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陪伴女娲!不周山战祖巫!

作品:《洪荒:我,先天葫芦藤,开局暴打三清!

    仙雾缥缈,道音自生。


    东海之上,方丈仙岛遗世独立,万千阵法流转不息,隔绝了外界一切窥探。


    岛屿边缘,金翅大鹏化作的道人矗立如松,金色的瞳孔骤然一缩,望向天际。


    一道流光破空而至,其速不快,却带着一股浩瀚无垠,母仪天下的至高气韵。


    光华散去,显露出一道绝世身影。


    来人一身宫装,勾勒出曼妙无双的曲线,冰肌玉骨,容颜之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永恒的道韵,


    只是,她那双本该看透世间一切的明眸深处,竟凝着一抹挥之不去的疲惫,就连身上的宫装,也染上了些许风尘。


    “原来是女娲道友。”


    金翅大鹏认出了来人,神色中的戒备稍缓,但依旧躬身一礼,不卑不亢。


    “尊上正在闭关之中,还请阁下回去吧!”


    女娲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轻轻颔首。


    她打量着金翅大鹏,知晓其是周源收下不久的坐骑,上次她来方丈仙岛拜会周源时,便见过对方。


    “本宫和周源道友是熟络之人。”


    “你去通报一声,若是他没有理会,那么本宫自然离去。”


    她不愿白跑一趟。


    此次游历洪荒,她见证了万灵的生老病死,目睹了族群的兴衰更迭,心中感悟良多,却也淤积了无数的困惑与迷惘,急需一人为她解惑。


    而周源,正是最佳人选。


    金翅大鹏闻言,脸上浮现出迟疑。


    尊上的命令是闭关,不见外客。


    可眼前这位,是女娲娘娘,洪荒之中最顶尖的大能之一,更是尊上的朋友。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一道温润平和的声音,直接在他神魂深处响起。


    “让她进来。”


    金翅大鹏身躯一震,随即恭敬地垂下头。


    “尊上请道友入道场一叙。”


    话音落下,他不再有任何阻拦,身形化作一道金色电光,瞬间消失在原地,回到了仙岛深处。


    女娲对此并未在意,莲步轻移,身形一晃,已然跨越了虚空,落在了那座熟悉的洞府之前。


    洞府门口,周源一袭青衫,黑发披肩,早已等候在此。


    “女娲道友这是游历洪荒结束了?”


    女娲闻言,脸上也浮现出笑容,那抹源自神魂深处的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冲淡了些许。


    她轻轻摇头。


    “洪荒偌大,本宫这才游历多少年,如何能够将其全部看遍。”


    “不过确实看出来了一些东西,心中有所感悟。”


    “所以才回来想要请道友再帮本宫看看。”


    周源的目光何其敏锐,一眼就看穿了女娲那完美容颜下隐藏的倦意。


    他微微点头,没有多言,只是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道友请。”


    当即,他带着女娲进入了道场之中。


    道场之内,自成一方乾坤。


    周源引着女娲在蒲团上坐下,自己则盘膝坐在对面。


    他凝视着女娲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郁结,心中了然。


    这位未来的圣人,怕是真的将自己代入了芸芸众生,去体悟那红尘万丈,否则,一尊先天大能,神魂坚韧,万劫不磨,如何会沾染上这等疲态。


    “证道成圣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道友若是觉得疲惫,应当多多休息才是。”


    一句再寻常不过的关怀,落入女娲耳中,却让她整个身躯都微微一颤。


    她乃是先天神圣,生而高贵,兄长伏羲对她爱护有加,却更多的是敬。


    三清、接引、准提等大能,与她论道,谈的也只是大道与利益。


    除却兄长之外,周源,是第一个如此纯粹地,关心她是否“疲惫”的人。


    这让她感觉自己的芳心,那颗古井无波,历经了无数元会寂寞的道心,竟在这一刹那,被轻轻触动。


    “多谢道友关切!”


    女娲定了定神,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


    “本宫只是洞察世事太多,一时间难以消化而已,简单休息片刻就好。”


    她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转而问道。


    “本宫来此之前,听闻道友和妖族再度大战了一番,不知道此次是为了何事?”


    这个问题,她早就想问了。


    不得不说,她这位被帝俊、太一硬拉来的妖族四皇之一,是当真没有将妖族之事给放在心上。


    她只知晓妖族前段时间在东海之上闹出了天大的动静。


    可具体为何,她却一无所知。


    帝俊的善尸都被周源给打爆了,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她竟然毫不知情。


    周源闻言,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也没有任何隐瞒。


    “妖族想要谋取红云身上的鸿蒙紫气。”


    “恰逢红云逃到了东海之地,贫道便出手将其庇护了。”


    “现其也正在方丈仙岛上疗伤。”


    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惊涛骇浪。


    女娲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红云!


