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存粮如数上交
作品:《重生80:断亲后,全村看着我天天吃肉》 离开村大队后,赵家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露出了奸计得逞的笑容。
赵德柱也如实将他们的计划汇报给了胡振华。
胡振华听后,也是大感震惊。
没想到这么棘手的问题,竟然被他们两兄弟解决了。
胡振华感慨道。
“不得不说,老赵你确实有眼光!咱们当初扶持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赵满仓在村里一家独大的处境,扶持赵家兄弟不过是下下策,但如果能通过这件事,彻底将赵满仓赶出村子,才是上策啊!”
赵德柱惊讶的问道。
“胡村长,您真的下定决心要讲赵满仓赶出村子了?我觉得以你和赵满仓的交情,他不过是在关键时刻没有帮你,说到底也是罪不至死吧……”
胡振华摇头回道。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赵满仓犯了大忌,留下他,对我乃至整个村子,都没有任何的好处,更何况现在赵家兄弟已经成长起来,不仅有能力联系粮商进行创业,头脑更是比之前灵活了不少,赵满仓虽然能力可能更强,但相比于能力,我更看重的是对村子的忠诚,赵家兄弟才是最符合要求的人选!”
赵德柱心中暗自窃喜。
看来现在不只是自己和赵家兄弟想要除掉赵满仓了。
连胡村长也想除掉他。
再加上一旦赵家兄弟的计划成功,那想赶走赵满仓就不是他们几个人的事了。
而是全村人共同的心愿。
这种情况下,赵满仓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继续在山河村待下去了。
至于誓死追随他的那帮狐朋狗友,看到赵满仓倒了,估计也就是树倒猢狲散,成不了大气候了。
与此同时,并不知道赵德柱等人在算计自己的赵满仓,依旧忙碌于自己的事业。
偶尔跟着陈哲研究一下新品种鲜花。
偶尔带着兄弟们去乡里送花。
夜里还会在神农空间里继续种粮存粮。
为即将到来的饥荒,做最充足的准备。
赵满仓本着不干预他人命运的原则,并没有因为饥荒即将到来,而疯狂储存粮食。
只是留够了满足近百人生活几个月的口粮。
虽然手下的兄弟们也没有按照村大队的要求,出售粮食。
但赵满仓还是做到了有备无患。
保证身边的每个人,不至于因为饥荒而饿肚子。
至于其他村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几天过后,村里盖起了临时粮仓,乡亲们也积极踊跃的将家里的存粮如数上交。
村大队的干部们和赵家兄弟看到这一幕,也是心花怒放。
本着假戏真做的原则。
赵家兄弟坐着三轮车前往了乡里,名义上是去找老板取钱。
实则是在乡里吃喝玩乐,潇洒了一整天。
直到夜色将近,二人才坐着三轮回到了山河村。
三轮车刚一进村口,就有不少等候多时的村民围了上来。
“满顺满堂,老板给钱了吗?给了多少!”
“满顺满堂,快下车和我们说说,粮商老板遵守承诺了吗?”
“快点说话了,急死我们了!”
因为知道赵家兄弟将会带着现金归来,而且会发给所有交粮的村民。
所以乡亲们才会如此热情的迎接。
这要是放在平时,乡亲们压根不会搭理他们。
赵满顺和赵满堂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不紧不慢的下了车。
轻声说道。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很急,但我们现在代表的是村大队,没有村领导的指示,我们是一个字也不敢透露,现在我们要回村大队汇报情况了,大家也都散了吧!”
说完这话,二人没再搭理苦苦跟随的村民。
而是自顾自的朝着村大队走去。
二人一边走,一边觉得一阵暗爽。
让你们之前对我们哥俩爱答不理,现在好了吧,我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掌握你们财富的人,以后看谁还敢不正眼看我们!
赵家兄弟在前面走,身后跟着几十号等着领钱的村民。
整个场面颇为壮观。
直到来到了村大队,村民们依旧不愿离去。
赵满顺装模作样的看着村民,苦口婆心的说道。
“乡亲们,我们要进去开会了,按理说村大队不应该让乡亲们在门外等,不过……你们这人也太多了,就算把村大队所有的房间都空出来,也不够招待大家的啊!要我说,大家还是回家等消息吧!”
村民们连连摇头,依旧是一动不动。
有人高声说道。
“没事的满顺,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反正也没啥事,就等会儿呗!”
“是啊满顺,你们哥俩先进去忙,不用管我们,别耽误了你们的正事!”
“对!进去忙吧!”
看到乡亲们的态度如此卑微,赵满顺在心中暗自窃喜。
不过他还是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轻声说道。
“行吧!招待不周,大家见谅!那我们就先进去了!”
赵家兄弟一前一后,快步走进了村大队院内。
随后直奔村长办公室而去。
此时赵德柱和几名村干部正在办公室内听着胡振华开会。
看到赵家兄弟来了,胡振华会也不开了,当场放下了手里的笔记,朝着二人招了招手。
“满顺满堂回来了!这次去乡里见到粮食老板了吗?结果怎么样?老板同意给钱了吗?打算给乡亲们发多少钱?”
面对胡振华一连串的问题,赵满顺喘匀了气,伸出了一根手指。
“胡村长,经过我们的争取,老板决定先给乡亲们拨款一千元!另外,这一千元和粮食无关,是粮商听完我们的汇报后,觉得咱们赵家村村民很积极,于是给与的鼓励费!至于乡亲们卖粮的钱,还是一年后结算!”
此言一出,胡振华和村干部们瞬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一千元,还不是收粮的费用,而是单纯的鼓励费,这老板未免也太好了吧!
赵德柱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大粮商的老板,做事确实有格局!以鼓励费的名义给大家发钱,这样一来,既不违反合同的规定,而且还满足了乡亲们的诉求,提高了村民的信心和交粮的积极性,我们村能遇到这种老板,简直是整个村的福气啊!”
胡振华则是喜形于色的说道。
“老赵啊,你咋一直夸老板呢!满顺满堂两兄弟难道不值得夸吗?要是没有人家忙前忙后,这种好事能落到咱们村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