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又来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菜地里的菜最近长得很快,吃不了的菜小满就晒成菜干,后院她自己用竹篾编的晒筐摆的满满的菜干,角落的鸡窝里还养了好几只正在下蛋的母鸡,宋宜安站在后院屋门口,看着生机勃勃充满了生活气息的院子,心里其实挺难过。


    这么安宁美好的新社会,他们却不能像这些普通人一样享受,就算是在坚持心中的梦想,总归是有些委屈。


    小满要把后院的菜秧子拔了,种上白菜跟萝卜,还有很多这边特有的蔬菜,有些菜秋天种下,做好保温 措施,冬天也能有蔬菜吃。


    看宋宜安带着一些迷茫的眼神,小满心中叹息,走过去挽着宋宜安的胳膊:“妈,您看,今年冬天咱有很多菜干吃,我多种些白菜萝卜,咱们做很多的酸菜,天冷了,我去山上弄头野猪下来,咱们用酸菜炖野猪肉吃。”


    宋宜安听了,笑着说:“行,都听你的,跟着你,我们就会有很多的好吃的。”


    小满其实心里明白,想要把陈培宁救回来,那就要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她这一身的本事,总归是能够把人给弄回来,可是,弄回来之后呢?


    当初在京城,公公说的很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会对他自己的选择负责,只是希望小满跟陈粤生能够 照顾他们的妈妈,小满当时就明白,他的公公,这是打算一条道走到黑,虽然那个时候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事到临头,也是要心疼老人家在东北那边会吃很多的苦。


    “小满啊,我们这一路走来,吃过很多的苦,我在白色恐怖下生活了很多年,我也在大后方经历过吃不饱的生活,我这一生,最幸福的应该就是小时候了,我身边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只可惜呀,这样的时间太短暂,北平城待着不安全了,我父母就带带着我们南下,后来一直去了粤省。”


    小满没有问过陈粤生家里的亲戚,这会听宋宜安说起来,就问:“妈,那咱们家那些亲戚呢?还在南方吗?”


    宋宜安摇头:“没有,他们呀,后来去了国外,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好在父母还在京城给我留下一套宅子,也算是给我留了个念想。”


    “我跟你们的爸爸在粤省认识的,他是个进步青年,我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救国救民的理念,他带着我走上革命的道路,后来,他要去暗线工作,我就跟着他一起,我们夫妻两个开过工厂,我还当过老师,后来他还在反动派的政府里面工作过,那时候整天提心吊胆的,过的实在是艰辛。”


    小满就说:“咱们现在虽然过的也不是很轻松,总归是不用怕被人出卖,被人关到牢里。”


    宋宜安就笑:“对,你说的很对,其实现在比起原来已经好了很多了,咱们 也不能要求太多了。”


    小满凑到宋宜安的耳边,小声的说:“我已经找人在做棉被还有棉衣,陈粤生找到门里了,咱就给爸爸送过去,有我们在呢,您跟我爸遭不了罪。”


    宋宜安笑着点头:“有你们呢,我还有什么可怕的,我呀,就是想的太多了。”


    惊蛰抱着晓曦从前院过来:“姐姐,姐姐,建立说,农场那边又送过来很多人。”


    小满吃了一惊,赶紧去看宋宜安,就看宋宜安白着脸,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小满让惊蛰跟宋宜安带着晓曦在家里,她去农场看究竟。


    孙场脸色很不好看:“前面来的那些,咱们安排就很紧吧,这又给送过来一批,这是要干什么?咱们就这么点地方,不管是种粮食还是种别的作物,这么多人要怎么养活?”


    小满很惊讶:“这么多人,师长也答应人家都送过来?”


