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暗流涌动的学术战场
作品:《重生医圣:从抢救濒死校花开始横扫医界》 夜色沉沉,林修远的办公室里只剩下一盏孤灯亮着。
电脑屏幕幽幽闪烁,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他坐在桌前,目光凝重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代码与图表,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将刚刚从康泰集团“延寿素”项目中盗取的原始数据导入“智能诊断系统”。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数据分析中……请稍候……】
系统的声音平静而冰冷,但林修远的心却在沸腾。
但他更清楚——
这是假的。
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屏幕上忽然弹出一串红色警告:
【检测到样本编号重复率高达32.7%】
【实验室检测时间冲突共计41次】
【部分受试者死亡记录与实验报告中存活状态矛盾】
【结论: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存在严重造假嫌疑】
林修远瞳孔微缩,呼吸略微急促了几分。
“果然……”
他低声说道,声音里透着一丝冷意。
这不是新药,而是杀人不见血的毒药。
“系统,生成完整的分析报告,并标注所有异常点。”
【正在生成,请等待……】
几分钟后,一份详尽的报告出现在屏幕上,每一条异常数据都被高亮标注,逻辑严密,证据确凿。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
刘院士走了进来,神色凝重,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这是康泰提交的‘延寿素’最终审批申请书。”他将文件放在桌上,“他们希望在下个月医协理事会上通过审批。”
林修远接过文件,翻阅几页,目光很快停留在一个名字上。
“陈宇轩的导师?”
他眉头紧皱。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十年前,陈宇轩曾是江城市人民医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也是康泰集团重点培养的人才。
后来因涉嫌学术不端被调离岗位,淡出公众视野。
如今,他的导师竟然成了“延寿素”的关键研究负责人?
“又是借尸还魂。”林修远冷笑一声,“用退休老专家的名义挂名,实则由陈宇轩幕后操控。典型的金蝉脱壳。”
刘院士点头:“看来康泰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们以为只要走完流程,就能让全世界相信他们的谎言?”林修远合上文件,眼中寒光闪动,“可惜,他们忘了我。”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小周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
“林医生,我们在江城郊外找到了他们的实验基地,但大部分资料已经被清空。”
“没关系。”林修远语气平静,“我们还有数据痕迹。”
他打开“智能诊断系统”,启动“行为预测算法”,输入所有参与人员的社交网络和资金流向。
数秒后,系统锁定了一名前研究员的私人云盘。
“目标定位成功。”系统提示道。
林修远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找到这个人,我们就能掌握更多证据。”
刘院士看着这一切,
“你到底还有多少底牌?”他忍不住问道。
林修远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有人因为假药送命。”
窗外,风呼啸而过,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第二天清晨。
苏晚照轻手轻脚地走进办公室,看见林修远正伏案整理昨晚提取的数据报告。
她心中一软,悄悄放下手中的早餐。
“你又通宵了?”她轻声责备。
“快结束了。”林修远抬头看了她一眼,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坚定,“等这件事过去,我会好好休息。”
苏晚照点点头,坐到他身旁,开始协助整理证据。
她的动作很细致,一页页翻看报告,标记关键内容。
突然,她的视线停留在某份报告末尾的一角。
那是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水印。
“这个……”她喃喃自语。
林修远闻言抬起头:“怎么了?”
苏晚照指着那个水印,眉头微蹙:“你看这里,这个期刊标志……好像在哪见过。”
林修远凑近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那是一个医学期刊的徽记。
一个早在十年前就被吊销执照的黑心医学期刊。
“他们在用假期刊背书!”苏晚照的声音中带着震惊与愤怒。
林修远的目光在那个微小的水印上停留了片刻,眼神逐渐沉静下来。
那是一个名为《国际临床医学研究》的期刊徽记——十年前因连续刊登伪造论文、为不良药企洗白数据而被国家医学监管机构吊销执照。
如今它却再次出现在康泰集团的核心审批文件中,无疑是刻意为之。
“他们以为换张皮,就能骗过所有人。”林修远嘴角微微扬起,语气平静,但那份冷笑却藏不住,“但这一步,已经足够让评审团重新审视这份申请。”
苏晚照点点头,将那份报告仔细保存好,标注为“关键证据”。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两人继续整理昨晚系统生成的数据分析报告,并结合刘院士带来的审批申请书进行交叉比对。
林修远利用“智能诊断系统”的数据链追踪功能,迅速锁定了几个异常样本组和实验记录漏洞,每一处都像一根细针,精准地戳破了康泰集团精心编织的谎言。
夜幕降临,江城市的灯火渐渐亮起。
林修远独自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启动加密视频会议程序。
他的身份是医界协会理事候选人,虽未正式当选,但在医学界的权威地位已不容忽视。
他发出邀请后,不到十分钟,屏幕上便陆续出现几位医协高层的头像。
“林医生,听说你有重大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率先开口。
林修远点头,调出投影画面,将伪造数据、重复样本、死亡记录与存活状态冲突等证据一一展示出来。
“这些数据本身已经存在严重矛盾,足以说明‘延寿素’的临床试验结果不可信。”他说着,切换至一份带有水印的期刊报告截图,“更令人震惊的是,康泰集团竟然动用了已被吊销资质的学术期刊作为背书,这不仅违反科研伦理,更是对整个医学界的亵渎。”
会场一片沉默。
林修远没有停顿,继续播放了一段匿名举报者提供的录音。
音频清晰,一名男子在电话中承认自己受雇于康泰集团,负责修改实验数据以确保“延寿素”通过审批。
“你们听到的,是康泰内部员工的供述。”林修远语气冷静如刀,“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科学突破’?”
会议室另一端,一位中年副院长缓缓开口:“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这次事件的影响,恐怕远超我们想象。”
“不是可能。”林修远目光凌厉,“而是确凿无疑。我建议立即暂停‘延寿素’的审批流程,并成立独立调查组彻查此事。”
话音落下,屏幕上的众人表情各异,但没有人再提出反对意见。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林修远关闭电脑,揉了揉疲惫的眼睛。
窗外,江城的夜景依旧繁华,霓虹灯闪烁如星河倒映人间。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来电显示是林婉秋——她如今担任医界协会副会长助理,情报灵通,是林修远在协会内部的重要盟友。
“林哥,好消息。”她的声音透着兴奋,“评审团刚刚做出决定,正式暂停‘延寿素’的审批流程,并成立了由刘院士牵头的独立调查组。”
“很好。”林修远低声应道,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黑暗,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就在这时,系统界面悄然弹出一条提示:
【“数据挖掘模块”升级完成,新增功能:自动识别虚假科研成果、关联造假网络图谱】
林修远轻轻一笑,低声道:“这只是开始。”
他心中清楚,康泰集团不会善罢甘休。
这一击虽然让他们暂时退缩,但也意味着,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正当他准备离开办公室时,电脑屏幕忽然亮起一封新邮件。
标题简洁而冰冷:
《请适可而止》
发件人一栏写着一个看似普通的邮箱地址,没有任何署名,只有附件和几行字:
>“林先生,您是个聪明人。医界并不缺乏聪明人,只是很多聪明人……最终都没有活太久。希望您能明白自己的位置。”
林修远盯着这封邮件,手指轻点鼠标,打开了附件。
那是一张照片——正是昨天夜晚,他在办公室分析数据的画面。
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红点标记,赫然是红外瞄准器的光标。
林修远眼神一冷,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想吓唬我?”他自语道,“你们连我怎么死的都没搞清楚吧。”
他关掉邮件,站起身来,拿起外套走出办公室。
走廊尽头的灯光有些昏暗,风从窗户缝隙中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而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