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靠山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第二天一早,郑翠红不放心还在医院的马家父女两个,带着两个煮鸡蛋,一碗小米粥就去了病房。
看到郑翠红带过来的早饭,马顺连连摆手:“我一会去医院的食堂买就行,这里买饭挺方便,不用麻烦嫂子。”
郑翠红就把小米粥还有鸡蛋放在床头的柜子上:“食堂的饭哪里有咱自己做的好?你要忙就想去忙吧,我在这里帮你照顾孩子。”
马明瑜睁开眼睛,忍着难受,对着郑翠红露出一个笑容:“伯娘你好,我叫马明瑜。”
郑翠红笑着说:“这名字真好听,我看咱家属院的女孩子,就数你这个名字好听。”
马明瑜笑了笑,郑翠红指导马明瑜现说话啥的也不是很方便,就说:“你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就知道,咱们家属院其实挺好的,你娘现在有些事情没想明白,咱们这些家属院的嫂子会帮她把问题想明白。”
马明瑜又笑了:“伯娘,谢谢您,不过我娘这个人,被那些思想控制几十年,估计这一时半会的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我大老远的从老家 偷着跑过来,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条活路,我很喜欢这里,我也希望我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能去学校读书,读书对我来说,是唯一能够改变我未来命运的选择。”
郑翠红非常欣赏马明瑜,这孩子不容易,还能看清楚现实,明白什么是最好的选择。
郑翠红从医院出来,没有去办公室,而是去了顾幼兰家里。
小满跟李桂兰都在呢,今天太阳好,就把俩孩子放在铺着油布褥子的地上,让孩子们在这里自己滚一滚,练习怎么爬,顺便晒晒太阳。
顾妈妈做了一些小点心,小满就拿出她婆婆宋宜安寄过来的茶叶,几个人看着孩子喝茶聊天吃点心。
郑翠红一进门就笑:“还是你们过的舒坦,这又吃又喝的,还能聊天,神仙的日子都不换呢。”
麦香给郑翠红拿了一个小满做的竹椅,笑着说:“嫂子,看你说的,我们这也是忙里偷闲呢。”
坐下之后,郑翠红先喝了一碗茶水,这才把刚才在医院跟马明瑜之间的谈话说了一遍。
“这孩子,意志坚定,心性好,如果再把书读好了,日后说不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这是顾幼兰的话。
郑翠红你跟着点头:“我也是这么觉得,只不过现在赵盼娣不去医院照顾孩子,我早上去的时候,马顺说什么家里还有俩孩子需要照顾,他们家大儿子吃了饭就去学校,小儿子能跑能跳的,跟着去医院照顾姐姐不行吗?我看就是赵盼娣不想闺女在这里留下。”
李桂花有些 理解不了:“都是女的,赵盼娣从小在娘家过的也不是多好,她怎么忍心让她生出来的闺女再把她过去 的日子再过一遍呢?”
小满也是理解不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亲人之间,也要讲究一个缘分。
顾妈妈笑着说:“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我们,早几年,我跟我家先生就想,世道不好,我们带着俩孩子,苟活在这个世上,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后来,我家先生出事,被鬼子害了,我的思想就变了,我得站出来,不能再做那个苟活的,我不能上战场,什么地方能用到我,我就做什么。”
几个人认真的听顾妈妈说,顾妈妈表情很忧伤:“还有胡同头上原来那个杂货铺的老板,为人小气,还爱便宜,最怕麻烦,后来,我们一个同志,受了伤跑到他的店附近,还是被他给救了回去,他跟我说,他的想法跟原来一点都不一样。”
小满就觉得,想要一个人思想改变,除了经历很大的变故,那就是身边的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就像她跟师长说的,让这些嫂子们有能挣钱的事情可干,还愁她们思想不会发生改变吗?
