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又到纯阳剑宗

作品:《符王仙尊

    在千鹤宗待了几天,唐青山才带着一大家子返回了桃山。


    然而直到此刻他才发现,连他女儿都已经知道儿子有了后代,找了道侣之事。


    也就是说整个唐门上下都知道这件事情,仅仅只是瞒着他个人而已。


    于是他又趁机说教了自己儿子几句,当做是出气。


    至于女儿,他可不敢惹。自己闭关的那些年,女儿是又当父亲又当母亲,将几个弟弟拉扯大。


    还有上十年的时间,唐青山都待在纯阳剑宗那边,从来没有照顾自己的女儿一天。


    因此批评女儿的时候,心中难免就底气不足。


    唐青山特意从千鹤宗,租借了几只筑基期的金冠赤嘴鹤。


    自己一只,女儿一只。


    两个儿子一人一只,唐生龙一只。


    至于唐生凤年纪还小,跟着父亲唐长江一起。


    唐青山是真的感觉到筑基期的金冠赤嘴鹤十分便捷,甚至萌生了饲养几只的想法。


    到时候自己前往纯阳剑宗那边,就不必每次都跑到千鹤宗去租借筑基期的金冠赤嘴鹤,耽误时间。


    而且这金冠赤嘴鹤,还可以用来平日里代步。出门干个什么,骑鹤而行,速度快不说,也有排场。


    可是在唐青山咨询过后,这才知道千鹤宗的筑基期金冠赤嘴鹤,概不对外出售。


    想要购买的话,只能够买那些炼气期的,仅限于母鹤。


    想要辅助它们突破筑基,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资源。关键是时间,更不知道要耗费多久。


