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京城来客
作品:《回到70年代:从宠妻开始!》 柳如烟的心神一下全被那边吸引了过去,目光死死地盯着缓缓打开的车门。
旅客们像是潮水般涌了出来,扛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柳如烟伸长了脖子,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中焦急地搜寻着,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
突然,她的目光定住了。
人群中,一个穿着天蓝色连衣裙的少女,一下子就跳进了她的视野里。
那少女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皮肤白得像上好的羊脂玉,在周围灰扑扑的人群中,白得晃眼。
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胸前,辫梢系着同色的蓝丝带,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没有柳如烟那种江南水乡般的温婉,一双大眼睛像是林间的小鹿,清澈又灵动,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带着几分初来乍到的不安和掩不住的兴奋。
只是那么一眼,柳如烟的眼眶就红了。
“雪梅!”她声音颤抖着,喊了出来。
那少女听到喊声,身体一震,猛地转过头,当她看清柳如烟的脸时,那双灵动的眸子里瞬间就蓄满了水汽。
“姐!”
她清脆地喊了一声,丢下手中的行李,像一只归巢的乳燕,穿过人流,飞奔而来。
姐妹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姐……我好想你……”柳雪梅的脸埋在姐姐的肩窝里,滚烫的泪水瞬间就浸湿了柳如烟的衣襟,声音里带着无尽的委屈和思念。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柳如烟抱着妹妹瘦弱的肩膀,泪水也决了堤。这几年所受的苦,所受的委屈,在见到亲人的这一刻,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宋燕看着抱头痛哭的姐妹俩,眼圈也有些泛红,别过头去,不想让她们看见。
就在姐妹俩互诉衷肠的时候,一个穿着崭新的的确良白衬衫、卡其布长裤的男青年,慢悠悠地从她们身后的车厢里走了下来。
他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斯斯文文,只是那微微扬起的下巴和推眼镜时眼底一闪而过的挑剔,让他身上多了一股挥之不去的傲慢。
他叫赵建国,是和柳雪梅同批下乡的知青。
他的目光在相拥的姐妹俩身上短暂停留,闪过一丝惊艳,随即落在了旁边站着的林峰身上。当他看到林峰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褂子和脚上沾着泥点的解放鞋时,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眼神里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一丝轻蔑。
乡巴佬。
赵建国在心里给林峰下了定义。
他清了清嗓子,迈步上前,脸上挂起自认为最温和亲切的笑容,声音也刻意放得低沉磁性:“雪梅,别光顾着哭啊,行李还没拿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殷勤地伸手,要去拿柳雪梅丢在地上的两个大木箱子,想要借此机会彰显自己的体贴和力气。
可他的手刚伸到一半,就僵在了半空中。
一只指节分明的大手,已经先他一步,拎起了那两个看起来就分量不轻的大木箱。
赵建国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
他伸出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收回来也不是,不收回来也不是。那双藏在金丝边眼镜后面的眼睛里,充满了错愕和一丝被抢了风头的不快。
他刚刚可是做好了用尽全力的准备。
可眼前这个乡巴佬……他怎么可能这么大的力气?
柳雪梅也停住了哭泣,好奇地看着这一幕,那双还带着泪花的大眼睛眨了眨,看向林峰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探究。
回村的路是颠簸的土路。
林峰将两个箱子牢牢地绑在车后座,柳如烟和柳雪梅一左一右,侧坐在后座架上。他推着车,步履沉稳,丝毫不见吃力。
被抢了风头的赵建国,只能自己提着自己的行李,跟在旁边。
为了找回面子,他的嘴就没停过。
“雪梅啊,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这乡下不比京城,条件差得很。你看这路,坑坑洼洼的,哪像我们京城,柏油马路又宽又平。”
“等到了村里,吃的估计也就是些粗粮,想吃顿细粮都难。不像在京城,我爸单位食堂,隔三差五就有红烧肉吃。”
“不过你放心,我爸已经跟公社的领导打过招呼了,以后有什么事,你直接找我,保管没人敢欺负你。”
赵建国不停地炫耀着自己在京城的见闻和人脉,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自己家境优越,前途无量,同时不着痕迹地贬低着农村的贫穷和落后。
林峰始终沉默地推着车,像是没听见一样。
柳如烟安静地靠着妹妹,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偶尔看向林峰的背影,眼神温柔。
宋燕走在另一边,听着赵建国的夸夸其谈,眉头越皱越紧,要不是看在柳雪梅的面子上,她早就开口怼人了。
柳雪梅一边新奇地看着路边的田野和劳作的村民,一边偷偷打量着前面那个宽阔的后背。
这个就是姐姐信里写的那个,能一个人打死两头老虎、靠自己盖起大瓦房的姐夫吗?
他怎么一句话都不说?看起来闷闷的,跟姐姐信里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好像有点出入。
赵建国见没人搭理他,尤其是柳雪梅也只是敷衍地“嗯”两声,心里有些不爽,声音不自觉地又高了些。
“哎,这村里的房子,不会都是那种泥巴糊的土坯房吧?一下雨就漏水那种?雪梅你可得注意,你身子肉,住这种房子,对身体不好。”
他这话,明着是关心柳雪梅,实则是在暗暗嘲讽农村条件差,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
宋燕终于忍不住了,刚要开口,走在最前面的林峰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到了。”
淡淡的两个字。
赵建国顺着他的目光往前看去,下一秒,他脸上的傲慢和喋喋不休的吹嘘,瞬间凝固了。
只见村口不远处,一片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中间,赫然矗立着一座崭新的院落。
青砖、黛瓦、高高的院墙,宽敞的大门。在阳光下,那青色的砖和黑色的瓦都泛着崭新的光泽,气派得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这……这是……
赵建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农村,在这个他以为遍地都是穷苦落后的地方,居然有这么一座如同小洋楼般气派的房子?!
这比他家在京城的筒子楼,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