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沉默中的紧急动员

作品:《重生医圣:从抢救濒死校花开始横扫医界

    夜色沉沉,江城市的街道上人流稀少,偶尔有几辆车驶过,卷起一片尘土。


    林修远站在医院的天台边缘,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


    “不能再让悲剧重演了。”他低声呢喃。


    苏晚照站在他身旁,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握住了他的手。


    回到宿舍后,林修远便开始行动了。


    他打开电脑,调出自己的人脉列表,联系了几家平日里有过业务往来的中小型医疗器械厂的老板。


    电话接通,对方是南城区一家小型口罩生产商的老总,语气带着几分疑惑:“林医生?您这是有什么关照?”


    “算是吧。”林修远淡淡一笑,“我需要一批N95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数量不少,价格可以谈。”


    对方顿了一下,明显有些犹豫:“这个……现在市面上这类产品已经有点紧俏了,而且我们厂子规模小,产量有限。”


    “我按市场价加两成,预付定金。”林修远语气平静,“明天就能打款。”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一声轻叹:“行吧,林医生既然开口了,我们尽量安排。”


    接下来几个电话也都是类似的过程,虽然每家厂商都带着些许疑虑,但在林修远强硬的态度和高出市场的价格面前,纷纷答应了下来。


    挂断最后一个电话时,已是凌晨三点。


    林修远没有休息,而是打开微博账号,发了一条内容简洁却极具冲击力的消息:


    >【近期不明发热病例增多,警惕流感爆发】


    >根据可靠医学数据,近两周内全国多地已出现多例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患者,部分病例与禽流感病毒高度相似。


    请市民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并提前准备隔离用品。


    如有疑似症状,请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这条微博迅速被大量转发,短短一小时内,转发量破万,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人质疑他是制造恐慌,也有人表示早就听说了相关消息,甚至还有不少人私信询问是否有物资储备建议。


    其中一条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好,我是市立医院的一名护士,看到你的微博后非常震惊。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我们是否能做点什么?我愿意加入支援行动。”


    发信人:@林小曼。


    林修远看着这个名字,心中微微一动。


    第二天上午,他在医院例行查房时,悄悄回复了这条私信:“如果你真心想帮忙,下午两点来东城区旧社区活动中心,带上你的勇气和责任感。”


    下午一点五十五分,活动中心门口,林修远已经等在那里。


    陆续有人到来,十几个人围坐在简陋的会议桌前,有医护人员,也有普通市民,眼神中带着疑问、紧张,还有一丝隐隐的期待。


    林修远走上前,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是一张由智能诊断系统生成的疫情模拟图。


    图上,红色区域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


    “这不是普通的流感。”他声音冷静而坚定,“它的传播速度远超2003年的SARS,死亡率比H1N1还要高。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两周内,我们将面临一场真正的灾难。”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骤然凝重。


    “我不是在吓唬你们。”林修远继续道,“我只是在陈述事实。现在,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防控措施也没有启动。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等到事态失控,一切都晚了。”


    他扫视了一眼全场:“所以,我决定组织一支民间医疗志愿队,提前部署,尽可能减少伤亡。”


    沉默片刻,林小曼第一个站了起来:“我愿意加入。”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林修远嘴角微微上扬:“很好。”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详细讲解了初期准备工作——包括物资筹备、人员分工、临时隔离方案等,并分配了第一批任务。


    离开时,每个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这场战役中的战士。


    当天晚上,李建国找到了林修远:“老同学那边有几个年轻医生,之前在医学院一起做过课题,听说你要组建志愿队,他们都表示愿意参与。”


    与此同时,苏晚照也完成了首批物资清单整理,她将文件递给林修远:“第一批防护服和口罩下周三能到货。”


    林修远接过清单,点了点头。


    而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林修远站在活动中心外,夜风吹得他衣角微扬。


    他望着天边乌云翻滚,心中却异常清明。


    “李建国那边已经联系好了。”苏晚照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几位年轻医生都愿意加入志愿队,说只要我们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调出医院排班。”


    林修远点点头,“好,把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前告知他们。”


    “你真的认为……它会来得这么快吗?”苏晚照的声音里带着些许不安。


    “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林修远语气有点沉重,“2018年那场H7N9流感,我亲眼看着无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挣扎死去。这一次,数据模型显示的传播速率比我记忆中的还要快30%——这意味着,病毒变异了。”


    他顿了顿,眼神如刀般锐利:“而最可怕的是,官方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与此同时,在城南的一间密闭仓库中,老赵正对着电话低声咆哮。


    “你说什么?林修远居然开始大批量采购口罩和防护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阴冷的声音:“赵哥,情况不对劲。那小子手里掌握的信息……不是普通人能搞到的。有人已经开始转发他的微博,甚至有志愿者组织起来了。”


    老赵脸色一沉,挂断电话后立刻拨通了一个号码。


    “周志远,我这边几个仓库全部封存,开始囤积抗病毒药和口罩。你们也动手吧,这波行情,不能错过。”


    几分钟后,整个江城市的医药批发圈开始躁动起来。


    几家原本低调的供应商突然关闭库存系统,开始疯狂进货,而市面上的N95口罩价格悄然上涨了近三成。


    而在林修远的秘密监控室里,几块屏幕上正闪烁着最新的动态。


    “果然,有人坐不住了。”林修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迅速打开智能诊断系统的后台模块,调出一套名为“鹰眼”的入侵防御程序。


    这是他在前世主导研发的人工智能安全系统,专门用于追踪可疑交易链与资金流向。


    “老赵……你以为你在暗处,其实你早已暴露在我视线之中。”


    他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设置下多条数据陷阱,并伪造了几笔虚假的采购记录,引诱对方进一步行动。


    “一旦你动手,就是你的死期。”


    另一边,苏晚照正在临时培训室内,给第一批志愿者讲解基础护理知识。


    “发热病人的体温监测必须每小时一次,如果出现呼吸急促、血氧下降的情况,要立即报告医生。”她一边操作模拟人,一边耐心解释,“同时,大家要严格遵守穿戴流程,特别是防护服的脱卸顺序,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她的声音温柔但坚定,不少志愿者被她的专业态度所折服。


    一位年轻的女志愿者忍不住问道:“苏姐,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冷静的?不害怕吗?”


    苏晚照微微一笑,望向窗外那个正在调试设备的身影。


    “因为我相信他。”她说,“他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时间进入第四天,物资陆续到位。


    东城区一处废弃社区医院被改造成临时隔离点,所有志愿者已完成分组,并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林修远站在指挥中心,盯着电子屏上的实时数据模型,眉头紧锁。


    “病例增长速度超预期了。”他对身旁的李建国说道,“原以为还有一周缓冲期,但现在看来,高峰可能就在下周。”


    李建国脸色凝重:“要不要联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让他们提前启动预案。”


    “没用。”林修远摇头,“他们的反应太慢,等正式通报下来,恐怕已经爆发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我们必须先一步展开行动。”


    就在这时,一名志愿者冲进来,满脸焦急:“林医生,我们发现有几个可疑人员一直在仓库周围徘徊,还拍了照片。”


    林修远神色不变,反而露出一丝冷笑:“终于来了。”


    他迅速调出仓库监控录像,果然看到几个戴着帽子和墨镜的男人在夜间频繁出现在仓库外围,甚至试图靠近安装摄像头的位置。


    “老赵的手伸过来了。”林修远冷冷地说道。


    他按下通讯器:“所有人注意,启动‘风雷’计划。”


    随着指令下达,整个志愿队迅速进入备战状态。


    而林修远则亲自调出一份数据模型,准备做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反击”。


    而这,只不过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