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反应迟钝

作品:《穿书后,我赎回的病娇反派登基了

    可不管心中如何诧异,县太爷面无表情,冷声对衙役吩咐道。


    “将人请进来,顺便问问,到底所谓何事?”


    衙役迟疑了一下。


    可这细微的举动,却清楚地落在了县太爷的眼里。


    “傻愣着做什么?是有什么不对吗?”


    衙役在心中斟酌了一下,这才有些支支吾吾地开口道。


    “回禀大人的话,属下也不知猜测的是否准确,只是那慕小姐前来,面色凝重,一看就是来者不善。”


    何止是来者不善呀,简直是气势十足,仿佛就像是来干架的一样。


    也多亏了她的身份。


    若不然,早就将人阻挡在外,根本就不可能将他引至府衙之中。


    县太爷听闻此言,眉头蹙得越发紧了。


    莫名有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


    毕竟他与将军府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的,这将军府的小姐,如此气势汹汹的来找自己,而且还是一副来者不善的模样,这问题可大可小。


    但愿不是什么棘手的事情吧!


    县太爷在心中默默祈祷着。


    然而等他抽离思绪,回过神来之际,却察觉到衙役,依旧是弓着身子傻站在原地。


    一股无名火不由得就冒了出来。


    狠狠地剜了一眼衙役,没好气的说道。


    “还在这里做什么?赶紧去将人请进来!快点儿,别怠慢了贵客!”


    最后一句话,完全是压抑着浓浓的怒火。


    这一天到晚,本来就有非常多的公务要去处理。


    而现在,还要去接待这闺阁的小娘子,这让他如何不气,如何不恼?


    就在他暗自琢磨,琦玉匆忙来到府衙,到底有什么事情时,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心头略微沉了沉。


    莫名生出了一股不安的情绪。


    就好似有什么难解的题就摆在面前。


    而这个事情,还不能假他人之手。


    烦躁之意溢于言表。


    可就在他抬头的瞬间,种种复杂的情绪尽处收敛,面色平静地看着匆匆而来的琦玉。


    可县令依旧是老实在在的坐着,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不知慕小姐亲自前来府衙,到底所为何事?


    有什么事情,您派遣下人吩咐有通传就可,怎劳烦你亲自前往?”


    如此明显推诿的话语,只要是有耳朵的人,都能够听明白。


    苏沐沐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


    这县太爷官职不大,这官威倒还挺重的。


    明明知晓琦玉是将军府的小姐,居然还敢如此拿乔。


    说出这样的一番诛心之言。


    简直是其心可诛!


    如若这县太爷知晓了她真实身份,估计就不会如此的胆大妄为了吧!


    何止是不敢胆大妄为了,估计吓得屁滚尿流,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乞求他的原谅。


    苏沐沐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


    同时,她也被自己的这一番脑补,给逗乐了。


    眼神若有似无地朝着县太爷的方向瞟去。


    琦玉自然是听懂了县太爷的暗示和不满,只是现在并不是计较这些事情的时候。


    人命关天呐!


    琦玉清了清嗓子,面色凝重地看向县太爷。


    “县令大人,今日我贸然登门,确实是有失礼数。


    但也实属事出有因。


    家兄派人快马加鞭送来消息,距离城外不远处,有一批灾民正朝城中涌来……”


    琦玉还特意强调,此事非同儿戏。


    他还亲自派人前去打探了一番。


    那一批灾民速度不慢,最多还有一刻多钟就会来到城中。


    县太爷对于这些消息,其实是有所了解的。


    早在昨日,属下同他汇报了此等消息。


    只是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事儿。


    没有必要一惊一乍。


    这北地受灾,灾民四散而逃本就正常之事。


    只是大多数的灾民,全部都涌入京城之中。


    像他们这的偏远,而且还距离边关非常近的城池,灾民则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来到如此偏远之地。


    毕竟边关之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又怎么可能会来到如此的蛮荒之地呢?


    县太爷一时间摸不准,眼前这个姑娘,到底是何等的意思?


    是来试探,还是其中别有隐情?


    慕北将军从不无的放矢。


    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有理有据。


    他若秘密,派人快马加鞭前来告知此等消息,那定然是有他的用意。


    可这用意到底为何,县太爷就琢磨不清楚了。


    在这短短的时间,县太爷脑海之中闪过了无数的念头,但很快就归于平静,眸色依旧是平静而又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姑娘。


    “不知小姐此话何意?这些流民本就是灾民,那就按照一般灾民的处理方式,去处理就可以了,也不必大费周章吧!”


    县太爷在说这话时,还悄咪咪地打量了琦玉一眼。


    想要借助她脸上的表情变化,来猜测她心中的想法。


    琦玉的身份,让他不得不对这件事情上心几分。


    可县太爷的用意,琦玉根本没有感受到。


    她此时焦急万分,张口表示道。


    “不是这样的,这些灾民多日以来,长途跋涉艰难走到此处。


    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眼下最为要紧的是,赶紧把这些人拦截在城外,不让他们贸然进入到城中……”


    琦玉说了半天,根本就没有说到点子上。


    县太爷听得云里雾里的,整个人一头雾水,神色带着几分迟疑地看着他。


    不明白他的话中真正的含义。


    诸多思绪在脑海中绕了好几圈儿之后,这才小心翼翼试探道。


    “小姐,您多虑了。


    只是一些小小的灾民而已,并不会对城中百姓造成任何的影响。


    首先要弄清楚,这些流民愿不愿意来到城中?


    若远在城中以及淳口县管辖的村落中落户,只需交付相应的落籍费用即可。


    在城中落户,自然费用高昂了些。


    若是在村落则是非常便宜,完全是这些灾民能够负担得起的。


    若实在身无分文,也可分到偏远的村落中,不收取任何的费用……”


    县太爷以前也处理过,相关的一些事情,所以对于这些事儿,则是信手拈来,根本不需过多思索。


    只要这些灾民愿意给银子,还可在村中买房买地,如此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若不愿掏钱财,也可自行开荒搭建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