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提前的盛会

作品:《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扑棱棱!”


    忽然间,一羽传信的鸽子自远方天际而来,径直落在丁修的肩上。


    “是京城的消息?”谢独行瞥了一眼,唇角微微一扬。


    依据信鸽的飞行路线及其羽毛上附着的零星雪迹判断,它应该是穿越了靖西王所管辖的区域。


    这也就意味着,靖西王的地界上或许已经燃起战火,不然这信鸽不可能不被他们阻拦下来。


    “嗯!”司马烈风下意识地点头应了谢独行一声,尽管这个回应并非必要。


    他满怀期待地望着那只信鸽,心想如果没有意外,带来的应该是捷报。


    二人注视着丁修沉稳地拆开信件,只见他凝神细读。


    【京师已悉知此事,三十万兵马正讨伐靖西王,连下三座城池。镇北亲笔。】


    司马烈风与谢独行交换了一下眼神,这情况跟他们的预测略有不同,信是靖边王所写,而这位靖边王的进军效率,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迅猛。


    竟然已经攻克了三座城。


    看来靖边王确实名不虚传,与传闻中的形象完全相符。


    “时机到了。”丁修嘴角泛起一丝浅笑。


    山下传来许儒那三个人被擒住后叫嚷的声音正逐渐微弱,很明显,他们又被驱逐了一回。


    在这天寒地冻的环境里,他们除了退回自己的营寨别无选择,接着又要像陷入噩梦那样,被赵云长接连不断地教训。


    说话间,丁修的目光又转向了谢独行。


    时机到了,这话里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战事接近尾声,快要分出胜负了。


    其二则是说赵云长的磨炼也快要完成了。


    “我们走,去瞧瞧申国过去的营寨吧。”谢独行当然明白丁修话中的深意,便转身在前方引路。


    丁修紧随其后,司马烈风则殿后而行。


    山道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前行十分缓慢。


    六个小时过去了。


    峰顶之上,丁修迎风而立,极目远眺,周遭的群峰仿佛都低伏了下去,油然生出一种傲视天下的气概。


    他微微一笑,此刻总算体会到了何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此峰名为边界峰,是赵国时期,由武威郡的太守所起的名字。”谢独行解释道:“它是整个西部地界最高的山峰,起伏的群山将申国与此地完全隔开。”


    “别的山峦皆是绝壁,只有这边界峰尚有斜坡,可攀爬起来依然极为不易,更何况还有积雪覆盖,一两个人尚且能行,大部队是绝对通不过的,特别是从申国那一侧上山,更是难上加难。”


    谢独行出声说明着情况。


    “唔!”丁修点了下头,朝着天齐国的方位望了一阵,又环视了一下左右。


    群山连绵,险峻异常,只有这座边界峰情况稍好,但攀登难度依然很大,毕竟他们几个人也花了六个钟头才上来。


    他转过头,望向申国那一面,山体同样险峻,仅有少量缓坡。


    山坡上能看到几条像是台阶一样的路径,虽然修得十分简陋,但要开凿出这些路,想必也耗费了巨大的心血。


    山坡间凡是地势平缓的地方,全都被建成了营寨。


    山脚下,一处巨大的洼地被人工挖开,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营帐,西山的营地和这里一比,简直不值一提,这工程堪称巧夺天工。


    真不愧是申国耗费了多年心力才营造出的工事。


    他扫视着一座座营寨,赵国的后备兵士们正在不停地清扫积雪以及地面上留下的血迹。


    战死者的遗体早就被处理干净了。


    很明显,此地将成为日后大鲁军队的另一处据点,甚至可以说是核心据点。


    申国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结果却让大鲁坐享其成了。


    俯瞰山下,是广阔无垠的平原,上面长满了庄稼。


    拿下这个地方,攻防皆宜,实在是太理想了。


    “这个地方,你是准备自己驻守,还是让赵云长来负责?”丁修唇角一勾,带着几分探寻的意味望向谢独行。


    申国的未来,便是大鲁的未来。


    “都可以。”谢独行淡然一笑,看来丁修已经洞悉了他的计划,而他自己也确实有这个念头。


    他注视着申国的方向,那片土地,曾几何时自己举手之间就能将其覆灭,已经放过他们好几回了,这一回绝不能再手软。


    “呵呵!”司马烈风闻言,也跟着笑了笑,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纵横一派的将来,将有两大国作为后盾,兴盛之日指日可待。


    “咕咕。”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鸽子的叫声。


    这声音让三人不解地抬头望去,只见一只鸽子正吃力地飞过来。


    这种地方怎么会有鸽子?难道又是来送信的?


