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偶像
作品:《我在请回答1988的时候》李人勇站了起来,先给大家鞠了一躬。“李导演说以我为主,各位前辈听听就行了。我年龄毕竟还小,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各位前辈学习。”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我们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对男孩女孩从小长大,两人之间的爱情,拍摄手法上要以蒙太奇手法和多角度的镜头切换为主。因为要从两位男女主角的方向出发,能让观众更真实的感受到角色的心里变化。”听到这话,很多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收起了小觑之心。毕竟一个高一的孩子,很少有懂这些的。特别是他能写出这么好的剧本,更让人有些嫉妒。至于电影制作公司的人表示,李人勇是领导,不敢小觑。“另外,在明天的试镜会上,我们还应该邀请偶像来试镜男主角。”会议室顿时就炸了。李沧东也坐直了身体,认真地说道:“阿勇,你要找偶像试镜?”86年的韩国,如果认真来说,是没有后世定义的那种偶像的。现在的偶像们,介于歌手和演员之间。歌手是通过自己来演绎歌曲。偶像则是通过歌曲来表现自己。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偶像们只会在各大商场门口,穿上好看的服装,又蹦又跳。以各种美丽的姿态来吸引大众。这让歌谣界和影视界都非常看不起他们。简单点来说,偶像不如他们的一根手指头,只配待在地下室里。直到96年,sm娱乐成立了韩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团体h.o.t。从这之后,资本们看到偶像如此吸金,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类似,神话、水晶男孩、s.e.s等等。这些属于韩国第一代偶像,后面还有第二代,第三代。同时,各种偶像事务所也慢慢变得多了起来。赚钱嘛,不寒碜。而这些,都是曰本在80年代玩剩下的,像韩国第一个偶像团体h.o.t的成立就是受到了曰本偶像的影响。邀请偶像来试镜,是李人勇想了很久才决定下来的。他们虽然不受业界待见,但是拥有自己的粉丝啊。这些人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号召力,但能宣传一点就宣传一点嘛。而且,这也是双赢。偶像们通过参演电影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剧组从偶像的身上薅粉丝的羊毛。或许可以让他们对粉丝不小心提及,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说不定那些粉丝会自发替电影宣传一下。李人勇将自己的观点仔细说了一遍。“目前,怦然心动这部电影男主角的年纪和高中生差不多,我只能想到偶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他们的粉丝变成我们的观众,而且他们拒绝我们的邀请可能性也不大。我只能想到这些,你们要是有别的想法,可以提出来。”李沧东听后,认真地思索着,偶像参演带来的效果。“这能行吗?这些人可没有什么演技。”他们对偶像的印象还停留在蹦蹦唱唱的阶段,邀请他们这帮没有演技的家伙们来,这不是胡闹嘛。郑南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今天的会议和她本来就没有关系,只是听到李人勇回来了,才来看看。而且他作为电影制作公司的股东之一,是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的。李沧东也有些拿不准,现在的偶像顶多就是参演一下综艺节目,被当成戏耍的对象。他对这次的电影可是非常重视,容不得一点马虎。就在这时,马日成推开了大门,气喘吁吁地说道:“我看行。”“剧本已经审核下来了,但是他们拒绝了我们的预算。”后世,李人勇记得这部电影的投资达到了一千四百万美元。换算成韩元,大概在170亿的样子。要知道,这已经是非常多的钱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李人勇只获得了五亿元的分成,这还是他分成较多的情况下。看来电视台里有卢峰的竞争对手啊。以卢峰的性格,说过的话,一個唾沫一个坑,肯定不会做这么没谱的事情。报上多少预算,就会有多少预算批下来。他是这种人。对于剧组来说,这些预算是很多,但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说,就是毛毛雨了。有些性子比较急的人,已经开始问道:“批了多少预算?”“五十亿。”听到这话,不少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的脸上都露出了不满的表情。虽然他们归属电视台,但是现在的单位却是李沧东的电影制作公司。这是卢峰为了交好李沧东几人,特地派人过来帮忙工作的。拍好电影,对他们这些人也是有着很大好处的。别的不说,以后万一辞职了,对找工作也有帮助。履历上有着拍过某某很火的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工作证明。五十亿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确实有点少了。李人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恼的表情。得,前段时间还想着有钱了怎么花。现在这些烦恼都没有了,全投资这部电影吧。李沧东先让马日成坐下,又给他倒了杯水。“那就用偶像吧,下午吃完饭,日成你再辛苦下,去试着接触一下。”别的先不说,至少偶像便宜啊,先解决一下燃眉之急。说不定,接到他们的邀请,甚至不要钱呢。至于后面缺少的资金,还得要马日成去跑一跑,拉拉投资。说起他们剧组三巨头,李沧东、李人勇还有马日成。李沧东除了拍电影,什么也不过问,什么也不懂。李人勇还是个学生,基本上除了写剧本以外,也不做什么事情。剧组基本上大部分的事情,都要马日成负责。不管是拍摄的协调,还是项目的建设,甚至包括了财物,技术还有行政管理多个方面。瞧,这又被打发去联系偶像了。联系完偶像,还得拉投资。打工人,苦啊。这是把他当成驴用了。幸好,他还有电影分成,要不然早就抗议了。这时,马日成看到了旁边坐着的郑南珠,脑海中灵光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