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生死一线间的巅峰对决

作品:《重生医圣:从抢救濒死校花开始横扫医界

    手术室内的灯光冷白如霜,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林修远站在主刀位置,目光沉静如湖,双手稳稳握住手术器械。


    他的背后,唐雪、苏晚照等医护人员已各就各位,气氛凝重而紧张。


    央视直播镜头缓缓扫过手术室,观众席上无数双眼睛紧盯着屏幕。


    这是全国首场开放式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直播,由央视医疗频道全程转播,数十家媒体现场报道,医学界人士翘首以盼,整个医界都在关注这一台手术。


    “现在我们即将开始麻醉诱导,请各位注意。”林修远的声音平稳有力,仿佛带着某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随着麻醉师完成最后的剂量调整,患者血压稳定,心率平缓,监护仪上的曲线趋于平稳。


    “准备开胸。”林修远低声道。


    助手迅速配合,电锯轻轻切入胸骨,血雾微微溅起,却没有任何人慌乱。


    林修远的动作精准而高效,剥离胸骨、剪开心包,每一步都行云流水,仿佛早已演练过千百次。


    直播间弹幕疯狂刷屏:


    【天啊!这操作也太丝滑了吧!】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级别的外科技术!】


    【主播说这是他第一次做这种手术?我怎么不信……】


    但就在林修远正准备剥离钙化瓣膜时,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滴滴滴滴!!”


    “血压急速下降,心率紊乱!”唐雪猛地抬头,声音里透着惊慌。


    林修远眉头一皱,目光迅速扫过各项数据,心中瞬间有了判断。


    “迷走神经反射。”他语气不带一丝波动,“阿托品0.5毫克,静脉注射。”


    “是!”护士迅速执行指令。


    然而下一秒,情况并未好转,心率仍在持续下降。


    林修远眼神一冷,敏锐地察觉到静脉回流压力异常升高。


    他猛地回头看向输液架,脑海中系统自动分析出异常数据:输液速率比设定值高出23%。


    有人动了手脚!


    王志斌正站在角落,神情平静,可他左手微微颤抖,暴露了他的不安。


    “小唐,检查静脉通道!”林修远果断下令。


    唐雪反应极快,立刻冲上前,迅速检查输液管路,发现其中一根被悄悄调高了滴速。


    她脸色一变,立即切断那根异常管路。


    几乎与此同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突发性心律失常,建议启动应急手术预案:切换至临时起搏技术支持。】


    林修远没有丝毫犹豫:“准备临时起搏电极。”


    手术节奏骤然加快,气氛变得窒息。


    李教授坐在观众席中,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震惊与疑虑。


    这台手术原本已是极限挑战,如今突发状况频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可林修远不仅冷静应对,更像能预判每一步风险一般。


    这不是普通医生能做到的。


    他死死盯着屏幕,嘴唇微张,低声喃喃:


    “这小子……到底经历过多少生死一线?”第150章:医者如神,直播手术震惊全国


    手术室内,时间仿佛凝固。


    林修远的手稳定得如同静止的刀锋,临时起搏电极在他指尖精准穿刺、定位、植入,仅仅三分钟,原本紊乱的心律已趋于平稳,监护仪上的曲线重新回归规律跳动。


    【检测到心律恢复稳定,应急预案完成。】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的同时,林修远已经切换回原定手术步骤。


    “准备瓣膜置换。”他语气冷静,仿佛刚才那场生死一线间的危机只是例行操作。


    唐雪与苏晚照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撼。


    她们都知道这台手术的难度——瓣膜钙化严重、患者基础状况差、术中突发迷走神经反射和药物滴速异常……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患者当场死亡。


    而林修远不仅稳住了局面,还比预期提前了十五分钟完成关键步骤!


    观众席上,李教授早已坐直了身子,紧盯着大屏幕,脸色复杂。


    “这小子……已经超越了常规医学极限。”


    这不是一句夸张的话。


    林修远的操作速度、判断能力、临场反应,甚至对突发情况的预判,都远远超出了一个实习医生应有的水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似乎总能在最危险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仿佛……


    他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与此同时,在手术室一角,王志斌脸色阴沉,额头冷汗不断渗出。


    他的计划失败了。


    他本以为调整静脉输液速率可以制造一场小小的“医疗事故”,即便不能直接让患者死亡,也能影响手术效果,让林修远陷入舆论漩涡。


    可没想到,林修远不仅第一时间发现了问题,还在短短几分钟内扭转局势。


    更让他惊怒的是,他悄悄向摄像师递了个眼色,想干扰画面,制造“技术故障”掩盖某些细节。


    但下一秒,他就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老秦这个老狐狸。


    “双机位同步录制?原始数据云备份?”


    王志斌嘴角抽搐,几乎咬碎牙齿。


    这是央视直播团队为了确保节目公信力特别设置的技术手段——任何试图篡改画面的行为都会被系统记录并自动报警。


    他要是敢动手脚,不但无法毁掉证据,反而会把自己暴露出来!


    手术继续推进,林修远的动作愈发流畅。


    新的人工瓣膜被成功植入,术后监测显示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宣告圆满成功。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整个手术室爆发出一阵轻微的掌声。


    “手术顺利完成。”林修远摘下口罩,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直播镜头特写捕捉到了这一幕,弹幕瞬间爆炸:


    【太帅了!!!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这眼神简直像能透视人体一样!】


    【第一次做瓣膜置换就这么完美?我不信有人能自学成才!】


    【有没有懂行的大佬解释一下?刚刚那波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恭喜宿主,‘实时手术决策模块’升级完成,可应对复杂术中突发事件。


    解锁新功能:‘高阶风险预测模型’,将大幅提升术中突发状况识别与干预效率。】


    林修远心中微微一动。


    果然,随着经验积累和实战考验,系统也在不断进化。


    这意味着,他在未来面对更复杂的手术时,将拥有更强的辅助能力。


    但他没有太多时间思考。


    因为手术刚结束,外面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央视节目组已经开始安排后续采访,各大医院代表也纷纷赶至现场,想要第一时间接触这位“横空出世”的年轻医生。


    而在监控室里,王志斌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境外号码。


    “你那边失败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嗯。”王志斌声音阴冷,“但这不是终点。林修远……你今天风光无限,明天,我会让你彻底跌入深渊。”


    第二天清晨,整座江城市都被一则新闻刷屏:


    #神医林修远#


    央视医疗频道放出手术全程录像,并附上专家点评:“本次手术堪称教科书级别,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有望成为外科教学模板。”


    社交平台上,无数网友热烈讨论:


    【昨天那个直播我看了五遍,真的太震撼了!】


    【林医生到底是哪家医院出来的?为什么以前从没听说过?】


    【怀疑他是国外回来的隐藏高手!】


    而各大医院也开始蠢蠢欲动,邀请函纷至沓来:


    -北京协和医院:诚邀林修远医生参与心血管疾病多学科会诊;


    -上海瑞金医院:希望其参与新型人工瓣膜临床试验;


    -广州中山医院:愿提供副主任医师编制,年薪百万起步……


    更有数十家主流媒体请求专访,甚至连《健康时报》主编亲自致电老秦,要求独家报道。


    而在这一切风暴中心,林修远刚刚走出医院,接到了一个熟悉的来电。


    “修远,你这一战……做得很漂亮。”电话那头,是林婉秋的声音。


    她顿了顿,又缓缓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