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辩道
作品:《科举改变生活,穿越古代中状元》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方清扬刚走进亭翁书房小院就愣住了,他听到了楚云抑扬顿挫的读书声,这简直难以置信,楚云竟然在读《中庸》!
楚云才来多久,刚来的时候还没有开蒙,现在竟然开始学习四书了,太难以置信了,可屋里传来的话差点让他崩溃。
“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在这些你已经滚瓜烂熟的东西上浪费时间,你是为了在老夫面前显摆吗?放下那本《中庸解义》,《中庸传解》你不明白?”
“老头子你讲不讲理,就这么几本书,你又不让我学《论语》,那我干嘛?”
“混账东西,《孟子》背熟了吗?我就纳闷了,你怎么就这么抵触《孟子》?读书之人学习的都是孔孟之道,怎么你就偏偏例外?”
“已经背熟了,那些精讲释义也看差不多了,足够应付考试了。”
“混账话,研读圣贤文章难道是为了让你应付科考?”
“当然,真用上面的话去治国那就是灾难,比如《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不是摆明不拿皇帝当回事吗。整个天下都是人家皇帝的,皇帝可是老天的儿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也就是在战国那个乱世这么说说,要是现在谁在大街上喊一句,皇帝不如我一个平民重要试试,立马有人用他去换赏钱。”
“再说,虽说是孔孟之道,有人用这玩意儿治国成功的吗?现在契丹人来,派一群熟读四书五经的书生去,人家得乐疯了。”
“一派胡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千年来哪个王朝不是以孔孟之道治国?收起你那套歪理邪说!”
“管用吗?汉武帝是因为穷兵黩武需要安定人心,董仲舒不过是看准了机会,把孔孟之道改得面目全非才被汉武帝看中。”
“汉武帝雄才大略,难道还没你个小屁孩看得清楚?”
“不一样,只要脑子没坏掉当时都会选择儒家。黄老之术治国只适用于乱世刚刚平定,国家稳定时间久了继续用黄老之术,只会横生事端,比如汉代游侠。”
“那些游侠敢当街刺杀官员,就是因为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的纵容,秦朝二世而亡阵明严苛的法家也不适合。”
“汉武帝用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扫除外患,就需要整顿内部,董仲舒把儒家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献出来,正是汉武帝需要的。”
“也就是董仲舒欺负汉武帝不熟悉儒家,不然他要是敢把孟子那套民贵君轻拿出来,汉武帝能把他剁碎了。”
“胡说八道!如果真如你所说,汉武以后的君王为何一直沿用儒家?”
“这就是儒家的高明之处。战国最富盛名的稷下学宫,法家、纵横家、农家皆受学子追捧,儒家却显得默默无闻。当天影响天下走势的人大都出自鬼谷一门。”
“既然如此,为何其他学派湮没无闻,唯独儒家长盛不衰?”
“原因有很多,比如其他学派太专注于自家学术的传播,没有主动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却能顺势而为。还有很多学派根本不适合治国。”
“比如鬼谷一门学问更多适合乱世,谁家好好的江山用他们?用好了国家自然可以强盛,万一后代有一两个二百五,天下大乱是必然。”
“儒家就不一样,就三纲五常一条就足够了,这里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什么?”
“儒家很聪明,这也是我刚才说的考试用,官场斗嘴用。他们知道怎么用孔孟之语支持自己的想法,懂得将别的学派的有点吸收进来。”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按照儒家三纲五常,臣子要忠于君王,按照春秋主流管仲就该自杀殉节。可儒家不这么说啊,说管仲用仁德帮齐桓公称霸。”
“你信吗?齐桓公称霸靠的可不是管仲的仁德,是他鼓励通商,发展农业积累起来的财富,靠的是春秋时期第一支常备军。”
“管仲不是儒家,甚至和儒家一点边都沾不上,可是他的一些做法儒家需要啊。”
“不然孟子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原早就被草原蛮族占据了。”
“你就这么看不上孟子?”
“也不全是,存在即合理,孟子能列在孔子之后,后世称儒家之学为孔孟之道不是没道理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引导人有气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鼓励读书人站出来治理国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让人接受现实。”
“若按你说的,儒家除了会说话其他的一无是处了?”
“也不全是,在我了解的诸子百家中,儒家确实是最适合治国的,但怕的是有人抱残守缺,照本宣科引用,这只是学到了儒家的皮毛。”
“儒家能传承千年为历代帝王所用,自然有独到之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才是根本。”
“现在朝堂上的诸位阁臣,六部堂官,这些高官都是大浪淘沙出来的,他们见多了世间百态官场利弊,懂得用儒家理论维护自己的言论。”
“再看看那些言官、那些地方官,很多都是终其一生蹉跎原地,不是他们学得不够认真,能考中科举就证明他们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他们的问题在于科考之后依然抱着儒家之道,用在做官上,用在治理上,却没有领悟儒家的精髓。”
“一派胡言!滚出去!”
书房门打开,楚云抱着脑袋从里边冲出来,然后拉着愣神的方清扬就跑。
“快跑,老头子又发疯了!”楚云一边跑一边解释道。
方清扬下意识跟着楚云朝着小院外跑,他转身的时候看到书房里飞出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