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烧窑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小满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每天忙着地里的事情,眼瞅着要收获了,心里那个美呀,恨不能太阳能整天在天上挂着,让她的粮食能赶紧成熟。
山谷里面收获的黄豆,绿豆,小满就在山谷里面收获,用麻袋装起来之后,运到那个山洞里面,这个山洞,就是小满储存粮食的地方,更是几年之后,让小满的底气。
终于到了小麦成熟的时候,滚滚麦浪让小满满足的不得了。
开着拖拉机,拖拉机前面是小满自己做的收割机,现在还没有做联合收割机的条件,只能是用收割机把麦子割倒之后,捆起来,再运到家属院那块空地上,小满已经做了一个脱粒机,用脱粒机给麦子脱粒,晾晒干之后,就可以装袋归仓。
家属们就站在底边,看着小满英姿飒爽的驾驶拖拉机的风采,拖拉机经过之后,成片的麦子倒在地上。
“我们老家,也种麦子的,到了割麦的时候,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割麦,顶着大太阳,一滴汗摔成八瓣,这要有了收割机,那得省下多少的人工啊。”
“谁说不是呢,弯着腰割忘了额麦子,那腰就得疼好久,咱们幸亏有小满,要不然呀,咱们现在也得一人一把镰刀,在这地里累的直不起腰。”
“就是,小满对咱不错了,上次还有人去偷小满的豆子,要我说呀,就是太不要脸了,啥东西都想往自己家里扒拉。”
郑翠红听到这些闲话,嘲讽的扯了扯嘴角,现在看到小满做的事情能帮到她们了,好听的话不要钱似的从嘴里冒出来,那天孩子大人偷着捡豆粒,怎么没见她们仗义执言?
小满也不在意,开着从农场借过来的拖拉机,从一头开始,很快就割了一大片的麦子,陈粤生他们请了假,在地里帮着捆麦菓子,这一片的麦地,很快就只剩下长到脚踝的麦茬。
麦子运到已经被用作麦场的空地,小满往发动机里面加了柴油,启动之后,发动机带动脱粒机,小满就把麦菓子一个一个往脱粒机里面放,接着,下面一个口开始出干净麦粒,而已经脱粒干净的麦秸则是从另外一个出口出来。
众人目瞪口呆看着脱粒,那么多麦子,很快就脱粒完毕。
小满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脱粒机,其实给她足够的材料,她能做的更好,效率更好,只可惜条件所限,只能保证脱粒机基本的运行工作,管他是黑猫还是白猫,逮住老鼠就算是好猫。山谷里面的小麦比这一片坡地上的晚种了一些时候,山坡地上的麦子全部收完了之后,小满才跟陈粤生去山里收了两天。
手扶的收割机,小满一比一复刻了一个小型的脱粒机,这脱粒机小满没打算拿出去,就准备留在山谷里。
陈粤生看着三间茅草房里面林林总总的工具,对小满说:“这地方,是个藏人的好地方,有了这些工具,在里面藏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
小满没做声,心里却在想,说不得这里还真能藏几个人呢,再过几年,谁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时局,万一到时候真需要把什么人往什么地方藏起来呢?到了那个时候,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
小满又去了在山谷里面做窑的想法,茅草房用不了几年,烧点瓦片,再弄几口大缸放粮食,这一想,小满立马干劲满满。
收起来的粮食依旧是放在山洞里面,陈粤生好奇的问小满:“粮食不带回家吗?放在这里做什么?”
“你知道狡兔三窟的故事吗?你知道鸡蛋为什么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吗?既然有这样一个条件,我就要把这些粮食放在这里,谁知道以后什么时候这些粮食就会成为咱们的救命粮呢?”
“现在是新社会,全国上下一心的想要把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好,你这想法,我看倒也不必。”
小满没跟陈粤生争辩,心里却在想,这个国家,抵御天灾的能力还是差了一些啊,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太少,真到了连年大旱的时候,庄稼颗粒无收,这点粮食,说不定就能起大作用。
对于这一段历史,小满知道的不多,只是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讲过,小满是个忧患意识非常重的人,既然有这点先知,自然是要做好准备,哪怕这事是她想错了呢,也要做到有备无患。
陈粤生看到放在山洞角落的黄豆 绿豆:“这些黄豆你都打算用来榨油吗?”
小满摇头:“也不只是用来榨油,黄豆能保存很多年,这东西是个好东西啊,炒着吃也好,榨油也好,还能做豆腐,全身都是宝,我打算明年要多种两茬黄豆。”
黄豆这东西,种下去不用怎么打理,小满说着说着就觉得,还是再多开两块地吧,多种一些,没粮食吃了,这个黄豆就是简单的炒一炒,也是既顶饿又有营养。
还有什么是能放的时间长,又能饱腹的东西呢?
小满又想,是不是可以在山里种一些山药葛根,可以做成淀粉。
小满心里想着,手底下一点没耽误,跟陈粤生把几十麻袋的小麦运到山洞里面,不是很满意的说:“我得弄几个装粮食的大缸,这山洞虽然距离地面有些距离,保不准那些老鼠什么的过来偷吃粮食,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可不能受这样 损失。”
“大缸?进出山谷就那一条山道,你要怎么把大缸弄进来?”
小满曾经在一些人家见过用铁皮做的粮仓,用起来很方便,这山里,就算是用砖头垒粮仓,老鼠也能挖出来一个洞,还是应该烧大缸,再烧几块盖板,这样粮食放这里就不用担心。
“我自己烧,我还要烧一些瓦片,屋顶上都换成瓦片,这房子就能多住几年。”
陈粤生愕然:“小满啊,你这一说,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你说你要建个窑,那得是的多大的工程啊?”
“事情多不怕,就怕你只想不干,只要想好了,认真的去干,还能干不成吗?你放心好了,建个窑也不是什么难事。”
小满这说干就干的性格,陈粤生已经领教过,他现在挺担心他没有什么时间过来帮忙,小满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忙,那得多累啊。
“我不是 怕你干不好,我是怕你自己一个人干太累,我没有什么时间来给你帮忙,到时候就你一个人,那得多累。”
小满一个劲的说没关系,她现在浑身充满了干劲,感觉自己强的可怕,最重要的是,这是她自己想要干的事情,
能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虽然很多时候 要背着人,但是对小满来说,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地里的庄稼都收好了之后,小满就开始琢磨怎么做窑。
这个山谷,她已经转遍了,在溪流的下放,她找到了一些黄泥,这些黄泥可是试一下能不能做成水缸。
县城附近有一个陶瓷厂,小满专门去了一趟,找里面的师傅讨教了一些问题,正好人家有一些不用的旧物件,小满就给买了下来,送到山谷里面之后,就开始研究怎么做窑。
天气慢慢变凉,很多人开始上山捡核桃,捡栗子,周末惊蛰没事也会背着一个小背篓,个建立他们去山脚下试试运气,不过十有八九是没有什么很好的收获,至于到更深的山里面,这是不被允许的,惊蛰跟建立他们很听话,从来不去越雷池一步。
小满已经把窑建好,也开始用黄泥做缸坯,她想先试一试水,看看能不能行,为了减小被发现的目标,小满把窑的烟囱做了改进,加长了烟囱的长度,让烟囱的烟经过好几道过滤,冒出来之后,不会以为烟被人发现。
下午离开之前烧了窑,里面留足了柴火,保证一晚上火不会熄灭,小满就背着背篓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