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太乾城山雨欲来

作品:《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唔。”丁修应了一声,策士,有个策士倒是不错。


    片刻间,他竟不知该如何描述这种感觉。


    他接着问:“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为何相关的记录如此之少。”


    “详细情形我也不清楚,这件事的缘由恐怕只有主母才明白。”谢独行回答说。


    他话里说的主母,指的当然就是幸儿。


    他又补充道:“我唯一清楚的是,战争结束以后,那个人就销声匿迹了。”


    “我曾经找过他,那时候我猜测他来自西方,本打算将他擒获。”


    “可一直没能发现他的踪迹,就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再者,南蛮那场仗,我也是在查探过程中才得知的,毕竟相较于当时各处的战事。”


    “与南蛮的冲突,确实算不上瞩目。”


    “况且在大众的认知里,南蛮实力不强,能取得那样的战果也属合情合理。”


    “因此,世上的人们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谢独行解释道。


    “唔。”丁修点了下头,没有出声。


    谢独行和那人有过较量,想必对方对谢独行也心存顾忌。


    为了维持局势,大鲁的王室当然不可能主动去宣扬南蛮的实力有多么可怕。


    后来内乱四起,大鲁就更不会去提醒叛乱的军队,说你们得防着南蛮,他们实力不容小觑。


    由此可见,天齐之所以会派遣重兵驻守南方,正是因为幸儿清楚南蛮的强大。


    那么这事,必定是当年那位先生告知幸儿的。


    并且近些年来,南蛮方面也一直在有意地对天齐进行摸底。


    他们应该是担心再次碰上像谢独行以及幸儿的老师那样的角色。


    这才导致了南蛮连年不断的战事。


    推测起来,应该是那个人在背后谋划,而贤者会议期间众人最为松懈,恰好是动手的良机。


    “清楚那个南蛮人的名讳吗?”丁修问道。


    “不清楚。”谢独行晃了晃脑袋,说:“当时我们彼此试探了数回,双方都有所顾虑,便没有再轻举妄动。”


    “唔。”丁修应了声,没再多言,也不再思虑此事。


    他转向大家说:“等抵达了北境地界,就去找当地的官吏,索要舆图和战报,弄清楚眼下确切的形势。”


    “明白!”大伙儿齐齐应声。


    紧接着,一行人又一次策马扬鞭,飞速前行。


    在太乾城内。


    “什么情况?如此之大的变动,当下的贤者体系要废除并向西部看齐,除了那位潜龙大贤,其余人等都要恢复成大字封号。”


    “天呐,这世道是要变了。”


    “过去我就感觉不对劲,跟西部那边不一样,总觉得我们这里的贤者像是冒牌货似的,这下终于调整了。”


    “你是怎么知道有区别的?”


    “我也是听人讲的。将来的阁主由内部推选产生,注意是内部,特地指明了内部,西部那边干涉不了,这么说来,岂不是所有持大字封号的人都有机会当上阁主了。”


    “除非在任的阁主能晋升为真正的贤者,要不然就得靠推选。晋升,哪有那么简单?这实在是太棒了,大家都有盼头了。”


    “另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准许诸子百家开设自己的门派,只要拥有大字封号的资格就行。”


    “我们纵横家有出头之日了,有出头之日了,我们要组建天下纵横阁。”


    “我的天,没想到咱们这儿还有五十年前在西部叱咤风云的纵横家传人,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这回东部要迎来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了。”


    “纵横家虽然式微了,可毕竟曾是名门望族,底蕴犹在,我得去请教纵横家的学问。”


    “哈哈,我太乾城就要振兴了,所有门派都要迁来太乾城,这对我们太乾城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


    “天子虽然没驾临,但诸子百家都汇聚于此,太乾城难道要重现千年之前的繁华景象吗?”


    “这位潜龙大贤究竟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不让所有门派都去天齐,反而选了此地。”


    …


    太乾城内,这个消息才刚刚在贤者会议上公布。


    外头的民众便已经收到了风声。


    数不清的人们在接连不断地议论着。


    司马烈风早已部署了人手,在人群里头应和,正式宣告了纵横家的复出。


    这同样是在为丁修的谋划铺路,使得其余各家都能看到前景,踊跃地建立门派,让整个东部地区迈向百家争鸣的明天。


    皇城之内,大殿之上。


    寂静,一片死寂


    七阁的阁主们一言不发地坐在各自的位子上,沉默不语,表情各不相同。


    除了韩璇儿之外,其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浓浓的愁绪。


    丁修的横空出世,让他们意识到东部这边的诸子百家格局即将发生巨变。


    因此他们老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只要不去动摇他们的传承根基,西部那边就不会出面干预。


    丁修所提出来的条款,全都没有触及传承根基。


    可里头有那么一条,却关系到了他们自身的切身好处。


    那就是内部推选制,极有可能让这群身居高位的人就此下台。


    有人高兴有人忧虑,那些副阁主们则个个双眼放光,却仍在拼命地遮掩。


    只有上官博学那小子,几乎是不加任何掩饰地暴露着他对阁主宝座的觊觎。


    能看到他的面庞上堆满了笑意。


    这么些年,天元文凭恃着自己的贤者名号,对俗事一概不理,所有事务都是由他在打理。


    其中也包括了门下弟子的前程规划。


    此策一旦推行,他有十足的把握能把天元文拉下马,自己坐上那个位子。


    顷刻间,殿内的氛围变得相当奇特。


    而皇室宗亲们反倒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丁修的这些举措,对他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每个皇室都乐于见到的。


    西部那边的情形他们是清楚的,诸子百家什么时候能凌驾于皇权之上了?


    他们一个个都静候着贤者们的表态,无人作声。


    “呵。”毋娥脸上挂着浅笑,她不明白丁修为何要离开。


    但又必须承认,丁修的这些部署堪称是釜底抽薪之计。


    百家争鸣的盛况即将在东部上演。


    在东部的诸子百家里,丁修的地位最高,所有事都得由他说了算。


    你们儒家这些门派若是不想见到丁修一家独大,就必须派遣人手到东部来,并且来的人还必须得是与丁修同等级别的大贤。


    暂且不论西部那样的角色本就凤毛麟角,究竟会不会派人过来。


    就算是真的派来了,你可以跟丁修讲条件要求平等的地位,可总归得有个立足发展的地盘。


    而那个地盘就是国家。


    朝廷会答应让你一家势力单独进驻吗?他们又不笨?好不容易才盼来皇权有可能凌驾一切的机会。


    除非前来的大賢者,也愿意屈尊降贵,归附于某一方的皇权之下,但这现实吗?


    因而西部只能袖手旁观,只要丁修的行为不越界,不去触碰别家的传承根基,他们就只能干看着。


    将来东部的所有人,都得仰仗丁修。


    周遭的气氛很是古怪,谁都不敢率先开口,只是无声地等候着。


    时光一点点地流逝。


    这回的贤者会议持续的时间最长,谁都不想让它散场,特别是那些阁主们。


    只要一回去,没准天就要变了,门派内部肯定会有人着手发起推选。


    众人既不针对丁修的提议发表看法,也不开启下一项议题。


    帝王们也都没有多言,都等了数十年了,也不在乎这几日光景。


    霎时间,整座太乾城的氛围也变得古怪起来。


    所有的人都在静候。


    周围安静得就如同狂风暴雨马上就要到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