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闺女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吴思允接到种柳树的通知,也没有问为什么,虽然已经过了种树的时候,还是采购了一批柳树苗,带着一帮战士种到了河的两岸。


    家属院的嫂子们看到种树的战士,觉得有些奇怪:“咋这个时候又种树了呢?”


    “谁知道呢,不过多种些树挺好,咱们在河边洗衣服,还能挡一挡太阳呢。”


    又有人指着那边的那一片芦苇:“你们说,这些芦苇咱能自己弄些回来用吗?”


    有人就说:“这个得问问后勤那边吧?正好吴主任在呢,咱们去问问吴主任。”


    吴思允被问到这个问题,想了想,说:“如果家里要用,应该是能割一点回去吧,不过不能割太多。”


    问的那个家属就说:“我没有想要割太多,我会用芦苇编席子,我想编个席子给家里的孩子用。。”


    吴思允听了,就点头:“这个可以,编一床席子又用不了多少,嫂子你去割就好。”


    小满听说这个叫周美霞的嫂子会编席子,又一次在家属院遇到,就问她。


    周美霞说:“我老家那边有一大片的芦苇荡,每年都要收割很多的芦苇,这些芦苇有的编成席子卖,有些就做成苇箔,用来盖房子,靠着那片芦苇荡,我们那里的日子过的还挺不错。”


    小满就问:“嫂子,除了席子,你还能用芦苇编什么东西?”


    周美霞想了想:“还能编一些小筐什么的,家里日常用到的物件一般都能用芦苇编出来,不过我这点手艺不是很出彩,也就是会做而已,有些老人,编什么都不用想,看看手底下就能编出来。”


    这才是人才啊,只可惜现在也不能把人给请过来给这些嫂子们做培训。


    周美霞就问小满:“小满啊,你问这个做什么?你要想要席子,等秋天割了芦苇,我给你编几张。,”


    小满摆手:“嫂子,我倒不是想要席子,我就想知道,用这些芦苇能编出来什么东西,我知道还有柳编,用柳条编各种东西的,咱们这里这么多的柳树,还有这么多的芦苇,不用掉不是浪费吗?”


    周美霞就笑:“小满啊,这些东西编出来又没有什么人来买,就说用柳条编的簸箕,一个簸箕能用很多年,有些甚至都不用去买,自己就能编一个用很多年。”


    小满心里叹息,这些手工艺人的价值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呀,等看到这些东西能够创造出来多大的价值,就能重视这些有真本事的手工艺人的价值了。


    小满去找颜老大夫检查,追着问过,知道肚子里是个闺女,陈粤生回家高兴地半夜睡不着觉,小满不满的问他:“你这是要干什么?给你生个闺女你就这么高兴吗?”


    陈粤生就把小满小心的搂到怀里:“当然高兴啊,你想啊,我要走在路上,身后跟着一个长得跟你一样的小闺女,开心的喊我爸爸,那我得多高兴?小满啊, 你不理解我这个当爸爸的心思,不看别人,你就看马顺,自从他闺女来了之后,他脸上的褶子就深了很多,那家伙,一天不夸他闺女我看他就难受。”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有些男人对于女儿那是当做心尖子看待的,不过马顺能这么疼闺女,家属院的家属们倒是没有想到。


    这次赵盼娣也是申请了药园,学习种植技术的时候也很努力,黑板上的东西还是她闺女马明瑜带着俩弟弟去给抄回去的,小满给嫂子们举办学习班,学习那些抄下来的知识的时候。


    郑翠红还跟小满说,赵盼娣现在跟原来很不一样了,原来都喜欢说什么养闺女不如养儿子,现在她也不讲了,家里两个儿子被他们的姐姐管着,又听话又有礼貌,特别是跟惊蛰一个班的改名叫马明珞的赵盼娣的大儿子,听说现在 学习也努力了,平时还喜欢姐姐前姐姐后的,很喜欢他们的姐姐。


