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培养制符师

作品:《符王仙尊

    难怪夺魄宗那边,隔了两三天才杀过来。


    就算普通筑基、练气期的修士杀不过来。


    金丹期的修士,还不是紧随着唐青山他们身后,最多迟个半天就能杀到千鹤宗这边。


    千鹤宗这边是打不下来,但是千鹤宗下面的这些附属宗门,根本就不可能完全迁徙到千鹤宗。


    看来不是对方反应迟缓,而是有意为之。


    在消息泄露的那一刻,他们便知道不可能轻而易举拿下,千鹤宗这些金丹期的势力了。


    无论是千鹤宗也好,万剑宫也罢,想必都做好了准备。


    因此夺魄宗那边,故意摆出一副全力进攻的姿态。


    实则是用来迷惑敌人,疏忽他们的警惕之心,然后再来个金蝉脱壳,对其他势力发动偷袭。


    隔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纯阳剑宗那边再次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那便是纯阳剑宗组织了十来个过来驰援的金丹期高手,被夺魄宗那边埋伏。


    当场战死三人,活捉四人,其余之人虽然逃脱,可个个带伤,已经无法前来支援。


    不过纯阳剑宗那边并没有放弃,而是紧急抽调宗门之中和后方各势力当中的金丹期修士,对前方千鹤宗等势力进行支援。


    可是夺魄宗那边见好就收,在搬空了,万剑宫那边之后直接退回到了冬青山脉以西,自家的地盘。


    然后各方势力紧守山门,夺魄宗又各自安排了几个金丹修士,帮助一线势力进行防守。


    纯阳剑宗这边眼见无机可乘,也不能长期抽调自家和麾下各势力人手,跟夺魄宗这边耗下去。


    然后双方便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最终纯阳剑宗交付了一大笔资源,赎回了自家和万剑宫被活捉的修士。


    而千鹤宗这边,也因为活捉了大量夺魄宗的筑基修士,帮助纯阳剑宗挽回了不小的损失,受到了纯阳剑宗的奖赏。


    《烈火燃木经》的剩余部分。


    此刻的千鹤宗,已经拥有了《烈火燃木经》的所有传承。


    对于千鹤宗来说,难免有些鸡肋。可对于唐青山来说,却是求之不得。


    因为他有信心,自己日后一定能够修行到这个境界。


    可是纯阳剑宗为了赎回自家的人手,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没有办法,只得给予这种看似很重,实则没有什么消耗的奖励。


    这般奖励,对于有些人和势力来说,是求也求不到的,甚至于价值远远超过一粒结婴丹。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千鹤宗又不可能将这门功法,拿出去出售。


    纯阳剑宗也知道自家的做法有些不厚道,于是又额外给出了一些其他的传承。


    在千鹤宗这边呆了两年时间,确定千鹤宗这边没有危险之后,唐青山方才带着儿子和唐门的财产来到了海外。


    至于桃山这边,唐青山也打算放弃。


    毕竟此地处于正魔之间的第一线,灵脉又供应不上,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受到牵连。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又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自己也没有必要硬是要将儿子放在这种危险的境地。


    夺魄宗他们在离开千鹤宗的地界之前,并没有对各处灵脉进行破坏。


    毕竟是下品灵脉,百年能够获取一份下品灵脉精华。


    自己不要归不要,也不能白白送人。


    在这次战斗当中,赚得盆满钵满的侯德清,得知唐青山的打算之后,便打算拿出一部分闲钱,买下这条灵脉。


    唐青山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也要了他二十万下品灵石。


    并且在离开之前,赤发圣手特意打造了一对同心玉。


    一枚留在千鹤宗,一枚被唐青山带走。


    使用特定法诀之后,可以将想要传递的信息附录到同心玉当中。


    然后捏碎其中一块同心玉,消息便能够在另外一块同心玉上展现出来。


    这同心玉打造起来并不复杂,不过堪堪达到了后期灵器的级别。


    但是材料却十分珍贵,堪比一般中期的宝器。


    这同心玉的传承,也是纯阳剑宗那边,这次给予的奖赏之一。


    唐青山并没有将唐门的修士,全部安排到雾隐岛。


    唐长江那一脉的后人,除了唐生凤之外,全部安置在了三山岛。


    目前三山岛那边的条件,足够他的这些后人修行。


    唯有自己的几个儿子、女儿,唐青山让他们待在了雾隐岛修炼。


    唐青山也定下了规矩,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中品筑基潜力之人,才有资格来到雾隐岛修行。


