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狗屎运铁锅初见
作品:《我在三国当厨神》 在某汉兵的指引下,丁庖辉来到了刘备军简陋的驻地。
此时,刘备早已点齐兵马,带着关、张出征了,只留下空荡荡的营帐和一片狼藉。
趁着没人,丁庖辉鬼鬼祟祟地钻进一个无人的破旧营帐,再次确认四下无人后,用意念在物品栏里选中了那口锅。
“出来吧,我的‘狗屎运’!”
意念一动,只听“哐当”一声闷响,一口黑乎乎、沉甸甸,边缘还带着点可疑锈迹的铁锅,凭空砸在了他面前的泥地上。
锅底甚至还有三道细小的裂纹,怎么看都像是从哪个垃圾堆或者废品回收站淘来的破烂。
丁庖辉嘴角抽搐地看着这口“神器”:“……系统,你管这叫‘化腐朽为神奇’?这锅自己就够‘腐朽’了好吗?”
他蹲下身,嫌弃地用两根手指戳了戳冰冷的锅沿。
接下来怎么办?
难道真要用这口破锅,去挑战五百个壮汉的胃?
这难度,简直比用破木勺子去单挑吕布还离谱!
不!不是离谱,而是不现实!
丁庖辉估算了下,想用这锅喂饱五百人,至少得连做五十锅饭……就算累死他,他也做不出来啊!
可若是不用“狗屎运”,又白瞎了它的被动效果……
=(′`*)))唉,纠结!
这时,一个军官匆忙跑来,扯开嗓子吼道:“丁厨头?你在哪?董将军命你速去前锋营!”
丁庖辉叹了口气,背着铁锅走出营帐,不情不愿地随着军官前往前锋营。
前锋营是汉军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大量兵卒战死。
此刻,营地里密密麻麻的伤兵蜷缩在肮脏的泥地上,断臂残肢者比比皆是,压抑的呻吟和绝望的哀嚎交织成一片。
整个军营士气全无,就像是被黄巾贼的妖法抽干了,只剩下麻木的绝望和饥饿的绿光在士兵眼中闪烁。
军官带着丁庖辉在营地里奔走,头也不回地催促道:“走快些!整个前锋营都等着开伙呢,再不开饭,怕是要炸营了!”
丁庖辉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其他厨子不做饭吗?”
果然,军官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预感,“在你之前,前锋营死了六个厨子……实在找不到厨子,前锋营饿两天了……”
丁庖辉脚步踉跄,满脸难以置信,都死了六个了?
军营里的厨子,这么高危的吗?
没过多久,军官把丁庖辉领进前锋营伙房,给几个满面愁容的年老伙夫介绍道:“这是新来的厨子,你们都听他的,中午必须提供五百人饭食,否则军法处置!”
军官扔下这句话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前锋营,只留下丁庖辉和伙夫们面面相觑。
良久之后,丁庖辉声音嘶哑地问道:“食材呢?”
伙夫头子是个瘦得像竹竿的老头,愁眉苦脸地指着几个半空的麻袋:
“就这些了!朝廷粮草迟迟不到,这陈米还是从后营牙缝里挤出来的,那几袋……是刚从附近遭了兵灾的村子‘借’来的粟米……”
“……有点、有点霉了,但凑合能用。哦,还有这些,清早从外头壕沟边上挖来的野菜。”
丁庖辉凑近一看,心都凉了半截。
所谓的陈米,颜色发黄,夹杂着不少稗草。
而那“借”来的粟米,更是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和土腥气,不少米粒都长了可疑的灰绿斑点。
野菜倒是管够,但都是些最粗糙的苦苣、灰灰菜,蔫了吧唧。
“系统!系统!你出来!”丁庖辉在脑中咆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喂饱五百人?用什么喂?这些霉米稗草吗?”
【叮!检测到宿主强烈的求生(骂街)欲,然并卵!】
【请宿主努力发光发热,温暖冰冷的战场吧!加油,奥利给!】
系统贱兮兮的声音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丁庖辉都懒得吐槽“奥利给”是什么鬼,他在脑中问道:“系统,菜谱呢?”
系统安静如鸡,仿佛在说:炮灰,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吧!
丁庖辉欲哭无泪,就在他几乎绝望时,眼前突然闪过破庙外那个寒冷的清晨,那碗卖相感人、却能加体力的“蔬菜坨坨粥”!
“有了!”丁庖辉眼睛猛地一亮,一个破罐破摔的想法蹦了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就发挥主观能动性,继续做粥!
他猛地一拍大腿,对着愁云惨淡的伙夫们吼道:“兄弟们!别愁了!架锅!最大的锅!烧水!”
伙夫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丁庖辉撸起袖子,亲自上手,指挥若定:“陈米、霉粟米,混合!淘洗三遍!把能挑的沙子稗子挑出来!野菜,去根,洗干净,剁碎!越碎越好!盐……省着点放!”
很快,几口巨大的行军锅架了起来,浑浊的淘米水被倒掉,混合着霉味和陈米特有气味的米粟被倒入沸腾的大锅中。
丁庖辉命令伙夫不停地搅动,防止糊底。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步骤了。
他把“狗屎运”架在火上,先放入猪油,再加入翻炒切得细碎的野菜煸炒五分钟……
随着米粒渐渐膨胀,丁庖辉又将大量炒好的野菜倒了进去。
绿色的碎末在浑浊的粥汤里翻滚,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味弥漫开来……算不上香,甚至有点霉味。
周围的士兵和伙夫都皱起了眉头。
“丁……丁厨头,这……这能吃吗?”
一个年轻伙夫弱弱地问。
丁庖辉抹了把汗,看着锅里翻滚的浓稠糊糊,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神棍的激昂:
“兄弟们!此饭名为——【忆苦思甜饭】!”
他挥舞着大勺,唾沫星子在锅边飞舞:
“看看这米!陈年旧粮,如同我们颠沛流离的岁月!闻闻这味!野菜苦涩,恰似黎民百姓饱受的煎熬!吃下这碗饭,就是要记住这苦!记住我们为何而战!”
他指向营外广宗城的方向,那里黄巾的旗帜隐约可见:
“不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是为了我们身后千千万万还在吃这种苦,甚至比这苦百倍的父老乡亲。是为了让他们以后,碗里能有白米,有肉!”
“是为了天下太平,再无此等‘忆苦’之饭!不忘百姓之苦,方知为何而战!这,就是‘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