回家做好中午饭,小满等上班的上学的回来吃过饭之后,就回房间午睡。
惊蛰跟陈粤生收拾厨房。
惊蛰站在刷碗的陈粤生身边,看着清亮的水从水龙头里面流出来,小声的说:“姐夫,我们现在都在说,也不知道马家才的姐姐会不会留下来,马家才说他娘会把他姐姐送回老家,还说老家的人已经给他姐姐找了个婆家,就等他姐姐到了年纪嫁过去。”
陈粤生疑惑:“这事情马家才怎么会去学校说呢?”
惊蛰就说:“有人逼着他说的,马家才说是他在老家偷听到的,他娘嘱咐他不要说出去,还说这事就他娘跟他奶奶知道,他姐姐当时还不知道,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
陈粤生摇头叹息,也不知道要怎么评论才行,其实家属院里面很多家属,在来随军之前,跟婆家闹的都不是很愉快,就像翠红嫂子,翠红嫂子在老家还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来之前,也是被婆家用别的理由把家里老大留下,翠红 嫂子当时想的挺简单,老大十几岁的年纪,知道好歹,跟着奶奶也能照顾得了自己,结果呢,不也是被磋磨的不像样子了吗?
小满看陈粤生一脸沉思的进了卧室,就问他怎么回事,陈粤生就把刚才想的跟小满说了,小满听了,笑着摇头:“其实吧,这些事情听起来是婆家那边不想让儿媳妇跟着来随军,其实就是婆婆跟儿媳妇之间斗法,都知道来随军日子好过,真心想要让儿媳妇过舒坦日子的婆婆自然是不会拦着,那些想要压儿媳妇一头的人怎么愿意儿媳妇来随军呢?”
陈粤生自然是不知道婆媳斗法的厉害之处,但是不妨碍他能听懂,想到也有几个当婆婆的跟着一起来随军,就说:“我看家属院那几家带着婆婆来随军的,日子过的不也挺好吗?”
小满嗤笑:“那都是表面上看着好而已,我就问你啊,如果你现在有好几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外米阿尼当兵,每个月的工资不少,日子过的舒坦,另外几个呢,就在家里土里刨食,日子过的艰难,你会不会想让过的好的来帮衬过的不好的?”
陈粤生没做声,小满就说:“一般人的思维,自然是会尽力的让过的好的来帮衬过的不好的,额可是这个过的好的,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顾,挣的钱他要养家,于是,就有了矛盾,可是呢,这个矛盾如果不是孩子出面,就会转化为婆婆跟这个孩子的妻子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婆媳矛盾。”
陈粤生疑惑:“那为什么不是母子或者是父子之间的矛盾呢?”
小满轻轻地笑了笑:“因为母子父子都是血缘至亲,而儿媳妇,是外人,比起跟自己的亲生孩子闹,他们自然是会选择跟外人闹,所以,这样的家庭,如果男人不作为,婆媳矛盾就会很激烈。”
陈粤生好奇:“小满,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看的多了知道的就多呀,女人,嫁人可不只是嫁人这么简单,还得看婆家 都是些什么人,婆家人不好处,那就是跳火坑。”
“不过赵盼娣这样的,也确实是很特别,但是她也是个聪明人,她很巧妙的用自己的女儿换了她还有两个儿子的自由,从婆家脱离出来,当然了,赵盼娣的闺女也仅仅是暂时的把她婆家人给拖住而已,如果小姑娘没有逃过来,过两年被嫁出去了,婆家还会继续来找赵盼娣纠缠,但是现在吗,小姑娘已经过来了,后面怎么处理,就看马连长的。”
陈粤生想到马顺对闺女挺上心,就说:“我看老马对他闺女还算是上心,孩子娘不管,他就管,这几天下了班就去医院看孩子,昨晚上在医院陪着待了一晚上。”
小满笑着说:“所以说,马连长家的闺女,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她知道娘靠不住,就去找她爹,如果马顺对孩子好,就凭这小姑娘的品行,日后不愁不会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