    至于从唐门那边带回来的灵植和妖兽,全部种植到了雾隐岛之上。


    唐青山甚至还从符王宗手中,威逼利诱,买到了两株二百多年的青竹。


    这二百多年的青竹,无论是枝条还是竹叶,只要是生长了二百年之上,打成竹浆就能用来制作符纸。


    唐青山想要提升自己的制符水平,正好缺乏符纸原材料。


    海外唐门正式建立,以三山岛为根基,唐青山以及他的后人为主,三山岛那边,刘郑文三家为辅。


    为了保证唐门的秩序和日后的发展壮大,唐青山效仿千鹤宗和纯阳剑宗,专门制定了一套贡献赏罚制度。


    同时在海外唐门建立的那天,广邀周边各方势力前来见证。


    得知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家族,背后竟然有唐青山这么一位金丹期的高人。


    于是各方势力纷纷送上贺礼不说,还和唐门建立了友好往来,互通有无。


    甚至和唐门周边海域搭界的几方势力,都在原先和三山岛势力划分的基础上,各自往后退去三百里,作为日后唐门和其他势力的海域分界线。


    这些地方都没有灵脉的存在,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些岛屿,上面有少量的凡人居住。


    对于各方势力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和舍不得的。


    除非是明确从这些荒芜的岛礁之上,发现了什么珍稀的矿产,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现在的唐门核心人员稀少,修为低下,基本上帮不上唐青山什么忙。


    唐青山也不在乎,反正有三山岛其余三家作为附庸,已经足够唐门核心发展壮大。


    三四十个炼气后期的制符师,每人每天成功绘制十道化灵符,也不过区区三四千而已。


    一亩地种植五十株赤精稻,他们每天也就能绘制完八亩地的化灵符。


    三年不到一千一百天,最多也就能为八千亩地的赤精稻绘制化灵符。


    三年时间一过,前面绘制的化灵符,又要失去作用。


    八千亩也就五点几,多算一点也不会超过六平方公里,也就是四里乘以六里大小。


    而整座雾隐岛,却有上百里长宽,除了修行的洞府之外,全部能够拿来种植灵植。


    这点范围,也不过整座岛屿四五十分之一的面积罢了。


    换而言之,想要充分利用整座雾隐岛,还得增加四五十倍的制符师,得达到一千四五百人才行。


    就算有些地方,种植占地比较大的林木,最少也得需要上千个练气后期的制符师才行。


    之前三山岛这边也好,哪怕是唐青山得到了千鹤宗的制符传承,对于系统性的培养制符师,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说白了,除非拿出大量的资源投入,想要培养出一个炼气后期的制符师,必须本身得有一定的天赋。


    拥有了符王宗的传承又不一样,他们在这一方面比较擅长。几乎整个宗门上上下下在这一道上,都有一些造诣。


    三山岛三家修士,加上唐门好几千名修士,现在又有雾隐岛提供资源,怎么样也能培养出上千名练气后期的制符师。


    于是唐青山这个筑基期的制符大师,在吃透了符王中炼气期的制符传承之后。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离开雾隐岛,前往三山岛讲解制符之道。


    七八年之后,三山岛的制符师出现了井喷的现象。


    每年都能诞生一二十名练气后期的制符师。


    正好雾隐岛上,又有一批制符师突破到了筑基期。


    这些都是三山岛上,制符天赋比较超群的,被唐青山前面几批带上雾隐岛的。


    唐青山给了一部分制符传承给他们,也就不再频繁来往两地。


    而是让这些筑基期的制符师,坐镇三山岛,专门培养练气后期的制符师。


    每天耳提面命,针对性的培养,自然比唐青山每隔一段时间集中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隔了两三年之后,整个三山岛,每年都能培育出三四十名炼气后期的制符师。


    而周边海域的其他势力,也知道整个唐门以绘制灵符擅长,每年要从唐门采购大量的灵符。


    就这么过了几年,三山岛能够稳定的为雾隐岛每年提供一批制符师。


    但是对于雾隐岛的物资需求,却越来越少,已经能够实现自力更生。


    特别是那些从雾隐岛出来,又成功筑基的制符师,他们已经能绘制出筑基期的灵符。


    而且这种水平的制符师还不少,有十来个之多。


    只不过外人不知道的是,因为原材料的稀缺,这些制符师大多都卡在了筑基初期的水准。


    目前三山岛的实力,也远远超过被唐青山之前收服的时候。单单筑基修士的数量,就要超出之前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