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围猎场上,三弟打猎你带锅?

作品:《我真不懂治国,可皇帝偏信我啊!

    皇家西山围场,旌旗如林,号角声穿透秋日的薄雾。


    大周皇帝姬旻高坐于九龙观猎台上,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身侧,文武百官分列,气氛肃穆中透着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


    台下,皇子们早已按捺不住。


    太子姬承乾一身劲装,手持宝弓,下神驹通体雪白,引得一众王公贵女侧目。他身旁,二皇子、四皇子等人亦是摩拳擦掌,目光如鹰,在林间搜索着猎物,都想在父皇面前拔得头筹。


    唯独一个角落,画风诡异。


    三皇子姬无病,没穿猎装,反倒是一身方便活动的短打。他没骑马,也没拿弓,正指挥着几个小太监,从一辆驴车上往下卸东西。


    一口看着像铁锅,却又凹得奇怪的玩意儿。


    一个用木头和绳索扎成的,歪歪扭扭的架子。


    还有几个用油布小心翼翼包着的箱子。


    这副景象,在满场弓马娴熟的皇子贵胄中,显得格格不入,就像一桌饕餮盛宴里,混进了一盘凉拌狗尾巴草。


    “三弟这是做什么?”二皇子勒住马,满脸嫌弃,“秋狝围猎,他带口锅来,莫不是想给咱们当场炖肉?”


    “哈哈哈,二哥说笑了,就三弟那细胳膊细腿,怕是连只兔子都撵不上,还想炖肉?”四皇子附和着,笑声里满是轻蔑。


    太子姬承乾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催马来到姬无病面前,居高临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周围每一个人的耳朵。


    “三弟,几日不见,越发长进了。”


    “父皇在此,百官在此,你这是打算用你那宝贝蟋蟀,去斗林子里的野猪吗?”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姬无病身后,那个正靠着驴车打哈欠的沈枫。


    “还是说,沈太傅教了你什么新本事?比如,如何用嘴炮震慑猎物?”


    “轰——”


    周围的皇子勋贵们,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笑声刺耳,像无数根针扎过来。


    姬无病身边的太监们个个面色涨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姬无病却没恼。


    他仰起头,看着自己那位高高在上的太子哥哥,脸上是一种全新的,混合着狂热与怜悯的表情。


    “大哥,你落伍了。”


    他拍了拍那口大铁锅,眼神里满是骄傲。


    “骑马射箭,不过是匹夫之勇。本王今日要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力量,什么叫……格物的力量!”


    这番话,让哄笑声更大了。


    “疯了,三殿下彻底疯了。”


    “被那个沈太傅给教傻了。”


    姬承乾摇了摇头,眼中的轻蔑更浓。他不再理会这个傻弟弟,拨转马头,长弓一引。


    “嗖——”


    一支羽箭破空而出,远处一只正在吃草的梅花鹿应声倒地。


    “好!”


    “太子殿下好箭法!”


    喝彩声四起。


    观猎台上,皇帝姬旻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可当他的目光转向那个不务正业的角落时,笑容又凝固了。


    他对着身旁的王德全,沉声问。


    “无病他……在胡闹些什么?”


    王德全躬着身子,小声回道:“陛下,老奴听说,这都是沈太傅教的新学问。”


    “新学问?”姬旻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猎得头彩,然山中湿气重,引火的火绒受了潮,生火不易,恐耽误了午膳。”


    生火,向来是围猎中的一大难题。


    林中潮湿,火石火绒的效果大打折扣,往往要费很大功夫。


    姬旻正要下令让火头营想办法,却见台下的姬无病,像听到了天大的好消息,一蹦三尺高。


    “太傅!太傅!到咱们露脸的时候了!”


    他拉着沈枫的袖子,兴奋得满脸通红。


    沈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懒洋洋地站直了身子。


    “去吧。”


    “记住要领。”


    “好嘞!”


    姬无-病得了令,像个即将上战场的将军,雄赳赳气昂昂地指挥着太监,把那口凹底大铁锅抬到了营地中央。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他到底要干什么?”


    “拿口锅来生火?闻所未闻。”


    姬承乾也停下手中的动作,冷眼旁观,想看看这个弟弟到底能耍出什么花样。


    只见姬无病让人将一堆湿漉漉的枯枝败叶堆在地上,然后,他亲手将那口大铁锅,用一个木架子斜斜地支了起来,让凹进去的那一面,正对着天上的太阳。


    秋日的阳光,并不算毒辣。


    可当阳光照在那口被打磨得锃光瓦亮的铁锅内壁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所有的光线,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抓住,汇聚成一点,精准地投射在了那堆潮湿的枯叶上。


    那光点,亮得刺眼,像一颗落在凡间的星辰。


    起初,没什么动静。


    大臣们议论纷纷,皇子们满脸不屑。


    “装神弄鬼。”姬承乾冷哼一声。


    可不过十几息的工夫,那光点照射之处,竟冒出了一缕青烟!


    “冒烟了!冒烟了!”一个眼尖的小太监失声惊呼。


    所有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青烟越来越浓,一股焦糊味弥漫开来。


    突然,“呼”的一声,一簇小小的火苗,从那堆湿透的枯叶中,顽强地蹿了上来!


    “着了!真的着了!”


    “天啊!这是什么妖法!”


    “不用火石,不用火绒,就用一口锅和太阳,居然能生火?”


    整个营地,瞬间炸开了锅。


    那些刚才还在嘲笑的皇子勋...贵,此刻一个个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自己的拳头。


    姬承乾脸上的冷笑,彻底凝固了。他死死地盯着那簇跳动的火焰,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震惊与……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忌惮。


    观猎台上,皇帝姬旻“霍”地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双手扶着栏杆,身体前倾,眼中满是骇然与不解。


    他活了半辈子,南征北战,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过如此匪夷所思的取火之法!


    这是仙术吗?


    还是……妖法?


    他的目光,越过那簇神奇的火焰,越过那个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的傻儿子,最终,落在了那个依旧靠着驴车,一脸“与我无关”的沈枫身上。


    这个年轻人,他的脑子里,到底还装着些什么东西?


    它们在夜空中,像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星辰,明亮而温暖。


    它们没有胡乱飘散,而是在微风中,按照某种预设的规律,缓缓排列。


    最终,在所有人的仰望中,十几盏灯笼,在深邃的夜幕里,组成了一个巨大而清晰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