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难过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开春之后,天气愈发的干旱,甚至有些地方人畜喝水都成了问题。
附近村子里来驻地这边求助,领导们看着已经没有多少存水的小水库,也只能是徒呼奈何。
小满去农场,孙场站在地头上,看着到处都是一层干土的土地,心情很难过。
“没想到,一年没下雨,竟然就这么旱,今年这庄稼,我看是够呛了。”
小满没做声,天灾如此,她又能如何呢?
“水库里面的水也没有多少了,再继续这样下去,咱们驻地这么多人呢,就靠着上级调配过来的那点粮食,够吃多少?小满,你有没有别的法子,能让咱们这地里的庄稼不绝收啊?”
小满抬头看向远处,山上的青绿,已经明显的不如往年,每年的这个时候,是这一片山上颜色最好看的时候,那浅浅的绿色,萌萌的,那是希望的颜色,可是今年,小满只看到了像是蒙上一层灰纱一般的颜色。
孙场小声的说:“我知道你家后院打了一口井,井水很好,井里的水也很足,小满,你说,咱们要在农场打几口水井,打的深一些,能不能保证农场的用水?”
小满摇头:“孙场,我也不知道打通了什么地方,四米多的土层下是将近两米的是头层,那石头比山上露出来的山头都要僵硬,我其实很多次想要放弃的,后来以为各种原因就一直坚持下去,石头打穿了之后,就是一层沙子,然后才出的水,农场这边的地势,其实不高,靠的应该是山上流下山下的水层,但是,如果山上的水层已经没有水了,那就需要打很深很深的水井才会有水,这个深度,有可能是几十米甚至是将近百米,孙场,咱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技术。”
孙场听了,沉默良久,才是轻轻的叹息:“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小满其实见过后世打井的技术,在末世的初期,人类不能饮用露在表层的水,只能寻找深层的水,小满就是在那个时候见到的打井机,有的打到了地下几百米的深度,只可惜,打上来的水,依旧是受到了污染,不过后面有科研人员经过净化之后,能够把这些受到污染的水转化为饮用水,人类这才能够又在那颗星球上坚持了那么多年,坚持到研发出星球战舰,将人类从那颗星球上转移。
孙场又问小满:“小满,那你能够研究打井的机器吗?”
小满苦笑:“孙场,我是个人,不是个神仙,不是咱们需要什么我就能做出来什么啊,你冷静一下,咱们放平了心态,从长计议好不好?”
孙场依旧是不死心:“小满,我想过,在农场里面打井,是唯一的法子了,哥信你,你能不能帮哥想想法子,你放心,你需要什么,哥就去给你找,只要是能在农场这边挖到能出水的井,怎么都成。”
小满被孙场的表情还有话弄的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好半晌,小满艰涩的说:“孙场,真的是我做不到,这不仅是技术的问题,还有材料的问题,就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根本就没有打深井的条件。”
小满回到家里,好久没有缓过来,现如今,国际上对国内进行封锁,不仅是物资封锁,还有技术封锁,小满现在就是空有一身的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粤生看小满神色不对,记在心里,晚上就问她出什么事了。
小满把跟孙场的对话讲了之后,对陈粤生说:“咱们家后院能够打通一层水脉就出来这么好的水,附近山里还有一个水库,我想,这附近水资源应该是很丰富的,可是,就靠着人工打井,也打不到很深呀,这里的土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挖的深了,根本就不行,而且,打深井对所需要的设备要求很严,我也是没有办法了。”
陈粤生就把小满搂到怀里:“你也不要太难过了,要不然,你就像孙场说的,用现有的材料自己试一试,行不行的还能怨你吗?”
