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村里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其实想要实现很困难,那些大型的机器想要造出来,可不仅仅是有图纸就能行的,还得有合适的发动机,合适的材料,就咱们国家现在的工业基础,很困难。”
陈粤生对这个国家非常的有信心:“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现在百废待兴,那么优秀人才从海外回来,咱们这个国家很快就能被建设的不比那些列强差。”
小满没有做声,未来的发展,她只是知道一个大体的脉络而已,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后,因为种种的原因,蓄力几十年之后,才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时代。
惊蛰这个时候说:“我有同学的姥姥家就是燕崖村的,她说她娘回一趟燕崖村要走很久的山路,有的地方很窄,都是她闭上眼睛,她娘拉着她的手走过去。”
小满很感兴趣的问道:“哦?还说什么了?”
“那里很穷,四面都是山,不过山上种了很多的果树,我同学的姥姥家里晒了很多的果干,他们有时候会背着果干去县城卖,但是能带出来的很少。”
“看,这就是交通的重要性啊,要想富,先修路,不修好路,山里就是有金山银山的也运不出来。”
惊蛰连连摆手:“那山里倒也没有金山银山的,我听我同学说,燕崖村周围的山上还有很多的药材,他们村里还有人专门去外面学了怎么炮制药材,炮制好了带去县里卖。”
小满点头:“我就是考虑山上的环境适合中药材的生长,才想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种药材,想要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那就得因地制宜,当地环境适合什么生长,就发展什么,明明山地不适合种粮食,非得种粮食,那不是做无用功吗?”
小满的话让陈粤生眼神惊讶的看着她,小满一时没刹住,把后世那些关于发展的言论给说了出来,轻轻地咳嗽一下,“我打算后天去燕崖,你看看能不能请个假陪着我一起去?”
结果陈粤生跟周团长说了之后,旁边的王政委说:“你不用请假,人家给咱送了一头野猪呢,咱也不能白要人家东西,这样吧,咱们也搞一个慰问小队,你就做个队长,我找师长批点东西,你们带着一起去。”
结果,陈粤生带着一队十来个战士组成的慰问小分队,小满随同,带着一批粮食,药品,卡车送到山脚下之后,他们就扛着东西,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的往燕崖村走。
山路却是不好走,最近没有降水,山壁上的黄土簌簌的往下掉,小满头上戴着一块灰色的丝巾,走过一断山路之后,就摘下来使劲拍打上面的尘土。
陈粤生递给小满一个水壶,小满摇头:“先不喝了,前面还有很长一段路呢,等过了这段路再喝。”
陈粤生看着已经走过的窄窄的山路:“这条路是真难走呀,怪不得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村里来呢。”
小满把丝巾又包到头上:“等他们村里有了钱,把这条路拓宽了,进出方便,自然是会有姑娘愿意嫁到他们村里去。”
小满见过的燕崖村的几个小伙子,长得都挺不错,甚至上了年纪的江村长,也是浓眉大眼的。
有些地方,姑娘长得好看,有些地方,男孩子长得帅气,想来,燕崖这个地方,应该就是男孩子长得好看。
陈粤生紧了紧身上的背篓,笑着 说:“你就对这里这么有信心吗?”
小满用手摸了摸一看就是用镐头刨出来的山壁,点头:“不是我对我自己有信心,是我对燕崖村的那帮小伙子有信心,你看他们,长得都挺不错,心气还高,给他们找个正确的方向,一定会把这条路给修出来。”
这山上,最起码这条路旁边的山壁上,没有很大的石头,如果把这条路拓宽,只要有合适的机械,有钱,应该就能修好。
二十多里的山路,陈粤生他们走了两个多小时,上午十点多才到了燕崖村头。
江村长他们已经得了信,从村子里迎接出来。
互相问过好之后,江同舟就带着小满去认识他们的家长。
江同舟是江村长家的小儿子,江村长的妻子是个看起来很和善的人,知道小满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拉着小满的手一个劲的道谢。
小满看着这个用石头垒起来的院子,问江同舟:“我这次过来,想跟江村长商量点事情。”
江同舟听了,起身就去外面找他爹,江村长正好带着陈粤生他们往家里走,中午江村长家里要做法招待这一行人。
进了院子之后,陈粤生他们就把背篓里面的粮食拿出来:“江村长,这是我们给你们的回礼,你们送去的那头野猪,给我们战士们改善了伙食,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江村长要推辞,小满就说:“又来才有往,我们也不能白吃你们送过去的野猪肉,江村长,你来,我跟你商量点事情。”
江村长的妻子已经带着 大儿媳在烧热水,江村长坐下之后,小满就说:“你们附近的山上,不能种粮食,能种果树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你们想不想种药材?”
江村长一愣,就说:“山上长了不少的药材,我们每年都能采不少的药材回来,炮制好了之后给送到城里药铺。”
“不是让你们采山上的药材,是像种粮食一样,种药材。”
江村长很疑惑:“药材也能种吗?”
小满点头:“对,这山上有很多的药材,一个地方如果某一中国药材比较多,就说明这个地方适合这种药材的生长,如果撒一些 药材的种子,日常多多的看护,这样会不会能采摘很多的药材呢?”
江村长犹豫半晌,才说:“这事情我们还得再合计合计,这山上的树,山上的地,都是集体的,想要种什么,我们需要跟公社的领导说一下。”
小满点头:“这个是应该的,我就是给你提供这样一个思路,你们这里,本来就不适合种粮食,与其每年辛勤劳作种不出来粮食,倒不如想法子种些药材,卖了钱买粮食回来。”
小满有一种在循循善诱的教着人做错事的错觉,这村长,几句话说下来,小满就觉得,束手束脚的,有些放不开手脚。
旁边的江同舟一个劲的点头:“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山上有很多的药材,其实有些药材,就是我们采摘了之后,往地上撒了种子,后面那些药材才越长越多的,你现在一说,我倒是觉得,这是个挺好的法子,我们村里根本就没有足够种粮食的土地,就是用来种粮食的地,也是从山旮旯里一点一点的开出来的,地很贫,种粮食根本就不行。”
江村长瞪他一眼:“你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去帮你娘做饭去。”
小满就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跟抱着孩子的江同舟的大嫂说些养孩子的事情,江同舟的大嫂出月子没多久,孩子这会被她用一个小包被包着,她抱着孩子坐在一边听众人说话。
听到小满说已经怀孕四个月了,江大嫂很惊讶小满能跟着走这么远的山路。
“我们出去一趟不容易,平时我都不怎么回娘家,我娘家人来一趟更不容易,我生孩子捎了信回去,我娘来不了,就让我两个弟弟,把亲戚们送的东西给带过来。”
小满好奇:“来一趟不容易,那你 怎么还嫁到这里来呢?”
江大嫂就看着一边杀鸡的江大哥:“我们俩认识的时间挺长了,十多年前,我家来了鬼子,我年纪小,跟着往山里跑,跑不动没跟上家里人,在山里迷了路,被他给捡回来,后来还给我送到家里去,到了年纪,我就嫁到这里来了。”
小满笑眯眯的看着江大嫂一边说,一边又用眷恋的眼神去看那个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