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故都太乾

作品:《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晚间歇息之后,到了第二天早上。


    丁修他们这群人,催动马匹,全速赶往戎国。


    现在队伍里的人,比昨天少了些。


    昨天晚上解决了那批黑衣人之后,由于帐篷之类的东西遭到了损毁,丁修一行人没有了住处,于是采纳了黄薪的提议,前往了他在附近的一处临时歇脚的地方。


    大伙儿也是在后来闲谈的时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今天一大清早,七将中的三位就保护着黄人举动身返回天齐,而黄薪就跟着丁修一起去戎国的第二座大城。


    一路快马赶路,没过多久就穿过了斗国的地界,踏入了戎国的疆土。


    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前面就是太乾城了。”


    站在平坦的官道上朝前看,很远的地方就矗立着一座规模宏伟的城郭。


    那座城池趴伏在大地上,像一头庞然巨兽,不仅让人感到雄伟壮阔,同时也心生一股敬畏。


    司马烈风望着那座城,大喊了一声,所有人都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住了。


    青铜颜色的城垣,散发着一股无边的沉重气息,尽管隔着不近的距离,可是墙上那些巨大的浮雕之类的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活物一般。


    再加上它那如同洪荒猛兽般的轮廓,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这座城随时会把世间的一切都吞噬掉。


    实在太叫人吃惊了。


    谢独行倒没什么反应,他当年南征北战虽然没攻到这儿,不过年少的时候曾经来这里游玩过。


    而那几位七将,则是头一回见到。


    就连从吴国来的黄薪,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得不轻。


    “这城也太大了吧?”丁修的脸上写满了不敢相信的神色。


    这能是第二大城?说是第一还差不多。


    眼下这座城池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天齐的都城,莫非戎国的国力已经强盛到这种程度了?


    不太可能。


    要是真这么强,又怎么会排在四国里第三的位置,只比天齐强一点?


    “太乾城……”司马烈风看出了丁修的困惑,他定了定神。


    然后开口说明起来:“一千年以前,东边这四个国家,都归一个叫太乾王朝的朝代管辖。”


    “那个时候的西部区域还是一片未开化的地带,能够有文明流传过去,全都是太乾王朝一步步拓展的结果。”


    “这个地方,就是当年他们的首都,太乾城这个名字,也是从那个时候沿用下来的。”


    “四个国家的中心地带,表面上看是在四国接壤的那片乱七八糟的地方,但实际上应该是在这儿。”


    “如今四国的都城跟它一比,全都相形见绌,说到底,这儿可是过去太乾王朝的京城。”


    司马烈风平静地叙述着。


    “是这么回事啊。”丁修扬了扬眉毛,跟着问道:“既然这样,那戎国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首都设在这儿呢?”


    “这是因为……”司马烈风长出了一口气,话语里带着对太乾城的深深敬意。


    他说道:“太乾王朝灭亡之后的一千年里,到处都是战争,征讨从没停过,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各方势力都要抢夺的地方。”


    “这个地方,象征着正统的地位。”


    “谁都想把京城建在这里。”


    “嗯!”丁修点了下头,表示明白,毕竟名正才能言顺。


    “最初的五百年里,前前后后有几十个政权,都把都城设在了这儿。”司马烈风继续说:“可但凡这么做了,用不了1年时间,马上就会亡国。”


    “是吗?”丁修觉得很意外。


    “这是气运不够。”谢独行晃了晃脑袋,说道:“太乾王朝的京城,难道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占着不放的吗?”


    “接下来的三百年,那些相互攻伐的势力,都有意地避开了在太乾城建都这件事。”


    “只要不去碰太乾城,就都不会马上出问题。”


    谢独行说这些话的时候,同样对太乾城怀着崇敬的心情。


    “哦?”丁修听完,感觉这太乾城就跟中了什么邪门诅咒似的。


    哪有什么诅咒。


    说白了就是你一旦占了这里,就会变成大家共同的敌人,别人下意识地就会联手先来对付你。


    谢独行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人,会对那个曾经的王朝心怀崇敬,才会有这种想法。


    “后来大家渐渐地都不选太乾城做都城了。”司马烈风把话接了过去,接着说:“在最后的两百年间。”


