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风暴前的疫苗冲刺

作品:《重生医圣:从抢救濒死校花开始横扫医界

    林修远合上终端,眼神沉静如水。


    窗外的星光映照在他的眼眸中,仿佛点燃了某种深藏已久的信念。


    苏晚照站在他身旁,轻轻靠着他肩膀,低声问道:“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这封邮件背后,意味着我们已经被世界看见。”林修远缓缓开口,“也意味着,接下来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更稳。”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被看见,也可能意味着被盯上。


    但他已经不是那个只会低头做研究的理想主义者。


    他知道这场疫苗之战,不只是科学的较量,更是资源、权力与人性的博弈。


    他迅速打开终端,登录加密通信系统,在WHO邮件下方敲下回复:


    >“感谢贵方关注。为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使用,请先签署《非敏感医学数据共享协议》。我将在收到协议后上传相关模型与部分预测结果。”


    发送完毕后,他毫不犹豫地调出智能诊断系统的云端数据库,将过去72小时的病毒演化模拟数据打包上传至安全服务器,并设置了访问权限和追踪记录。


    刚完成操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医生!”小王匆匆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李博士带队过来了,说是对我们的疫苗数据更新频率有疑问……他们怀疑我们用了未经验证的算法。”


    林修远眉头一挑,


    果然,才刚迈出第一步,质疑就来了。


    几分钟后,实验室门口走进来一队人影,领头的正是国家疾控中心的李博士。


    他穿着白大褂,神情严肃,身后跟着几名技术专家。


    “林医生。”李博士语气直接,“你们项目组提交的数据更新频率远远超过常规模型所能支撑的速度,甚至在某些关键节点上,提前预判了病毒变异方向。我想知道,这些预测模型是否经过权威机构验证?”


    林修远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嘴角微微扬起:“李博士,您是否还记得三天前我说过的一句话?”


    “哪一句?”李博士皱眉。


    “我说,这次疫苗的设计,不是基于过去的病毒,而是未来的病毒。”


    此话一出,众人神色各异。


    林修远随即调出智能诊断系统的病毒演化模拟界面,屏幕上实时跃动着病毒基因序列的变化轨迹。


    “这是过去72小时内,我们在全球样本库中捕捉到的16种变异毒株演化路径。”林修远指着屏幕,“我们不仅捕捉到了它们现在的模样,还模拟了它们未来可能演化的方向。”


    画面中,无数蓝色光点汇聚成一张动态图谱,精准地展示了病毒的传播路径与突变趋势。


    李博士盯着屏幕,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如果这是真的……”他喃喃道,“那这套模型,已经超越了现有技术水平至少五年。”


    林修远淡淡一笑:“它本就应该如此。”


    正这时,张教授也赶到了现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好消息。”他一边走进来一边说道,“国家药监局刚刚批准我们进行X-FV1的小规模人体试验,但仅限于医护人员。”


    他说着,将名单递给林修远。


    “第一批志愿者包括我和李博士。”


    林修远接过名单,目光扫过,心中泛起一丝暖意。


    这些人,是真正愿意为这场战役挺身而出的人。


    “谢谢你们的信任。”他郑重地说。


    张教授摆摆手:“别谢得太早,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李博士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我承认,我对你们的项目仍有保留意见。但如果你们真的能做到你们所说的那样……那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去赌一把。”


    夜色渐深,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


    林修远坐在主控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心绪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苏晚照走过来,轻声道:“林医生,疫苗分装工作我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支样本也处理好了。”


    林修远点头:“辛苦你了。”


    然而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开时,忽然顿住了脚步。


    她回头望了一眼桌上整齐排列的样本瓶,微微蹙眉。


    “等等……”她低声自语,“好像有一支样本的颜色,似乎有点不太一样。”


    她快步走回去,仔细观察其中一支样本瓶。


    林修远注意到她的异常,立刻起身走到她身边。


    “怎么了?”


    苏晚照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这支样本……颜色偏暗,而且底部似乎有些微絮状物。”


    林修远目光一沉。


    他立即启动系统自检程序,同时低声说道:“把这支样本隔离出来,我们要重新检测它的纯度与稳定性。”


    实验室内,警报灯尚未亮起,但空气中仿佛已弥漫起一丝看不见的危机。


    苏晚照的目光锁定在那支颜色略微偏暗的样本瓶上,眉头紧蹙。


    她的医学直觉告诉她,这绝不是正常现象。


    “林医生……这支疫苗样本的颜色与其余样本不一致。”她低声提醒,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而且我刚刚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底部确实有微量絮状物。”


    林修远闻言神色一凝,快步走到操作台前。


    他取出一支对照样本并排放置,果然发现这支疫苗样本呈现出略显浑浊的状态,与标准样本应有的清澈透明形成了鲜明对比。


    “启动自检程序。”林修远沉声道。


    小王迅速在控制终端上输入指令,系统开始对整套冷链设备进行检测。


    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个红色警告提示:“B区恒温箱传感器异常,过去2小时内温度波动范围超过±0.5,已触发警报阈值。”


    “是冷链故障。”林修远目光锐利,“立即隔离该批次所有样本,安排重新纯化和稳定性测试。”


    “是!”小王立刻行动起来。


    林修远随即调出系统日志,查看温度变化曲线。


    他的眼神微微一冷——这个波动并非突发性故障,而是持续性的微小偏差,若非今日苏晚照细心察觉,很可能会被忽略过去。


    “看来我们还需要升级一次系统的自动监测机制。”林修远低声道,心中已有决断。


    而与此同时,小王在一旁翻阅志愿者反馈记录时,忽然停下动作,皱眉道:“林医生,我发现有几个志愿者反馈出现了轻微发热反应,体温最高达到了37.8,不过都维持在六小时以内,之后自行恢复正常。”


    林修远接过资料,快速浏览一遍,随后调出AI预测模型中的免疫激活模拟数据,对比分析后露出一抹轻笑。


    “这是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他语气笃定,“说明疫苗已经成功激活了人体免疫系统,属于预期范围内的轻微副作用。”


    “那我们是否继续推进下一阶段?”小王追问。


    “当然。”林修远点头,“但我们要确保所有数据都被完整记录,并向药监局提交详细报告。”


    夜色渐深,窗外雷声隐隐,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实验室内,灯光如昼。


    林修远站在显微镜前,注视着培养皿中的细胞变化,神情专注而冷静。


    一旁的苏晚照轻轻递上一杯温水。


    “你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了。”她轻声说,“休息一下吧。”


    林修远接过杯子,却没有喝,只是缓缓道:“如果明天一切顺利,我们将正式进入临床阶段。”


    他说这句话时,声音很轻,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苏晚照看着他侧脸,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已经无法回头。


    这场战役不仅仅是科学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信念与责任的考验。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李建国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药监局那边刚传来通知,第一批接种点已经准备就绪。”他说道,“张教授和李博士亲自带队,首批十名医护人员愿意作为志愿者接受注射。”


    林修远点头,接过文件仔细阅读。


    确认无误后,他将文件放在桌上,目光坚定。


    “那就从明天开始。”他说,“我们必须抢在病毒大规模爆发之前,完成初步验证。”


    外面的风声渐渐变大,乌云压城,空气中弥漫着雨前特有的湿热气息。


    林修远望着窗外,眼神深邃如海。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在他身旁,苏晚照静静站立,一如往常地陪伴在他身边。


    她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那一刻,林修远的心底升起一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