    鸿蒙紫气!


    妖族!


    这几个词串联在一起,她瞬间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为了成圣之基,帝俊和太一那两个枭雄,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


    而周源,却公然将红云庇护了下来,这等于是彻底站在了整个妖族的对立面。


    女娲的眼眸中光芒闪烁不定,心绪起伏。


    当初,若非兄长伏羲用各种理由劝说,甚至搬出了兄妹情分,她断然不会同意加入妖族,去沾染那无边的因果。


    只是如今,妖族和周源之间的恩怨,已经从最初的小打小闹,演变成了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


    她可以不在乎妖族的存亡,却不能不在乎周源。


    怕是假以时日,这场席卷整个洪荒的滔天漩涡,肯定会将她给牵涉于其中。


    一边是名义上所属的阵营,以及身在其中的兄长。


    另一边,是眼前这个唯一能让她感到心安与温暖的道友。


    这就不是女娲所愿意的了。


    “本宫回去后若是劝说一番帝俊和太一,道友可否不和他们计较?”


    女娲沉吟片刻,神色认真的问询道。


    她清澈的眸光中,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盼。


    周源摇头,声音平淡却不容置疑。


    “道友应当知晓,这是不可能之事。”


    他没有丝毫的婉转。


    这种关乎族群存亡与未来道途的大事,任何的含糊其辞都是对彼此的不负责任。


    他和龙族结盟,以雷霆手段整合四海,这才将无量海域这片洪荒最为富饶的疆域之一执掌于手中。


    这背后,是龙族的倾力支持,是无数资源的消耗,更是他未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妖族会如何看待?


    在帝俊与太一那等雄主的眼中,无量海域不过是他们囊中之物,暂由他人看管罢了。


    他的联盟,在庞大的妖族天庭面前,力量根本不对等。


    在这种巨大的实力鸿沟面前,和谈的根基根本不存在。


    唯一的语言,是战争。


    女娲眼中的光芒黯淡了下去,终是化作一声幽幽轻叹。


    她何尝不知晓这一点。


    帝俊的霸道,太一的强势,她身为妖族四皇之一,看得再清楚不过。


    让他们放弃对无量海域的觊觎,无异于与虎谋皮。


    可她就是不想与周源为敌。


    这种念头毫无来由,却又无比清晰。


    “此事,本宫还是会寻机对帝俊与太一言说。”


    她终究还是没有完全放弃。


    周源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份偏袒,这在冰冷残酷的洪荒世界中,是一份难得的温情。


    他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一抹笑意浮现。


    “若是道友能够快一步证道成圣,或许,帝俊和太一多少就要听从你的话了。”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女娲心湖中炸开。


    圣人!


    她愣住了。


    念头飞速转动,一个全新的可能性在她脑海中豁然洞开。


    是啊,若是自己真的成了圣人,那便是万劫不磨,天道之下的至高存在。


    届时,她的地位将瞬间凌驾于帝俊与太一之上。


    她的话语,在妖族之中,将不再是建议,而是法旨!


    一时间,女娲的心境起了剧烈的波澜。


    她看向周源,眼神复杂。


    “道友刚刚还说证道成圣不是容易之事,难不成道友也相信本宫能够成功?”


    问出这句话时,一抹绯红不受控制地从她白皙的脖颈蔓延至耳根,连带着俏脸也染上了一层薄霞。


    她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自己未曾察觉的羞赧与期待。


    周源只是笑。


    他当然相信。


    他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灵,包括女娲自己,都更相信她能成功。


    鸿钧道祖金口玉言,亲封的大功德、大机缘之辈,这还能有假?


    女娲造人,功德成圣。


    这是洪荒大势,是天道注定的轨迹。


    “贫道从未怀疑过这一点!”


    周源的语气斩钉截铁,目光坚定得不含一丝杂质。


    这股强大的信心,仿佛比女娲自身还要强烈百倍,反而让她感到一阵不好意思。


    她自己都没有这么大的把握。


    圣道艰难,前路漫漫,她虽有感悟,却终究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道友先前说有着一些感悟,不知道可否详细说说?”


    周源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刻将话题引向正轨。


    他需要确认女娲的进度,这关乎他未来的诸多谋划。


    一旦女娲证道成圣,妖族内部必然生变。


    届时,他收服那些不愿臣服于帝俊的妖族残存势力,将会轻松数倍不止。


    一个圣人的人情,其分量无可估量。


    提起正事,女娲的神色也恢复了肃然。


    脑海中,无数年的游历见闻如画卷般展开,最终定格于一个核心的困惑。


    她沉吟着,组织着语言,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