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离开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小满只是把做好的肉干还有肉松放背篓里面带回家属院,昨晚上熏制的腊肉挂在干燥的山洞里面,年前小满打算再过来一趟,带一些腊肉回去。
顾幼兰他们走的很着急,年三十那天就要启程,家里的那些积攒的粮食,已经用麻袋装好了,会有卡车送他们离开这里。
小满把肉干用一个编织袋装好,又去程家沟把做好的棉被棉衣拿回来,宋宜安这几天没干别的,就在家里织围巾,王大姐给小满寄过来的那些羊毛线,又细又顺滑,织出来的围巾很密实,围在脖子上很暖和。
宋宜安熬得眼睛都红了,顾幼兰看着几条颜色各异的围巾,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宋宜安搂着顾幼兰,小声的说:“以后咱们经常通信,有什么事情还能打电话,小满给你们准备的那些东西,背着点人,别让家属院的人看到了。”
顾幼兰一个劲的点头,麦香把家里的面掺一起,蒸了两锅馒头,小满又过来帮着她烙了几张锅饼,锅饼这个东西,因为是烙出来的,味道很香,吃的时候可以切成片泡在热水里面,其实小满最喜欢的是把切成片的锅饼,泡在大盘鸡的汤里面,那个味道,让小满一直记在脑海里面。
一辆卡车,带走了顾幼兰家里的老老小小。
宋宜安就在后院,听着顾幼兰家里在黑暗中把收拾好的东西装车,一阵汽车引擎声响过之后,后面就彻底的安静下来。
这一别,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宋宜安哭的眼睛都不红了。
小满陪着宋宜安坐在炕上,听着后院的动静,一直彻底安静下来,才小声的说:“妈,咱们以后一定能再见的,您放心,不就是东北吗,这点距离根本就不叫距离。”
宋宜安被小满的话逗得破涕为笑:“这么远呢,不叫距离叫什么?妈知道你这是逗妈开心,我呀,就是感觉,我这一辈子,好像总是在分别,年轻的时候,跟我的家里人,后来,是我的战友们,有些一别就是永别,之后再没有见过,可是小满啊,那些人,都是妈妈志同道合的挚友,现在一想,心里就难过。”
小满就搂着宋宜安:“旧的挚友离开您了,后面就会有新的挚友再来,咱们的朋友圈,不就是这样扩大的吗?那些旧友,在某一天,突然之间就出现在您的面前,这样的惊喜,以后一定会经常出现的。”
顾幼兰的离开,让家属院的大人孩子都很难过,这么优秀的老师,离开了是他们的损失。
顾幼兰走之前,把自己整理的考点交给了薛校长,薛校长也舍不得这么好的老师离开,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顾幼兰是一大早走的,离开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郑翠红早饭之后过来的,脸色很不好看。
“我们家建国大清早的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现在,一个大小伙子,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多愁善感的。”
建国来到家属院之后,一开始就是顾幼兰带着的,不仅是学习上对建国帮助很大,就是日常 生活上,顾幼兰对建国 的 帮助也是很多。
“孩子重情义,舍不得顾老师这不是很正常吗?给他一点时间,适应过来就好了。”
郑翠红抬起袖子开始擦眼泪:“我也舍不得呀,你说做什么走的这么着急啊,过了年再走不行吗?这就是不让咱们好好的说几句告别的话。”
小满其实挺理解 王岩松的,到了这个 时候,他们一家人的去处被越少的 人知道越安全,走之前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走了之后,家属院的人才知道,为的就是不被人去家里问东问西的,万一那句话说的不小心,被有心人听了去,给他们家惹出麻烦怎么办?
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形势比人强。
这个春节,小满过的很不开心,大概是 因为过年不开心,开春之后,家属院里面因为种地的事情,闹了好几回。
偌大的一片地里种的都是冬小麦,眼看着麦子一天天的长高,种地的 人心里很高兴 ,但是有人看着不开心啊 。
农场里面,几个守卫看着桌子上摆着的饭菜,脸色很难看:“头儿,咱就吃这些东西吗?这都吃了多久了,农场里明明养了那么多的牲畜,他们偏偏就是不给咱们吃。”
“就是,整天不让咱们见荤腥,农场还把地给个人种,头儿,他们这是跟上级对着干呢,他们不仁,咱们就不能不义吗?”
“咱们就应该跟上级领导反映这个问题,他们这是做什么?这是要搞山头主义呢,明目张胆的要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赵延礼听着手下几个人叽叽喳喳的发牢骚,一言不发,这里是驻地的农场,跟以前他们待的那些农场不一样,过去的那些手段就不能用在这里,万一弄巧成拙,说不定最后麻烦还得落到他自己的头上。
可是在这里被这样的慢待,赵延礼心里憋着的那口气堵得他难受。
赵延礼没有做声,心里却已经考虑好了后面要怎么去向他的主子说明白这家属院种地的事情。
农场的人跟来劳改的人并不在一起劳动,劳改的一般是体力劳动,农场那边在小满的努力下,用所能利用的旧零件,改装或者是直接改造了一些农用机械,虽然造型上不好看,但是实用啊,靠着这些奇形怪状的机械,竟然能够实现半机械化。
也是因为平时并没有把赵延礼这些人看在眼里,赵延礼他们的领导带着人来到农场的时候,直接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长到腰间的麦苗,麦穗已经开始灌浆,任是谁都能看得出来,今年是个丰收年。
钱金秋乔三妮她们日日都要泡在田里,除草,松地,再不就是用小满做的简易的水车给小麦浇水。
虽然已经说好了,这一茬冬小麦收获之后,地就不再 种,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骨子里就带着对土地的热爱,这会看着一派丰收景象的田地,心里还是挺难受。
“这么好的地啊,好不容易给养肥了,又不让种了。”
“谁说不是呢,我们家孩子爹说,这是上面要求的,说后面会给咱们自留地,就那点地能干什么?种菜都不够一年嚼裹的。”
“行了,都说了,反正已经定好了不让咱们继续种,说这些话再让人给抓着把柄了,没的惹出来麻烦。”
这是钱金秋说的话,旁边一个嫂子就问:“嫂子,这要是没有人去领导跟前嚼舌根,我们是不信的,你是不是知道点啥?跟我们讲讲呗。”
钱金秋可是被自家男人再三的叮嘱过,关于种地这事,一句话都不能说,听别人问,只能说:“谁知道这里面有啥事啊,咱们男人都是在这里当兵的,那就得听指挥,领导让干啥咱们就得没啥条件的干啥,不能种地,咱们也比在老家日子过的好,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正说着呢,看到从远处来过来一辆卡车,不过这卡车没有进驻地,而是往她们这边过来了,钱金秋她们觉得,这车应该是去农场的,经常有往农场这边送东西的,听说是给劳改队这边送物资的,所以,谁也没有在意。
结果,卡车就在低头停下了,几个人从车上下来,钱金秋就看到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人往她们这边走。
钱金秋看到这些人跟部队上的人一点都不像,就提高了警惕,对身边几个人说:“那些人过来问咱们话,都别做声啊,问什么都说不知道,听到没有?”
有个嫂子看了那些人一眼,哎呦一声,对身边的人小声的说:“我看这些人咋像我们老家那边的工作队的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