    小满也是给人当女儿的,自然是知道爸爸对小棉袄有多疼爱,想到肚子里这个孩子成日里这么安静,想来,生下来之后,应该是个很文静的小姑娘,倒也不怕陈粤生会把孩子给惯坏了。


    陈粤生没听到小满说话,就继续说道:“等孩子生下来,只要我在家,我帮你带孩子,我给孩子洗尿布,保证不让你动手。”


    小满索性翻了个身,陈粤生这是高兴的语无伦次了,就他这工作性质,一个通知下去,要去出任务了,就是抱着孩子,也得把孩子扔给她立马跑的不见人影,这会给她画的这些大饼,小满才不想去吃呢。


    陈粤生又轻轻地抚摸着小满圆溜溜的肚子:“哎呀,老周他们还说,你这肚子看着尖尖的,想来应该是个儿子,臭小子有什么好的,还是香喷喷的女儿让人心疼啊,我这很快就要抱上女儿了,馋死那帮人。”


    小满吐出来一口气:“你要睡不着,就去外面坐着冷静冷静好不好?我这会很累,就想安安静静的睡个觉。”


    陈粤生赶紧小声的说:“你睡,你睡就好,我不说话了,我也不懂了,好不好?”


    小满翻了个身,背对着陈粤生躺着,陈粤生慢慢的靠过来,轻轻地把小满拢到自己的怀里,就像以前的每天晚上一样,只要他在家里,晚上睡觉那是一定要搂着媳妇儿睡觉的。


    小满轻轻笑了笑,闭上眼睛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药园那边已经步入正轨,不用怎么管, 小满最近又开始忙活山谷里面的地。


    今年的收成看着应该是不错,小满就又烧了一些专门用来装粮食的大缸,跟陈粤生一起搬到山洞里面。


    偌大的山洞,沿着里面的山壁摆着十几口的大缸,有些里面装着粮食,有些是要准备装今年要打下来的粮食。


    陈粤生气喘吁吁的坐在地上,看着那些大缸,问小满:“小满啊,你准备这么多大缸做什么?都用来装粮食的吗?”


    小满正在把一个大缸往更角落的地方挪动,她打算把这个山洞里面摆满大缸,这就要留出一些能走动的地方,听到陈粤生问她,就应了一声 是。


    陈粤生不理解:“庄稼每年都能种,你做什么要存下这么多的粮食呢?”


    小满很满足的看着已经摆好的大缸,对陈粤生说:“居安思危啊,不能因为每年都打粮食, 就不考虑会不会有灾荒年啊,缸里存满了粮食,我心里才能安稳啊。”


    陈粤生起身,走到洞口,看着偌大的山谷里面,那些绿油油的庄稼,山谷里面的地比外面的要好,这个山谷毕竟已经存在很多年,光是谷里每年落叶在地上积存起来沤的肥,就能让地比外面的要肥很多,明显的能看出来,山谷里面的庄稼,长得比家属院那边的地里的庄稼好。


    “我是真没有想到,你竟然会在这里有这么一大片的地,小满,有这么多粮食,咱啥时候心里也踏实。”


    小满是为了几年之后的灾荒做准备,不管这个世界是不是跟曾经的世界重合,有备无患一直是小满的做事准则。


    两口子在山谷里忙了一天,把地里的杂草锄一遍, 把山洞里面的大缸整理好,傍晚时分,这才背着背篓,慢慢的回了家。


    马明瑜这会也在琢磨要怎么样多多的准备粮食,她知道,再过几年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迎来一场持续好几年的灾荒,家属院里面分的地,收成也就是能够糊口,想要安然的度过灾荒,把家里人给保下来,就得多准备一些粮食。


    只可惜马明瑜大学四年学的是外语专业,她学的还不是一门外语,第一外语是英语,第二外语是德语,原想着可以去德国留学的,谁知道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没几天,父母出意外没了,留学是不能去留学的,不过马明瑜依旧是选了德语作为第二外语。


    就凭着她一个学了四年语言的女孩子来种地,能种出来什么?倒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挣钱点,花钱买粮食存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