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长久不了

作品:《哈哈哈,大周

    亥时中,昏暗的孤月高悬夜空。


    赵匡胤被带着离开了天牢,坐上了一辆马车。


    当他眼前再次恢复光明时,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这里是……”


    “不对!”


    “这是我的府上,为什么、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


    看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前厅,原本坦然接受死亡的赵匡胤骤然反应了过来:


    太子还是要对自己一家老小动手!


    不仅如此,他肯定是要在自己面前,杀自己的一家老小!


    他就是要这么折磨自己、羞辱自己、报复自己……


    一瞬间,赵匡胤的双眼竟瞬间布满了血色,整个人竟疯了般挣扎了起来。


    可即便他身手再怎么了得,拳头再怎么比砂锅都大,身上结结实实的捆绑,手脚上沉重的镣铐,以及数名壮汉的全力扭押,却还是让他无法摆脱控制。


    赵匡胤只能不断地挣扎总着身子,额上青筋暴露,疯狂嘶吼:


    “太子,出来……”


    “郭宗训,你给我出来……”


    “我知道你在,出来……”


    “别躲在里面,快出来……”


    “我都已经投降了,我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


    “你为什么还要对我的家人动手?”


    “陛下已经答应过不会伤害我家人,你这是违抗皇命!”


    “小小年纪,如此歹毒,老天爷不会放过你的,不会放过你……”


    果然,赵匡胤正嘶吼着,郭宗训便在王杲等人的跟随下,从后厅走了出来,犹如自己家一般,直接坐在了主位上: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赵匡胤,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


    不待郭宗训说完,赵匡胤便沉声打断道:“你到底要干什么?”


    “兵变是我一人所为,与我一家老小没有关系,你放了他们,有什么事就冲我一个人来,哪怕是要将我大卸八块、五马分身,我赵匡胤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可你不要动我的家人,他们都是无辜的……”


    不料郭宗训却突然冷笑着打断道:“无辜?”


    “笑话!”


    “你可知,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就说你母亲杜氏吧!”


    “你以为本宫不知道这些年,她是如何帮你联姻权贵、拉拢权臣的吗?”


    “你赵匡胤续娶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女王氏,你弟弟与符家联姻,利用你父亲的人脉与禁军高层发展关系,甚至还把手伸到了本宫幕后身边……”


    “这些不都是你那位好娘亲在背后支持你吗?”


    “而你这次兵变,她更是甘愿留在京都、留在定力院,帮你做掩护!”


    “如此,你还敢说她无辜吗?”


    “你还敢说她不该死吗……”


    殊不知,郭宗训并没有冤枉这个杜氏,因为杜氏的事迹,史料中清清楚楚记载着。


    特别是陈桥兵变时,这老东西在定力院并未恐慌,反而焚香拜佛,对外宣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是向家人、亲信传递“兵变是必然、必成”的信号,避免因恐慌导致内部混乱。


    她的镇定也安抚了其他宗族成员,确保赵家后院“无火”,为赵匡胤顺利回京、逼少帝禅位扫清了内部干扰。


    而当有下属向她汇报“外面兵荒马乱,恐有不测”时,这老东西却回应“点检为人厚重,必能保全我家”!


    这番话既稳定了下属心态,也暗含对赵匡胤的绝对信任,本质上就是通过自身权威,让赵家的核心圈层相信兵变的合法性与成功率,避免有人临阵退缩!


    换句话说,这老东西不仅知道兵变的计划,甚至还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定海神针”的作用……


    至于那所谓的“金匮之盟”到底是不是这老东西的手笔,郭宗训个人虽然觉得是假的,但真相如何,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而此时的赵匡胤早已愣在了原地,眼角疯狂抽动:


    果然!


    这太子果然什么都知道……


    看来这太子今日是非要对自己一家老小动手了!


    只可惜,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一念至此,他心中不由地再次涌上一股撕心裂肺的痛苦,心下更是暗道:


    娘亲,是孩儿没用,孩儿让您失望了!


    下辈子,孩儿一定好好孝敬您……


    下一刻,他竟像得了失心疯一般大笑了出来:“成王败寇!”


    “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你放心,你若杀我全家,将来会有人替我一家老小报仇的……”


    郭宗训冷哼一声:“你是想说赵匡义吗?”


    赵匡胤却突然不屑地打断道:“不!”


    “我没指望他能做些什么,他只要保留我赵家的香火就足够了!”


    “这样,我赵家人会亲眼看到大周毁于一旦的!”


    顿了顿,赵匡胤又突然正色道:


    “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你以为我为什么要兵变?”


    “陛下待我恩重如山,若不是你逼我,我是绝不可能现在就兵变的!”


    “可陛下的身子,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不然你也不会这么着急逼我动手……”


    “这些年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早已把身子掏空了!”


    “就算没有幽州行刺一事,他也活不了多少年!”


    “顶多三五年!”


    “而你这太子如今也只有七岁,就算三五年过后,你也才十来岁!”


    “陛下若在,这大周江山尚能安稳,可若陛下驾崩了,你一个十来岁的稚子,能坐稳这江山吗?”


    “能在这吃人的乱世中保住大周基业吗?”


    “即使你是神童,是天纵奇才又如何?”


    “年幼就是你的致命缺陷!”


    “主少国疑,到时候大周必将陷入混乱,你的皇位也肯定会被其他人夺走!”


    “百姓们也将继续饱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


    “而我不同!”


    “我本就比陛下年轻,就算我出意外了,还有家弟赵匡义在……”


    “有我兄弟二人在,最多十年,十年便可结束乱世,一统天下,还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再造盛世……”


    说到此,赵匡胤脸上再次露出了坦然的笑容。


    这些话他一直憋在心里,如今说出来,浑身轻松。


    他知道太子是绝不会放过自己一家人,但他也无比确定,郭家的天下长久不了……


    然而,他话音刚落,郭宗训竟也笑了出来,鄙夷道:


    “猪鼻子插大葱,你装什么象?”


    “赵匡胤啊赵匡胤,你太高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