    “再加上战火纷飞,导致许多人都把太乾城的过往给忘了。”


    “不过上层人物心里都有数。”司马烈风说道:“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不去触碰这个禁忌就行。”


    “所以这段往事,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嗯!”丁修点了下头,心想怪不得自己没听说过,根源在这儿。


    他注视着太乾城,心里反而生出了一些向往,很想亲眼看看这个昔日王朝的都城风貌。


    他脚下不自觉地一用力,让马儿跑得更快了些。


    时光慢慢流逝。


    “丰兄,许久未见了,上次碰面还是在晋国的京城,没想到你也到这儿来了。”


    “贤者会议可是盛事,我怎能缺席,李兄,等会儿一起去喝两杯怎么样?”


    “行啊!看见没,你们晋国年轻一代的头号才子也到了。”


    “哈哈,你们戎国的才子不也到了?我刚刚还瞅见他了呢。”


    “申国的人也到了,说真的,这可真是我们读书人的大喜日子啊。”


    “哈哈。就是天齐国的人没到,有点可惜。”


    “天齐国?天齐国那帮人都是些软柿子!”


    “放你的屁,我们帝主才是年轻一代里最厉害的,是贤者,还敢说我们文弱?你们这群人绑一块儿都不是他的个儿。”


    “贤者?这事儿定下来了?就只有晋国的儒阁一家在说,另外六阁可都还没表态呢。”


    “我看你是找打。”


    “天齐国的读书人动手了!城防军,快来管管啊!”


    …


    在离城门还有好几里的地方,路上就开始出现人流了。


    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读书人,专程赶来亲眼目睹这十年一度的贤者会议盛况。


    毕竟对许多人来说,这辈子也碰不上几回,普通老百姓能见识一次,都算是天大的福气了。


    越是靠近城门,聚拢来的人就越多,简直比赶集还要喧闹。


    不少生意人都顺着大路两边支起了买卖的摊子。


    所以太乾城的守备部队,也是从好几里地之外就开始布置人手维持现场的次序了。


    丁修他们离城还老远就碰上了守军,被要求交出坐骑,然后徒步穿过人潮,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象。


    丁修看在眼里,心里有了些想法,怪不得后世要办运动会。


    每举办一次这种活动,都是向外人展现城市风貌的好时机,更是带动生意、刺激花销的好机会。


    的确不错。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这个贤者会议改到天齐去办?


    丁修听着周围的各种吵嚷声,发现这些学子间的摩擦还真不少,年轻人嘛,都好个输赢,都想为自己的国度争光。


    城防军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


    “都让一让,让一让。”


    忽然,传来城防军的喊声,就看到士兵们在前面开路,他们后面跟着一个中年男人,穿着蟒袍,神情威严。


    那男人身后还跟着一队护卫,警惕地看着四周。


    “那是晋国的王爷,看到了吧,就算是王爷也得下地走路。”


    “这也没辙,贤者会议有规矩,除了贤者和国君能坐车,不管你是什么王爷还是有封号的大官,都得步行。”


    “贤者出行能用十二匹马的大车,国君最多也只能用九匹。”


    …


    学子们交头接耳,一个个都很激动,他们也都盼着有朝一日,自己能通过读书当上贤者,地位能高过皇室。


    “呵呵!”丁修撇了撇嘴,瞧了瞧身边的谢独行,对方的表情很平静。


    但是司马烈风却皱起了眉头,很明显对这种事有点难以认同。


    不光是他,黄薪的脸上更是显出了怒意,在他的观念里,王权才是一切的顶峰。


    只能讲,东部地区的诸子百家,日子过得是真舒坦。


    “都闪开,贤者大人到了,全都让开道。”忽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呼喊。


    顷刻间,周围的学子们都静了下来,人人脸都涨得通红,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看到远方,有一支像长河一样整齐的队伍,正朝着城池的方向移动。


    队伍最前面是城防军在开道,两侧有军队护卫,核心是几百个年纪各异的学者走在最前头,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跟在他们后面,再往后,还是数不清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