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童养媳的困境

作品:《战场归来,我成了男妇联主任

    把事情全部安排妥当以后,林叶最后才看向了老周。


    “老周,孩子我就先带走了,让小姑娘在街道里面,有饭吃可以识字,还能自己挣点粮食,这不比让她跟一个陌生人走强吗?


    等她学成以后,我安排她去纺织厂上班,到时候还能帮衬家里,你是他爹,总不能真的看着她往火坑里跳吧。”


    林叶没有说让小姑娘独立出去什么的话,在这个年代是很难实现的。


    老周蹲在那儿听了林叶的话,久久都没有抬头。


    直到余光看着自己的女儿跟林叶他们走了,老周才抬起了头。他想抽烟,用他那开裂的手,划了几次火柴都没有点着。


    等林叶几个人都快出了胡同口,他对着小姑娘的背影喊着。


    “妮,别恨爹,你自己争点气。”


    【叮!老周,愧疚情绪值+144。】


    小姑娘回头看了一眼老周,吸了吸鼻子,用力的抹去眼泪,十六岁的她知道,这或许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机会了。


    林叶回到妇联以后,安排刘招娣留意周家后续的情况,并让王小梅多多关照一下小姑娘的学习和生活。


    等处理完这件事以后,他坐在办公桌前感到一阵阵的疲惫,二十斤棒子面就能压垮一个父亲,差点卖掉一个花季少女。


    这在后世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吐沫都能淹死一群人。


    但是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情况仅仅是冰山一角,只是被自己阻止了的,可是还有多少类似的悲剧在整个街道里边发生着。


    他翻开妇联的登记簿,看着上面逐渐增多的求助记录,眼神凝重。


    而就在这时,片警老陈又来了,这次带来的消息似乎和老周家的案子无关却又有一丝蹊跷。


    “林主任,上次我们所长跟您提过兴隆废品站的事,那边新招个伙计,闷葫芦似的,二脚踢不出屁来,这两天好像跟人打听过北锣鼓巷这边的事儿,具体打听什么没有听清,我们还在跟踪。”


    “兴隆废品站吗?”


    处理完陈九和三个等迪特剩下的一个据点,派出所那边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一直在观察没有出手,现在终于有了消息。


    林叶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老陈直接离开,去忙自己的工作了。


    林叶思考了一下,没有啥想法,如果自己不是妇联主任,而是派出所长,以自己的脾气,今天晚上肯定来个夜探曹营。


    可是现在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派出所那边让片警老陈过来通知自己就说明问题了。


    是不希望自己插手。


    林叶发现自己穿越过来一个多月变得圆滑了不少,也懂了不少官场的规矩。


    听说,说明自己长大了。


    下班下班,想那么多干嘛,怕自己累不死吗?


    接下来,这个妇联的重心,一个就是扫盲班的问题,一个就是处理买卖婚姻的问题。


    到了四月下旬,成绩斐然,解救了四个买卖婚姻的妇女同志,并处理了两个买童养媳的案子。


    大部分处理结果都很满意,但是有一个童养媳竟然处理不了。


    这个处理不了的童养媳竟然没有名字,后来妇联的干事们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小燕,一个十岁的孩子。


    但是小燕瘦的都脱了像,感觉只有七八岁的模样。脖子细得仿佛掐一下就能断了,眼睛里全是恐惧。


    当妇联联合派出所的人把她从那个家里解救出来以后,他几乎不会说话。


    不管问什么都只是机械的点头或者摇头。下意识的蜷缩着身体。


    这样的犯罪行为对于林叶来说,根本不能容忍,直接派人把买童养媳的一家给抓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没有抓另外一家,因为那家的童养媳根本没受罪,妇联去解救的时候,那小姑娘死活不走,据说来这半个月还胖了三斤。


    在街道办那个临时腾出来的小库房里住了几天,每天都能吃上两顿热乎乎的玉米糊糊,晚上就睡在了垫了干净稻草的床上盖着洗干净的棉被,小燕的脸上才渐渐褪去了恐惧的神色,透露出一种属于孩子的气息。


    小燕特别的安静,却经常干活。


    天高蒙蒙亮,她就爬起来,拿着块比自己手掌大不了多少的破抹布,踮着脚去扫盲班教室,和老周家的小姑娘一块打扫教室。


    当妇女同志们陆续来上课的时候,她就悄无声息地退到教室的角落,抱着膝盖坐下,耳朵却竖着认真的听着。


    有的时候她那双大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不再是刚接回来单纯的恐惧,而是混合着一种渴望。


    有的时候她的手指头会无意识的在泥地上轻轻滑动,模仿着那些笔画的走向。


    【叮!小燕,渴望情绪值+99。】


    小燕虽然解救回来了,但不能妇联和街道办一直养活着。


    按相关的规章制度,林叶必须为小燕寻找合适的归宿。


    经过审问买家得知,小燕是解放前被父母卖掉的,父母后来也死于战火,那么她的亲属就变成了第一选择。


    几经周折,通过河北当地的农会组织,终于找到了她的血亲,一个住在偏僻村庄的舅舅。


    通讯不便,电话只能打到县里,再转到人民公社。


    最后由公社干部骑着自行车,在田埂上找到了小燕的舅舅,反馈的消息很快,传递了回来却特别的让人无奈。


    “政府,不是俺这当舅的心狠,不认这个矮子,而是我们假实在是没法子。


    现在春耕,抢农时,一刻都不能耽误的。我自己家里已经有三个半大小子,正是能吃能喝的时候。


    我们全家都指望这点地多打点粮食吃饭,俺跟他舅妈从来都不敢歇着,每天天不亮就干活,一直干到天黑,骨头都快散架了。


    哪还有力气再照顾一个女孩子,再说这平白的多一张嘴,而且村里根本没她的土地,粮食是从哪儿出,总不能看着自己亲生的娃子饿死吧。”


    听了下面的反馈,林叶也有点挠头。


    说得对吗?非常对,谁都不可能先照顾别人家的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