    反正自家也是养了赤羽鸡,这东西拥有稀薄的凤凰血脉,一旦突破筑基期,照样可以载人飞行。


    唐青山的赤羽鸡,已经养出了炼气大圆满的存在,数量还不少,有七只之多。


    就是炼气后期的赤羽鸡,都有六十多只。


    现在唐门对外的主要出售产品,便是以炼气中期的赤羽鸡和鸡蛋为主。


    这种等级的存在倒是不罕见,可是要成规模,提供稳定的货源,整个千鹤宗周边地区,那就只有唐门一家。


    据说还有其他金丹期的势力,特意跑过来唐门这边,购买赤羽鸡。


    但凡是不想服用丹药或是少服用丹药进行修行,又想要维持比较快捷的修行速度。


    就只能在吃,也就是日常进食上面下功夫。


    灵米也好、各种妖兽肉也罢、包括灵果、灵茶、灵酒等等在内。


    只要相互之间原本并不冲突,和修行者的修炼属性相合,对修行都有好处。


    只不过通过食物来提升修行的速度,比直接服用丹药速度要缓慢了些许。


    而且同样是提升一层修为,服用丹药要节省了差不多三倍的资源。


    因此许多囊中羞涩,以及支撑不起的修士,大多会选择服用丹药进行修炼。


    但凡修为上能突破一个大层次,寿元都会翻上一番。


    如果连紧接在后面的一个大修为突破都是问题,那就不用再考虑更长远的修行。


    这便是整个修炼界,目前的大致状况。许多人都知道服用丹药修炼不好,但是却不得不服用丹药修炼。


    当然总有那么一些少数人,财大气粗或者拥有大势力的支持。


    可以在突破筑基或者金丹之前,不服用丹药,或尽量少服用丹药修行。


    那就无可避免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


    唐青山的那些元桃、青桑、灵茶树,这么多年都被他用锁灵符和化灵符断断续续的培养。


    最初的那二三十颗,差不多都有一百二三十年的树龄。


    就是后面陆陆续续培育的,也有五六十年的树龄。


    那些一百多年的灵树,特别是果木,每隔几年长出来的果子都是炼气后期的灵物。


    对于普通炼气后期的修士来说,一个月服用那么一两个,已经是很奢侈的行为。


    主要还是千鹤宗这个地方太过偏僻,能够消费得起的没有几个。


    相对而言,灵米对于大多数不愿意服用丹药的炼气修士来说,就已经是很奢侈的消费品。


    而对于消费能力更高的筑基修士来说,炼气期的灵物对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增益。


    除非是大批数量的服用,但是核算下来还不如直接服用筑基期的灵物划算。


    换而言之,唐青山手中的元桃、桑葚,主要是那些炼气后期的,都有些卖不出去。


    前面这些年,唐青山困守在桃山,也没有时间给自己寻找合适的灵物种植。


    反正这些元桃、桑葚都是自己地里长出来的,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少成本。


    卖又卖不出去,留在地里又浪费。于是干脆自己吃了,这便是之前唐青山的食物来源。


    现在正好培育出了木中真火,唐青山也不必困守在桃山这咫尺之地。


    正好解决一下自家地中出产,和日后服用的灵物问题。


    想要解决地理的出产,有三个方法。


    第一,自然是贱卖给那些大商队,比如纯阳剑宗那边的吴家商队。


    只是如此一来,获得的收益有限,毕竟人家也不是做慈善的,总得赚取点利润。


    第二,便是进行深加工。


    比如说将灵米或者桃子酿制成灵酒,多少能够解决一部分库存的问题。


    但是相对于桃山每年产出的庞大数量来说,这点销售量不过是杯水车薪。


    第三、自然是走出去。


    所谓的走出去,就是将自家的东西卖出去,卖到千鹤宗之外的地盘。


    周边范围之内,能够吞下桃山所有出产的地方,并且不对唐青山他们这些外来户进行排挤的地方,恐怕也就只有纯阳剑宗了。


    可以在纯阳坊市之中,租借一个小门面店铺,出售地里的出产。


    但是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相对于贱卖给大商队。


    额外赚取的利润,是否超过店铺和运输的成本?


    这可不是脑子一热,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自然要为自家赚取最大的利润。


    唐青山将自己关在竹屋当中,默默计算了三天,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就目前而言,在纯阳剑宗开店,不如将东西直接贱卖给商队。


    可是等不了十年的时间,自己第一批种植的元桃、青桑、茶树,都将成为炼气大圆满的灵木。


    到那个时候,在纯阳建宗开店,就远比将东西贱卖给商队划算。


    而且有一个店铺在城阳剑宗,也可以帮自己收集一些市面上购买不到的珍稀资源。


    同时还可以和周边一些小势力、散修,缓慢建立良好的供货关系,解决一部分货源的问题。


    正好自己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不妨带人前往纯阳剑宗一趟,租借一间店铺。


    这段时间就当是赔本赚吆喝了,建立稳定的客源。


    说做就做,在自己的儿媳妇给他又生了一个孙子,并被他取名叫做唐生虎之后。


    唐青山便带着包宽,和他调教的两个唐门外门弟子,一同前往纯阳剑宗。


    唐青山在坊市当中给人租借了一间洞府,暂时安置他们。


    同时让他们在坊市当中四处转悠,打听清楚各种货物的价格,再看看是不是有店铺转让。


    至于他自己,则直接找到了罗大个子。兄弟二人十几年不见,双方之间有说不完的话。


    就在坊市之中,找了一间小门脸,二人大醉了一场。


    唐青山更是嘲讽罗大个子是个水熊鸡,这么多年下来连个蛋都没生一个。不像他,孙子都已经有三个了。


    罗大个子也嘲讽唐青山是个榆木疙瘩,至今都没找到一个道侣。


    那四子一女都是领养的,并不是他真正的血脉后裔。


    听到罗大个子的取笑,唐青山只是笑笑,并没有进行解释。


    李希芸的身份太过敏感,不能够曝光。因此有些误会就让人家去误会好了,反正自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在一旁伺候的秦双,看见两个筑基期的大男人,喝多了之后竟然会相互嘲讽对方,而且还是这种事情。


    也难免有些哭笑不得,但是玩笑归玩笑,有些话却是实实在在说进了她的心坎里。


    虽然名义上,她是罗大个子的道侣。但是实际上,她却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姑娘。


    之前为了筑基,她都还没有碰过罗大个子,罗大个子就被别人捷足先登给采补了。


    可是罗大个子自筑基之后,对于她的主动亲近和示好总是避之不及。


    貌似是之前的采补,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


    现在听到唐青山连孙子都有几个了,她也难免动了这方面的心思。


    毕竟随着修为的提升,想要繁衍后代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作为女人,她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于是下定决心,趁着罗大个子这次喝醉,回去就把他给办了。


    有些事情有了第一次,后面就顺其自然,习以为常了。即便是怀上的概率低了一点,但只要不放弃,总有怀上的那一天。


    秦双将罗大个子扶了回去之后,如何炮制他自是不提。


    唐青山在喝了一顿大酒之后,又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他们见上一面。


    男人之间,哪怕是父子,坐在酒桌上喝上两杯,总能拉近一些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一次唐青山没有喝醉,和老三、老四之间也亲近了不少。


    当得知父亲想要在纯阳剑宗开店时,老三、老四也拍着胸脯保证,发动自己的关系,一定帮父亲找到一个适合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