    孙场摇头:“谁知道呢,我刚才去找司务长,司务长脸色也是很难看,说有什么问题再等一等,领导们开会讨论一下。”


    小满看着站在几辆卡车旁边的人,稀稀拉拉的,哥哥脸色疲惫憔悴,有些甚至带着木然,他们穿着各异,手里拎着简答的行李,小满看的有些心惊,她的公公是不是也像这些人一样,被送到一个很陌生的地方,环境很差,吃的不好,住的也不好,甚至还要受人管制。


    忍着难过,焦急,小满跟孙场告辞之后,就急匆匆的回了家里。


    宋宜安抱着晓曦在前院的屋檐下,桌上放着 一本宋宜安自己画的故事书,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讲给小孩子听的故事,被宋宜安用很鲜亮的颜色画出来,晓曦很喜欢,最喜欢的是奶奶抱着她,手里拿着 画,一边给她看画,一边给她讲故事,奶奶柔和的嗓音,晓曦一边听一边不时的仰着小脑袋看一看给她讲故事的奶奶。


    小满到了家里 之后,一副没有什么的样子,对宋宜安说:“就是过来参加劳动的,孙场这会愁得不行,住的地方也不够,吃的东西也不多,偏偏那些送人过来的啥都不管,都扔给农场这边。”


    惊蛰好奇的问:“以后咱们农场干活的人多,会不会把农场扩建啊?如果扩建,咱们家属院还能继续种地吗?”


    这是个大问题,不仅是孩子们关注,大人们更是关心。


    池东阳回到家里,乔三妮就凑过来,小声的问道:“我听说农场那边又送过来一些劳动改造的?”


    池东阳光不在意的说:“你们关心这些做什么?”


    乔三妮瞪了不知道好歹的男人一眼:“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不能关心?咱们现在种的地,听说是属于农场的,如果农场那边的人太多,地里的活不够干的,会不会不让咱们 继续种地了?如果咱不能继续种地,每年就靠着你那点 工资,咱们家里这么多口子人呢,要等着饿死吗?”


    池东阳一愣,然后一想,也对啊,抓起刚脱下来的衣服,对乔三妮说:“你们先吃,别等我了,我去外面打听打听怎么回事。”


    池东阳去了后勤那边,司务长正在忙着统计农场的物资,再过几天就要收玉米,收了玉米直呼,要全部种上冬小麦,小麦种子还得单独准备,他要忙的事情太多。


    池东阳喊了他一声:“我来问问你,咱家属院还能继续种地不??”


    司务长无奈的说:“池副团,我今天已经被人问了好几遍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我说了不算,领导们说了才算,要不然,你去问问师长去?”


    池东阳哪里敢去问师长啊,这事情要认真追究起来,其实也是不合规的,只是因为这里地处偏僻,师长又去找了上级领导做了特批,这才有了家属院的家属种地补贴家用的做法,其实,这样的做饭,跟现行的一些政策是相悖的。


    池东阳没从司务长这里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就往家属院那边走,走没多远,正好碰到周元安。


    池东阳就喊他:“老周,老周你等等。”


    周元安看到向他跑过来的池东阳,一想就明白他这是做什么去了,周元安等他走近了,笑着说:“你这是去找司务长了吧?”


    池东阳嗯了一声:“我刚才回家,家属跟我说了几句,我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踏实。”


    周元安叹口气:“谁说不是呢,原想着咱们这里山高皇帝远的,也没有什么人过来,谁知道,竟然弄了这么多人来农场高。”


    池东阳不知道想到什么,面色一肃:“老周,这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周元安摇头:“是不是有人捣鬼我是不知道,我就知道,咱们这里呀,有可能是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了,没有就都没有,凭什么咱们有,别的地方没有?”


    池东阳骂了一声:“那怎么不想想 ,咱们老婆孩子跟着来这穷山沟,他们的老婆孩子跟着最起码能在城里过上好日子?”


    周元安就说:“这事呀,咱们都别着急,看看后面怎么处理吧,总归,是要给咱们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处理意见。”


    小满也在想这事情会怎么处理,他们家属院因为地处偏远,不像一些驻扎在城里的家属一般,各家各户都有个粮本,按照各家的人口,一个月给配多少粮食都定量的,如果把地收回去,最起码应该给定量,每个月去粮所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