小满其实不想动手的,孙场对小满有一种莫名的信心,在孙场的心目当中,就没有事情能够难住小满,但凡是小满要做,那就是一定有把握,可是,小满现在没有把握,旱情不是别的问题,关乎粮食的产量,关乎驻地这么多人的肚子,小满担不起这个责任。
小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脑子里开始回想当初看到的那一套打深井的设备是什么样子的,回想好半天,才算是把这套设备的工作原理给想出来,画到图纸上。
图纸有了,小满拍了拍桌子,不由得叹了口气,画出来又能怎么样呢,反正是现在做不出来。
小满把图纸收起来,又去山谷里面看了看,山谷里面的暗河,水位有些下降了,心里叹息,看样子,山谷里面也应该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好在能够把山谷里面已经种下的作物收起来。
回到家属院没几天,小满就接到一个任务,是陈粤生给带回来的,给了小满几张图纸,让她检查一下按照图纸上设计的样式,这个机器是不是能够正常的运转。
小满翻了翻图纸,就知道这是一个发动机的图纸,不过上面有几处不是很明显的错误,小满就找出纸笔,重新画了几张,至于错误的地方,则是在原来的图纸上直接标注出来,还把原因给做了一个说明。
陈粤生第二天就带着小满的作业离开家,去了驻地之后,已经有人在等着,双方没有任何的交流,对方把几张图纸叠好之后,放到一个军用挎包里面,背着挎包就离开了驻地。
后面小满陆续的接到几张图纸,都是让小满找出错误的地方,这些对于小满来讲,都是很简单的问题,小满也没有藏着掖着,把错误的地方直接指出来,并重新画了新的图纸。
一直到五月份,小麦要灌浆的时候,因为天旱,地里的庄稼长得非常的不好,就连药园里面的药材也受到了影响,省城药材公司的人来药园进行实地考察,小满当时陪着一起去的。
来的是药材公司一位负责采购的副厂长,看到依旧是带着一些绿意的药园子,那位副厂长对小满说:“因为天气干旱,很多地方的药材都绝收了,没想到咱们这里的药材还能保存下来这么多,也算是给我们一个意外之喜了。”
小满知道很多地方大旱,但是并没有去亲身经历过,就问:“外面旱情很严重吗?”
副厂长点头:“很严重,很多地方人吃水都成了问题,我听说,有些地方的人,已经结伴去外地讨饭了,不过咱们这里的水土保持的好,又是比较靠近南方的地方,地里的庄稼比外面的要好很多。”
副厂长这次过来是采购一批药材的,家属院的嫂子们把能够采收的药材采收好了,副厂长带着药材走的时候,对小满说:“现在很多药材在外面不好购买,既然这边有这个便利条件,还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尽量的把这些药材种好了,我看有些药材也快要到采收季了,到时候我再来收购。”
又见到钱,家属院的人很兴奋,倒是郑翠红,背后对小满说:“这是外面的药材都旱事了,来咱们这里找药材呢,小满你怎么不乘机把价格给提高一些啊?”
小满不在意的说:“现在提高了,等以后,人家不从咱们这里采购了,那不就麻烦了吗?这旱情又不是一直要持续,过些时候说不定就会结束,现在是药厂有求于咱们,咱们现在给人家一个人情,等这波旱情过去了,人家还能不念着咱们的好吗?”
郑翠红笑着说:“要不怎么说,还得是读书人呢,读了书的人,看的就是长远。”
小满无奈的说:“嫂子,不是我看的长远,这都是明摆在咱们跟前的事儿啊,咱们家属院的药园子,还是看在颜老的面子上,才建起来的,要没有颜老,人家都不一定会收咱们的药材呢,咱不好好的伺候着,还落井下石,等人家不需要咱们的时候,还不得一脚给蹬了吗?”
其实,不仅是郑翠红有这个想法,家属院里面有这个想法的人很多。
就有家属凑到钱金秋家里,蛐蛐小满让她们吃亏。
钱金秋就很生气:“你说说,你们吃什么亏了?药材卖出去,你们收到钱没有?收到钱了,那就是你们赚便宜,赚了便宜还在这里卖乖,我看你们就是没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