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帮助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江同舟想到小满 说的话,很坚决的说:“爹,娘,哥,我想好了,我想去再试一试,咱们这里,太穷了,太落后了,小满姐说,我有了文化 , 有了知识,学了先进的技术,我就能回来用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咱们的村子,我要做出最好的修路的机械,再不用像现在这样,用?头,镐头,铁锨修路。”
房间里一时寂然无声,良久,江福顺才叹了口气,说:“孩子,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你就去做吧,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江同舟说:“小满姐说,他们驻地的学校有高中班,小满姐帮我去找人,我可以跟着高中班一起复习。”
江同山这个时候说:“既然这样,就得在学校附近找一个能住的地方,你嫂子娘家距离驻地不远,我明天跟你嫂子帮你去他们家问问,看能不能帮你找个住的地方。”
江同舟没想到他的哥哥已经帮他想到要住的地方了,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喊了一声哥。
江同山轻轻的笑了笑:“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分得清楚,你现在年纪又不大,正好是学习知识的时候,既然你有这个心,那就放下一切包袱,认真的去读书。”
大儿子都这样说了,江福顺老两口只能同意下来,然后心里又开始盘算家里要怎么勒紧裤腰带,把这个小儿子给供出来。
江家兄弟两个第二天就一人挑着一个扁担,扁担上放着的是一些山里的特产,他们今天下山,就是为了请小满带着江同舟去学校见见老师,再就是去江同山的岳母家里,看看能不能把江同舟安排在他们家里借宿。
江同舟想继续读书,在小满的预料之内,江同舟是个非常有灵性的孩子,对机械方面也有天赋,实在是不忍心这么一个人才就这样埋没在山里,江同舟离开之后,她就找顾幼兰把江同舟的事情说了说,顾幼兰想了好久,才说:“他们燕崖村,跟咱们农场一起种药材,种出来的药材都是一起卖给农场的,这样说来,也能算得上是农场那边的人,来咱们学校读书,也能说得过去,就是高三班里学生少,老师也没有多少教导高三学生的经验,我怕耽误了人家。”
小满听了,问顾幼兰:“你们学校是不是有宿舍呀?”
顾幼兰就说:“宿舍是给老师准备的,有几个老师离家比较远,就在宿舍住着,他们自己凑粮食做饭。”
小满就问:“那能不能让江同舟跟他们一起住宿舍,跟他们一起做饭吃?”
顾幼兰不确定行不行:“这件事情还得跟校长说一下。”
小满就说:“校长现在在学校吧?我跟你去一趟吧,我跟校长好好的聊一聊这个事情。”
把晓曦放在顾幼兰家里,顾妈妈跟麦香一起帮着看着,小满就跟顾幼兰往学校走。
顾幼兰很奇怪,小满跟江同舟认识的时间也不长呀,忙前忙后的帮忙找学校,还想要帮着跟校长 谈一谈住宿跟吃饭的问题。
小满想了想,就说:“幼兰姐,这里太穷了,你看周围村里的人,你再看山里那些人过的日子,你知道为什么穷吗?”
顾幼兰摇头:“这个不好说。”
小满很认真的说:“因为没有人才,咱们这个国家,现在需要能够建设国家的人才,燕崖村想要修路,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就靠着人力,那些山石根本就凿不了,如果有合适的工具,就几十里的山路,一个冬天就能修好,江同舟是个对机械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他现在已经知道机械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他想要学习知识,想要用自己的所学建设他的家乡,我为什么不支持他呢?”
顾幼兰没想到小满会这样想,然后又听到小满继续说道:“我们的上一代,为了建设这个新社会,付出了他们所能付出的一切,后面这个新社会,还需要人来好好的建设,幼兰姐,你教育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能学好了知识,以后有参加高考的机会,然后去更高的学府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建设新社会,幼兰姐,这就是你为新社会做出的贡献。”
“至于我,我现在只能用我有限的懂得的一些东西,帮着农场去改造一些东西,但是我现在发现了一个人才啊,我就想帮这个人才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
俩人一边走一边聊天,很快就到了学校。
学校现在从一年级一直到高三,虽然有些年纪人数很少,但是却都有,高中是后面才设立的,距离学校最后面那几间宿舍很近,这会几个老师正在其中一间房间里做饭,他们平时就在这个房间里做饭,吃饭。
校长姓薛,四十多岁的年纪,戴着一副黑框的眼睛,非常符合时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看到顾幼兰跟小满过来,薛校长从厨房出来,问顾幼兰:“顾老师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顾幼兰把小满介绍给薛校长,薛校长笑着说:“我怎么会不认识小满同志呢,小满同志可是个很有名的人才呢。”
小满笑着回道:“人才不敢当,薛校长,我今天来,想要请您帮着我解决一个问题。”
听了小满对江同舟的描述,薛校长就说:“他们这些没有参加过预选考试的人,只是有一个高中毕业证而已,我需要去县里给他重新建一个学籍,他才能参加考试,只是距离下一次考试,没有多少时间,我就怕他考不好,对他有挺大的影响。”
小满觉得按照江同舟的水平,考不到京城几所有名的大学里面去,考本省几所学校是有把握的,就对薛校长说:“我让他明天过来,我陪他来找您,请您看看他的基础,时间短,咱们就找时间短的方法,事在人为,总能想法子让他在短时间内把功课复习好的。”
薛校长就答应让小满明天带着人过来,听到小满说江同舟是山里面燕崖村的,也没有让小满提出来,就说:“按理说,咱们学校就只收附近的学生,也是因为咱们学校没有宿舍,不方便距离远的学生走读,他是个特例,我给他在宿舍找个床位,至于平时吃饭,让他带着粮食过来,跟我们一起吃就行。”
小满承了薛校长的这份人情,再三的表示感谢。
晚上陈粤生下班回来,小满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之后,陈粤生就说:“我也看江同舟是个人物,要在村里继续待着,埋没了人才,你能这样帮他,是他的幸运。”
小满很感慨:“现在读书不容易啊,我就怕一个好苗子这样被耽误了。:”
江家兄弟俩上午来到小满家里,听小满说了昨晚下午跟校长谈的事情,惊喜异常。
江同山心里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虽然岳母家距离这边不是很远,他弟弟毕竟是寄人篱下,要看人脸色的,到时候弟弟受了委屈,难过的不还是他们一家人吗?
小满对江同舟说:“我带你去学校找薛校长,他要测试一下你的基础,你也不要害怕会通不过,就是看看你对你一些高中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带着江同舟去了学校,薛校长对江同舟掌握的基础知识其实是很满意的,继续夯实一下基础,然后再提高一下,说不定明年高考能考一个不错的学校。
隔壁建国听说江同舟是过来复习准备要参加明年高考的,当时就跟江同舟认识了一下,高中其实就两间教室,高一高二在一间教室里面,高三学生跟复习的在一个教室里,建国就经常去找江同舟一起学习,晚上教室里面没有灯光,江同舟跟着在宿舍里面一直学到熄灯,然后再点起煤油灯继续学习。
小满也没有闲着,拜托婆婆宋宜安帮着找一些高中的习题集测试卷,宋宜安竟然把京城几所高中的测试卷找到之后给寄了过来。
小满把这些东西给了顾幼兰,顾幼兰高兴的不行:“小满啊,你知道这些东西有多么珍贵吗?有了这些东西,高三那些学生的知识面就能扩展很多,还有这么多的题型,多做几遍,考试的时候遇到,也能知道哪里是突破口,小满,他们明年高考要能考上大学,我让他们来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