,语气依旧平稳,但说出的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王厅长在内,都竖起了耳朵。


    “我们采用了新的技术,对盐碱地进行了深度改良。”


    林峰顿了顿,抛出了他准备已久的概念。


    “其实,无论是种蘑菇,还是种果树,都只是我一个构想中的一小部分。我称之为‘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王厅长咀嚼着这个新颖的词汇,眼神里透出浓厚的兴趣。


    “对。”林峰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耳边,“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比如我们村,山脚下的良田,可以种粮食;山坡上的大棚,可以培育羊肚菌这种高经济价值的菌类;而后山的荒地,在经过技术改良后,可以大面积种植果树、药材。”


    他看着王厅长,继续道:“这样一来,土地的利用率可以提升好几倍。菌菇的废料,可以转化为果树的有机肥;果树林可以涵养水源,改善局部气候。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


    王厅长听得入了神,眼神越来越亮。


    产业链!生态循环!


    这些词汇,简直闻所未闻,却又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农业发展方向!


    “那盐碱地改良呢?”王厅长追问道,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林峰胸有成竹:“这是我们合作社攻关的核心技术。通过一种特殊的生物有机肥,配合科学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中和土壤的酸碱度,分解盐分,并且快速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让贫瘠的盐碱地,在短时间内变得肥沃,达到高产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