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出发吧队伍

作品:《替妹当童养媳?小农女逃荒杀疯了

    “上一期,我们讲了明石海峡大桥,这一期,我们一起来看看花江峡谷特大桥。”


    [爱吃鱼的猫:哇哇哇,我知道,这是我故乡的大桥,据说建了近二十年!]


    [算鸟算鸟都不容易:这也是名桥了,建造在被称为地球裂缝之上。]


    秋嘉禾眨巴着大眼睛,到今天,她已经能看懂很多字了,基本看弹幕没有太多障碍。


    但她还是不明白,地球裂缝是什么?


    她一问,弹幕自动弹出来。


    很多网友无视了,让她百度。


    不过主播老爷爷很友善:“花江大峡谷,有地球裂缝之称。”


    不知道他怎么操作的,身后出现一块幕布,再然后有神奇的影像出现。


    秋嘉禾惊奇的嗷嗷叫。


    映像上,有花江大峡谷的鸟瞰图、全景图等等,一张张切换。


    看的秋嘉禾目瞪口呆。


    [小农人:爷爷你好厉害,见过这么漂亮的地方。]


    这声爷爷一出,弹幕都卡壳了。


    张栋梁先生的粉丝,有很多建筑学的学生,还有很多对桥梁感兴趣的网友,有同行。


    因此他们的称呼都是“老师”、“教授”、“大佬”……


    头一次出现“爷爷”这个称呼。


    [化身键盘侠:不是,慕强可以,想认识主播也可以,也不能上赶着当孙子啊。]


    [余生一句关你啥事:这位小农人多大啊,别在正经直播间乱搞行吗?]


    秋嘉禾没看出来他们的讽刺,老实巴交道:“我六岁了,马上就七岁啦。”


    一派小孩子的语气,让刚才戾气爆棚的几个人愣住了。


    不是,原来是小孩子啊。


    [小农人:我不能喊爷爷吗?那我喊什么?主播大佬?]


    大佬这个词,还是她刚才学的,应该是夸人意思。


    张栋梁先开口了:“没关系,喊爷爷挺好的,你今天不上学吗?”


    现在应该是周三,不会是调皮小孩偷玩手机吧。


    秋嘉禾挠了挠脑袋:“我不上学,但我今天读过书了。”


    她爹交不起束脩,交得起书院也不收,而且书院夫子好像没她哥哥有学问。


    张栋梁就自动理解成孩子可能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请假了,但在家里自学。


    老爷子的笑容和蔼了几分:“那等你长大了,让你爸爸妈妈带你去看看花江大峡谷。”


    接下来,他开始讲解花江峡谷特大桥的建筑理念、建筑细节、用的材料等等,以及最后说了大桥落成后带来的便利……


    秋嘉禾是看的云里雾里,没办法,张栋梁水平摆在那里,很多地方用了专业术语,还有一些材料什么的,秋嘉禾根本没听过。


    甚至他用的计量单位,秋嘉禾也不明白。


    小姑娘脑子有点胀胀的,感觉学知识原来这么难啊。


    弹幕也有很多疑惑,都在问,张栋梁一一解答。


    秋嘉禾也想问,又不知道从哪开口,这次的直播是她看的最难一个。


    张栋梁也注意到了,这孩子的账号还在直播间,忍不住关心了句:“小农人小朋友,你听懂了吗?要是有不懂的,可以关注我账号,加好友私信啊。”


    他也知道,六岁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只怕是很难听明白。


    [小农人:好呀,谢谢爷爷,我都不懂呀,羞涩表情包。]


    表情包是直播间根据小姑娘表情,自动选中的。


    张栋梁含笑点头。


    多数华人会天然对小孩子报以宽容,毕竟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世界未来就是他们的。


    这次直播结束了,秋嘉禾晃了晃脑子,感觉有点疼。


    她觉得白天哥哥说错了,她一点也不聪明,她就是大笨蛋,呜呜呜。


    但她一定要隐瞒这个厉害,有个词笨鸟先飞,她偷偷摸摸学,不能让外人知道。


    尤其不能让小弟小妹们知道她是个大笨蛋,那就不能服众了。


    秋嘉禾化伤心为力量,哼哧哼哧开始种地,再次浇水后,她连看回放的事也没心情了。


    出了葫芦,和爹说了一声,就睡觉。


    明天爹他们要去林子里捡东西,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野核桃,给她吃了补补脑子。


    小姑娘虽失落,但睡眠质量还是那么好,等她睡醒,秋十六已经带队进林子了。


    他是当众说的,让大伙找野物卖了赚钱的事,其他几户也听到了。


    但觉得秋十六就那么一提醒,林子里那些东西不值钱,富贵人家怎么会看得上,卖钱就别想了,还是自个捡了吃吧。


    赈济粮没了,秋十六他们提前备了粮食,省着点也还能过日子。


    像柳大春他们心里有章程的,人家自个也提前买了粮,虽然不多,但不至于断顿。


    可总有糊涂人,得过且过的,现在才买粮,余光宗和余耀祖就是。


    已经天气转凉,粮食涨价了,他们买不起多少。


    不卖又不行,老爹的药钱能省,疼的不是他们,粮食钱不能省,他们怕饿。


    买是买了,可粮就够十几二十天。


    现在几户人家真的犯愁,都在想法子赚钱,也有人去城里想找活计的。


    秋十六带了十人的队伍,进林子。


    “我们这次找,从早到天黑,各人都带点干粮和水,晌午吃,我们可能往林子深处走。”


    “这一路上,我们捡啥呢?啥都要!野菜、蘑菇、野果子啥,都不能放过,要是在一无所获,出来一人背两捆柴,反正不能空手。”


    十个壮劳力进林子一天,这是很大的人力成本了。


    可秋十六想要有收获卖钱,就得投入这成本。


    其他几户见了,觉得他们有点毛病。


    “你们进林子,离他们远点,看见啥野菜赶紧摘,别让他们抢了。”


    余光宗压低声音,叮嘱余盼娣她们。


    “要有鸟蛋记得掏,家里鸡蛋吃完了,我和你爹得补身体。”余耀祖理直气壮。


    对面,俩破衣烂衫的小姑娘老老实实点头。


    这一刻,好像她俩是家里大人,余光宗兄弟俩是没长大的孩子。


    “唉,那伙人有粮吃,还跟我们抢野菜。”


    也有人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