    是京城来的,还是靖边王派来的?


    那鸽子最后停在了丁修的肩上,司马烈风和谢独行都好奇地看了过去。


    信件接二连三地送来,莫非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事?


    丁修神情凝重地解下信筒,凝目读了起来。


    【贤者会议由申国发起,定于戎国举行,日期在一个月后的三月初三。镇北亲笔。】


    “贤者会议?”司马烈风很是吃惊,离三月初三已经不足一个月了。


    “不是说还有阵子吗?怎么会突然提前了?”


    “莫非是和丁修的出现有关?”


    “可就算是这样,也该由各阁共同商议,怎么会是申国来牵头?”


    “呵!”谢独行轻轻呼出一口气,唇边勾起一抹弧度。


    他解释说:“贤者会议举行的时候,所有国家都得停止交战。”


    “不管战事进行到了什么程度,都不能处决俘虏,不能再有流血事件。”


    “谁要是违背了这条规矩,就等同于向全体贤者发起了挑战。”


    司马烈风听到这里,立刻就恍然大悟了。


    应化龙被俘,三才谋受困,申国布置在边境的军队也全军覆没。


    申国那边肯定已经收到了风声。


    借着贤者会议的约束,他们就能争取到时间来应付后续的局面,虽然不能开战,但调兵遣将是不受限制的。


    “怪不得应化龙敢说我们不敢动他。”丁修撇了撇嘴,说道:“等到收拾了靖西王,需要他们当面对质的时候。”


    “为了弄清楚天齐国内部的势力分布,我肯定会去参加贤者会议。”


    “就算朝廷想处决他,那时也已经到了贤者会议的会期。”


    “申国为了解围,竟然有本事说动各阁同意提前召开会议。”谢独行撇了下嘴,说:“看来申国这次是下了血本了。”


    “为了保住三位谋士和一个颇具城府的皇子,这么做倒也划算。”


    “划算吗?”丁修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不过是其他贤者都拿到了好处,只有我这个贤者什么都没捞到罢了!”


    丁修浅浅一笑,自言自语地嘀咕道:“赵云长的历练也该结束了。”


    “传我的命令,把应化龙和三才谋都处理掉。”


    “什么?”司马烈风大感意外。


    “不用他去跟靖西王当面对质了?”谢独行不解地望着丁修。


    “没那个必要了。”丁修斩钉截铁地说:“靖西王已经是个废人,是死是活都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可我们已经得知贤者会议要召开了……”司马烈风迟疑了一下。


    还是开口说:“眼下各方都会有意识地收敛战事,避免伤亡……”


    “我们这时候直接处决一位皇子和三名大儒,恐怕在情理上讲不通,特别是大人您自己就是贤者之一。”


    “不必理会。”丁修完全没放在心上。


    司马烈风一时语塞。


    “呵呵。”谢独行唇角一扬,心想这丁修做事真是够决绝的。


    他刚才还在说别人都得了好处,唯独自己没有。


    现在这举动,就是要让别人无话可说。


    规矩是贤者会议期间不能杀戮,他现在动手,并没有违背明文规定。


    既然别人都分到了好处,我却两手空空,那我身为贤者,杀几个俘虏出出气,难道很过分吗?


    这个丁修,表面上看起来温和无害,实际上心里杀伐果断啊。


    很好。


    谢独行欣赏的,正是这种既有头脑又行事果决的人物。


    他脸上的笑意也愈发浓厚了。


    “你同样是贤者,有没有兴趣去凑个热闹?”丁修察觉到谢独行的神情变化,带着疑问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