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收购战的序幕拉开

作品:《重生医圣:从抢救濒死校花开始横扫医界

    清晨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洒在会议桌上,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紧张的气息。


    林修远身着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神情沉稳地走进仁和集团总部大楼,身后跟着苏晚照。


    她穿着一袭素雅的职业装,眼神坚定而温柔。


    “你准备好了吗?”苏晚照轻声问。


    林修远嘴角微扬,“我等这一天,已经太久。”


    会议室内早已坐满投资人与高管,气氛凝重。


    周世昌坐在主位旁,身穿深灰色西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冷峻。


    “林医生来得正好,我们正讨论谁能真正挽救这家医院。”他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讽刺。


    林修远淡淡一笑,没有正面回应,只是从容不迫地走到长桌另一端坐下,将公文包打开,取出一台笔记本电脑。


    “那就看谁更懂医院。”他说得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米色套装的女子悄然走入会议室,是林小薇——仁和集团前财务总监。


    她在众人略带疑惑的目光中走向林修远,低声说道:“林医生,这是近三年所有采购合同和药品进出库记录。”


    她递过来一个小小的U盘,眼神中藏着复杂情绪。


    林修远接过,点头致谢,随后将U盘插入电脑。


    片刻后,屏幕上开始快速加载数据。


    与此同时,会议室外的走廊上,一位年近五十、满脸疲惫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


    他是老吴,仁和旗下某三甲医院的院长。


    “林医生!”他拦住林修远,语气急促,“我们医院现在每天都有病人流失,再不改变就完了!”


    林修远看着他,“你放心,我会提出一套去康泰化的方案。”他平静的语气让老吴心头一震。


    “只要你能救仁和,我这条命都给你。”老吴声音哽咽,眼里燃起久违的希望。


    林修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


    回到会议室,数据分析已接近完成。


    屏幕上的图表密密麻麻,却清晰无比地揭示出一个问题:超过70%的药品采购来自康泰体系,且价格高出市场价近两成。


    这不仅压缩了仁和的利润空间,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营效率与患者满意度。


    “看来他们不是没能力赚钱,而是被人榨干了血。”林修远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他合上电脑,缓缓起身,环视四周。


    “各位,”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全场注意,“我知道你们在等什么。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说一句话。”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周世昌身上。


    “仁和医疗的问题,从来不是经营不善,而是供应链畸形、药品垄断,以及……某些人暗中的利益输送。”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周世昌眯起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林医生,证据呢?”


    林修远嘴角微扬,按下手中的遥控器,大屏幕应声亮起。


    “请看这张图。”


    所有人视线齐刷刷望向屏幕,脸色逐渐发生变化。


    林修远指着其中一组数据,继续道:“三年内,贵集团仅抗癌药一项支出,就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8亿。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停顿片刻,语气愈发沉稳有力:


    “如果没有人做手脚,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你们的药品采购渠道,被某些人完全控制了。”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有人开始低声议论,有人面露震惊,也有人脸色阴沉。


    周世昌轻轻鼓掌,声音冰冷:“林医生果然厉害。不过,你想怎么办?”


    林修远缓缓收回目光,神色平静,却透出不可动摇的决心。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们的命脉,从他们手中夺回来。”


    他说完,转身看向窗外,阳光正洒在他的脸上,照亮了他眼中燃烧的信念。


    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林修远站在大屏幕前,目光如炬,声音沉稳而有力:“引入独立药商、建立区域性集中采购平台,是打破垄断的唯一可行之道。我们不需要康泰,也能活得好。”


    他的话语落下,全场一片哗然。


    有人低声议论着“集中采购”四个字,也有人面露迟疑。


    毕竟这等于要彻底切断与康泰集团的合作关系,背后牵涉的利益链条复杂且深广。


    周世昌嘴角微扬,语气讥讽:“纸上谈兵。你以为换个供货渠道就能解决问题?仁和负债累累,现金流几近断裂,你拿什么支撑这个平台?资金?人脉?还是……你的‘理想’?”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没有资本支撑的理想,不过是空中楼阁。


    林修远不怒反笑,眼神平静得如同湖水般深邃,“我不会空口说白话,数据已经证明了一切。至于资金——我会让它如期到位。”


    这句话说得笃定,像是早已胸有成竹。


    众人神色各异,但没有人再开口质疑。


    林修远展示的数据太过直观,几乎撕开了仁和集团表面光鲜下的腐烂内核。


    那些数字,比任何辩解都更有说服力。


    会议结束时,周世昌起身离席,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林修远一眼:“希望你不是在自掘坟墓。”


    林修远微微一笑,并未作答。


    苏晚照快步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你真的打算现在就动用资金?仁和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


    “所以必须快刀斩乱麻。”林修远低声道,”


    走出仁和大厦,阳光已偏西,街道上人流渐稀。


    林修远刚坐进车里,手机震动响起。


    发信人:阿杰


    内容:天恒投资正在向仁和股东施压,试图以高价拿下控股权。


    动作很快,他们想用钱砸出一条路。


    林修远眉头微蹙,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划,思索片刻后回复:“让他们砸,我们接住。”


    苏晚照坐进副驾驶,听到他对阿杰的回信,轻声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打蛇打七寸。”林修远嘴角微扬,眼神深邃如夜,“先从供应链入手,再撬动资金端,最后……让他们连退路都没有。”


    深夜,林修远回到办公室。


    房间内只亮着一盏台灯,映着他清俊的脸庞。


    他坐在电脑前,打开笔记本,启动“智能诊断系统”的经济模型推演模块。


    这是他在前世主导研发的金融推演工具,结合未来十年的市场波动曲线与风险评估算法,能够精准预测企业运营走向与最佳融资路径。


    他将仁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输入系统,设定多个变量参数:债务规模、营收增速、供应链成本浮动区间、市场竞争格局……


    短短三分钟后,屏幕上弹出一组模拟结果。


    多组曲线交错起伏,最终汇聚于一个清晰的结论:


    【推荐策略:分阶段注资+供应链剥离组合方案】


    林修远看着分析结果,眼中精光一闪。


    “果然如此。”他低声自语。


    如果直接全面收购,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会引起康泰的警觉;但如果以“供应链改革”为切入点,逐步引入新药商,同时分阶段注入资金,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在董事会内部制造支持势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能有效削弱康泰对仁和的实际控制权,让整个收购过程变得顺理成章,甚至难以察觉。


    “明天……”林修远合上电脑,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并购。”


    翌日清晨,仁和医疗集团临时董事会即将召开。


    林修远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精神抖擞地步入会议室,身后是苏晚照与几位助手。


    会议室里已有多位董事到场,神情各异,气氛凝重。


    林修远径直走向主位旁的座位坐下,将手中的文件摊开,目光一一扫过在场诸人。


    他要做的,不只是提出一个计划,而是要让这些老狐狸们相信——这条路,值得一试。


    就在众人低声交谈之际,林修远突然开口:


    “各位,在讨论之前,我想先调出一组数据。”


    他打开平板,连接会议室的大屏,手指轻点,一串密密麻麻的表格迅速浮现。


    “过去三年,仁和从康泰采购的‘抗炎一号’单价逐年上涨,平均涨幅超过40%,而同期同类药品市场价格仅上涨12%。”


    他说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钉进了每个人的神经。


    “这意味着什么?”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意味着我们的每一笔采购,都在被人为操控。而这些人,不是为了救仁和,是为了榨干它。”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所有人都知道,林修远这话,不仅仅是警告,更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